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购房和装修如今已是消费的最大热点,开发商推出的新楼盘也越来越多,但是市民在购房时除了直接找到售楼处和到现场看房外,对房屋本身质量的考察以及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种种风险都不太清楚如何应对。独立于开发商的购房配套服务的缺失,既反映出购房者急需“参谋”的市场需要,也说明在房地产消费市场上,“购房商机”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2.
《东南置业》2007,(3):69-69
案情回放:据福州晚报报道:业主老蔡购房时与开发商签订合同约定:“由于开发商的原因,使业主逾期办理产证的,开发商将按已付房价款的万分之一赔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楼市情报     
《楼市》2006,(18)
开盘天阳·美林湾楼市讯9月2日天阳·美林湾举行“新生活启动会”。美林湾的业主、准业主、嘉宾、媒体和开发商参加了本次聚会。在会上,开发商展示了一年以来美林湾周边道路、配套和环境的巨变,业主们也畅谈了选择美林湾情有独钟的缘由,倡导一种理性购房、轻松置业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很多在2007年交付的楼盘开发商都没有料到,以前顺顺利利的交房,如今却成了“最难熬的日子”,而这一现象也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一些开发企业的老总级人物在交房的那几天甚至不敢到自己项目的现场去办公。那么,原本该是喜气的收房,为何会频频演变成开发商和业主的“全武行”呢?是开发商普遍诚信缺失,还是业主变得较真、更难伺候?抑或是另有隐情?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报》的报道称,“香河圈地”案看起来有了结果,欢庆城开发商交回土地,政府回购开发商在建建筑物。相对在香河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其他公司来说,五矿与万科能够得到政府的巨额回购已相当幸运,但对于万科8%的补偿,业主似乎并不满意。因为按购房协议,  相似文献   

6.
孔子:三人行,必有购房者。 老子:为什么要购房,其道理无法以语言表达。 庄子:那个开发商好快乐啊! 朱熹: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购房的业主,以得到天下至极之理。 胡适:大胆购房,小心付款。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购房之怪现状。 叶圣陶:多买了三五套。  相似文献   

7.
《住宅与房地产》2014,(12):49-49
广东梅州市:城区已有41个获得备案的业主委员会据当地媒体报道,广东省梅州市城区(除梅县区外)已有41个备案的业主委员会。最近获得备案的,是11月初在梅江区房管局获得备案的嘉应花园(二期)业主委员会。湖北武汉市:购房合同签在《物权法》施行以前业委会讨要架空层败诉武汉市汉阳金源华庭小区业委会状告开发商讨要架空层,日前败诉。法院判定,本案不适用于《物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签订合同时,并无法律规定架空层应归业主公有,也没有法律规定禁止开发商与业主对架空层归属约定,因此购房合同约定受法律保护,架空层归开发商所有,而非小区全体业主共有。  相似文献   

8.
开发商与业主间的“入住纠纷”直接原因多源于商品房的质量差、面积缩水、维修服务不到位等几个方面。尽管少数开发商提出花样翻新的“质量承诺”或“质量宣言”,也难以遏制纠纷的发生。而开发商与建设单位等单位之间的纠纷更是让房地产开发商后院着火。  相似文献   

9.
《江苏楼市》2005,(7):13-13
长三角楼市的“价格坚冰”终于出现一道道“裂痕”:购房“贴契税”,“赠装修”,“送轿车”之类的明折暗扣越来越多,一些开发商开始放弃“坚守高价,延迟开盘”,转而“降价推盘,低开快走”,“高性价比”,“微利”之类的价格促销烽烟骤起。“降价牌”成了回暖长三角“冰冻”楼市的“火柴”。  相似文献   

10.
10月30日,本刊与厦门房地产联合网在云顶至尊会所举办首届闽南楼市峰会,会上,众多闽南知名开发商、代理商等地产高端人士、经济学专家及网友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了“2008年年底是否为闽南购房最佳时机”。专家及业界人士普遍认为,2008年年底及明年开春为闽南淘房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景洲大厦事件之后(业主收回停车场产权),开发商们吸取教训,重新站稳阵脚。他们的策略就是在卖房时,所有的购房合同都写上“附加条款”,将地下车库、会所、泳池之类有希望赚钱的地方都“约定”为开发商所有。更有些想像力丰富的开发商将小区所有住宅的墙面都“约定”为他们的财产,当然他们这样“约定”是为了通过发布“广告”来赚钱。20年后,当房屋老化,外墙脱落,他们不知还要不要这个“约定”?  相似文献   

12.
牛车 《公司》2002,(3):42-42
消费者到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商品房时,开发商常常会要求签署《购房意向书》,并在《购房意向书》中出现“套内建筑面积”、“墙体建筑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公用分摊面积”等专业术语。由于消费者对这些术语一般都不了解,又担心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做“文章”,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应如何计算便成了一大难题。 近几年来,购房已成为消费的最大热点,有关商品房的投诉也相应直线上升,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计算方法一直是消费者与房产商争议的焦点之一。为了改变近年来在房地产测量及房屋面积计算管理工作中“政出多门”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业主应时刻关注开发商的情况和商定的交房期限,避免之后相关部门介入时证据收集不足。近期,湖南、河南、江苏、浙江等多地被曝出有开发商卷款"跑路",这让手里攥着购房合同并已付首付款的购房者开始心慌慌。告别了"房价稳赚不赔"的年代,我们不得不说"期房有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让买房行为更理性?除了开发商和购房者都要维护好契约精神外,消费者亦应擦亮眼睛,在购房之前一定要慎重。业内人士提醒购房者,楼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楼市一降价,老业主就"闹事"。从2月份开始,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大城市便相继出现多起因房价"跳水"而引起的老业主打砸售楼处、或集体维权要求"退房"的事件。如何让买房行为更理性?除了开发商和购房者都要维护好契约精神外,消费者亦应擦亮眼睛,在购房之前一定要慎  相似文献   

15.
《东南置业》2006,(12):82-83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开发商与购房、业主与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等等。本期我们特别邀请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的有关法官提供典型案例,针对广大业主最切身的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问题以案说法,以嗜广大读。[编按]  相似文献   

16.
很多年前就有物业服务企业在抱怨:“物业费不够,一直亏本经营,只好依靠开发商的补贴和开源节流搞创收,才能勉强维持。”随着住宅大批兴建,物业服务企业蓬勃发展,物业费不够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可是业主们的反应却很冷淡。因为“狼来了”喊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到哪家物业服务企业主动退出。就在物业服务企业抱怨物业费低的同时,业主也在奇怪,“小区的共有物业权益、停车场及广告等收益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7.
<正>商品房的架空层是个棘手和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当架空层具备停车功能和其他独立的经济价值的情况下,谁能对其行使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开发商和业主常常说法不一,政府官员也是头疼不已,由此引发的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恶性事件。最近,福州市的业主围绕架空层的权属问题把房产局告上了法庭;湛江市一家开发商因为把“架空层”面积分摊给业主,引起了业主的异议并投诉消协……那么,在我国现有房地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有没有办法解决架空层及停车位的权属问题,使开发商和业主和睦相处,实现“双赢”的良好局面呢?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业主委员会自治制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业主在购房入住后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发生许多纠纷。例如业主在购买住房时,销售合同并未明确界定业主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与未列入公摊的物业产权,出现了小区土地与物业产权不清的情况。业主办理的房产证中也没有明确小区中未列入公摊的其它配套面积(指不能单独销售的配电室、泵房等)的产权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当前在我国已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注重住宅小区的人居环境的营造。其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开发商在小区景观设计可谓是不惜血本,有的甚至以伪景观来点缀、增加小区的观赏价值,有的不措斥资成百上千万元为业主修建“气派”的广场、“尊贵”的花园,蛤业主似乎缺少应有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东南置业》2010,(12):54-57
《东南置业》:一些福州的开发商对于台胞来榕购房缺乏信心,总觉得本地房产对台湾人士的吸引力不大,您认为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