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朱文明 《四川会计》2003,(11):39-40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处于一种“新兴市场”的历史阶段,上市公司的财务预测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规范制度远远没有完善起来,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规范建设和框架设计迫在眉睫。一、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现状简析我国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证监会在1994年才开始规定在招股说明书中,应包括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盈利预测。在新股发行过程中,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初次上市时必须披露盈利预测,并以盈利预测作为新股发行价的确定基础。1997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1997年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对股票发行定价规…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人们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并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不令人满意,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披露不及时、不充分现象。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的隐患。一、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一)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盈利预测存在操纵现象。对证券市场的参与各方而言,盈利预测是引导投资行为的重要信号。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公司在招股说明书或年报、中报中披露的预测值,它不仅是决定股票发行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而且对上市之初…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监管层密切注意的事项。本文系统总结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要点,并对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主要财务指标和盈利预测进行了举例解释和探讨,以期对企业的首次披露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监管层密切注意的事项.本文系统总结了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要点,并对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主要财务指标和盈利预测进行了举例解释和探讨,以期对企业的首次披露行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刘华姣 《四川会计》1999,(12):22-23
我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沪、深交易所成立至今,证券市场发行及交易体系、证券法规及监管体系已初步形成,作为监管体系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随之建立并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规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2-6号)以及地方性的《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  相似文献   

6.
盈利预测信息对资本市场极其重要,也是各国监管的重点。本文对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信息供给机制。为加强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盈利预测信息对资本市场极其重要,也是各国监管的重点.本文对我国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法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信息供给机制.为加强对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监管,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股票上市公司提供可靠的盈利预测信息是维护证券市场的公正性,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需要,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证券市场管理都非常重视盈利预测的披露和规范。但现实表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存在操纵盈利预测信息的动机和可能。特别是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盈利预测信息的质量更令人堪忧。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盈利预测的注册会计师审核制度以保证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管理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盈利预测审计的现实意义盈利预测是指股份公司对未来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所…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证监会规定,原国有企业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公开发行股票,应编制并公开披露近三年的财务报告,由于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需要对原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以优良资产投入股份公司,以达到规定的有关股票发行与上市条件,按照可比性原则规定,原企业会计报表已不能满足上市公司有关信息披露的要求,需要根据资产重组框架,编制改组企业基本会计报表(也称模拟会计报表)。改组企业基本会计报表,反映拟发行的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地编…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随着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改制后风险责任加大,盈利预测信息失真问题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今年 7月 14日证监会对几家盈利预测失实程度相当严重的新上市公司进行了通报批评,这几家公司 1999年实现的盈利数与股票发行时预测的盈利数的差距均在 20%以上,其中差距最大的两家公司分别只完成了各自盈利预测数的 24.63%和 33.33%,这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如何治理谈些看法。   一、盈利预测报告失实的成因   造成我国部分上…  相似文献   

11.
手工搜集了2004年-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的关键高管(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参政议政的相关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参政议政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参政议政对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关键高管的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边际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关键高管的参政议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盈余操纵行为监管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严重的盈余操纵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由于政府在监管中的两难困境和多元化目标使其选择了利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策略;法规的不健全,指标考核的单一加大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动力,从而产生了“类逆向选择现象”。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运用博弈论建立模型,讨论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公司盈余操纵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以期形成良好的监管机制,保证我国证券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会计收益、现金流量与股价的相关性上采用两个时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会计收益、现金流量具有价值相关性,经营现金流量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通过数据与现象的对比分析,本文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解释了2002年以后投资和融资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文章手工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02年-2006年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掏空)→业绩困境→利用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加以掩饰"的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对于陷入经营困境的亏损公司而言,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上市公司越可能向上盈余管理、美化业绩。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将公司业绩恶化归咎于其非法的"掏空"行为,从而竭力延迟坏消息、进行盈余管理、虚增收益。  相似文献   

15.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is a concern of standard setters, regulators, and investors. This study predicts that government policies can induce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Based on a sample of 8,765 firm years ranging from 2002 to 2009, this study uses two methods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n managers'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One is the earnings distribution method developed by Burgstahler and Dichev (1997), and the other is the modified Jones model proposed by DeFond and Jiambalvo (1994). We find that policies issued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can induce managers of listed firms to engage in earnings management to either avoid negative consequences (e.g., delisting) or to meet requirements (e.g., refinancing). So, although the purpose of government is to protect investors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its policies are a double‐edged sword: if there is no strict and effective control mechanism, government policies can harm investors and disturb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及其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起到了积极的认证和监督作用。在我国,政府性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多地发挥了正面认证和监督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和数量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数量越多,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风险投资机构总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仍在谷底徘徊。弱经济形势下的投资成为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国外成熟市场普遍观点认为,相比强周期性行业,弱周期性行业需求弹性小,盈利稳定,发展缓慢,在经济衰弱期应该多投资弱周期性行业。但是这个观点在我国非成熟市场是否成立仍需要数据分析与支持。本文以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食品和医药行业为例,以强周期行业的化工行业进行实证对比分析,选取了2005—2012年三个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就盈利稳定性和企业发展性进行对比分析。对于盈利稳定性,作者认为稳定的现金流、每股收益和权益回报率对于企业盈利稳定性的作用至关重要,还利用标准离差率来体现企业数据的波动程度,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于企业成长性,利用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等比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模型改进,对各行业企业进行打分,最后得出与成熟市场不同的结论:与强周期性行业相比,食品行业并没有较强的盈利稳定性,医药行业也不是发展缓慢,竞表现出较强的企业成长性。对于研究结果的原因分析,作者认为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行业盈利稳定性较差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医药行业成长性较强是受基本国情、政府支持和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客行为频发,其经济后果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基于诉讼风险视角,实证检验事务所低价揽客行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低价揽客行为的事务所审计的客户公司有着更高程度的盈余管理,但这种关系主要由非十大所的低价揽客行为所驱动;当诉讼风险增加时,事务所低价揽客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关系有所减弱,诉讼风险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十大所审计的企业以及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企业中。这些结果表明,与大所相比,小所的低价揽客行为在加剧企业盈余管理方面产生的经济后果更为严重,而较高的诉讼风险可缓解这一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应有针对性地规范小所的审计定价行为,加大其低价揽客行为的诉讼成本。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目前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较为普遍的现状,在我国以审计全覆盖为战略目标的大环境下,综合运用行为经济学及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对国家审计监督抑制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有限理性理论分析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动机,进而运用演化博弈论构建国家审计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以央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出影响国家审计部门及国有企业双方策略选择的有效因素,最后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的结果及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提出国家审计监督策略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婕 《价值工程》2012,31(18):134-135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对盈余管理进行论述,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盈余管理的效应,得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