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为了研究八里庄西油田西37断块储层敏感性,利用该断块储层取心岩样,并按照我国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有关标准进行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断块储层岩心速敏损害指数为0.480-0.500,速敏损害程度中等偏弱至中等偏强;水敏损害指数为0.418-0.622,水敏损害程度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碱敏损害指数为0.211-0.251,损害程度为弱碱敏;该研究成果可为油田建立有效的敏感性防治措施,从而保证油田的稳产和增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冷35块冷95井储层的物理性质、岩石成分及储层中的流体性质和注水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分析研究,对冷95井3 013.5m储层潜在敏感性作出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冷35块冷95井3 013.5井段储层为弱速敏,水敏性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临界矿化度为5 000mg/L,盐酸酸敏指数约等于零,为弱酸敏或无酸敏,土酸酸敏指数偏大,酸敏性损害中等偏弱,应力敏感性损害程度为强损害。  相似文献   

3.
采用SY/T5358—2002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对青海油田扎平构造储层岩石的五敏进行实验研究,并评价青海油田扎平构造储层岩石的敏感性损害程度,为青海油田建立有效的储层敏感性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储层岩石敏感性不良后果的影响,合理开发青海油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乳液分流酸化技术解决了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油井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增液不增油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各施工井的分流压力增长量、酸化复产后产液含水率等参数对比分析,研究了储层渗透率、岩性、温度、地层流体含水率以及乳化分流液性能对分流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对分流效率影响较大,地层流体含水率越低分流酸化后控水效果越显著,乳液分流酸化技术适用于含水率在60%以下、渗透率在500 mD以下的非均质性强储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西峰油田白马南区长8储层特点,通过实验研究该储层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长8储层表现为弱速敏、强水敏、弱盐敏、强酸敏和弱碱敏.根据实验得到的储层敏感性结果,建议储层开发过程中钻井速度不宜过快,钻井液进入储集层的速度应控制在1.5ml/min以下,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增强滤液抑制性,减少浸泡时间,控制储层流体的pH值在10左右,提高储层改造酸化压裂时酸液返排率,控制采油和注水速度在26.03m/d以下.  相似文献   

6.
罗家寨气田地处川渝山区,气藏高合硫化氢.其储层具有储层物性好与孔隙、裂缝发育的特点,文章根据罗家寨气田的特征,以地质资料、钻井资料、完井资料为基础,从水平井伤害特征出发,阐述了该气田实施酸化增产措施的意义与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气田第一口水平井的酸化资料,并与直井酸化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以罗家寨11H井酸化为例,分析了酸化效果,评价了酸化工艺措施的适应性,提出了针对该气田水平井酸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冀东南堡油田某区块沙一段为高温(160℃)、特低渗油藏,突出的地质特征是非均质性强,油层多且单层薄,物性差,敏感性中等偏强,在钻井、完井、采油及后期修井作业中储层污染严重,产量下降快。[6]为彻底解除地层污染,恢复油气井正常生产,研制形成了超高温低渗透砂岩储层复合酸深部酸化技术。针对重度污染储层,采用快反应的低浓度土酸与一种或几种缓速酸形成的复合酸做为主体酸,在低浓度土酸快速解除近井污染的同时,利用缓速酸穿透距离长的特点,对储层深部污染进行解堵,最大程度恢复储层渗透率,最大限度恢复油气井产能,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场应用3井次,有效率100%,目前已累计增油30345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沉积相制约而形成的官15-2区块“顶部生物灰岩+底部砂岩”特殊的油层分布,该断块受储层大孔道影响,平面上水驱方向性强,纵向上层间矛盾突出。几年来通过转注、分注、调剖、补孔、酸化、提液等方式对该块进行了综合治理,虽然在开发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区块开发时间的延长,层间矛盾日益加剧,通过调整产液结构的研究与实践,大大地提高了油藏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恒 《化工管理》2013,(6):94-94
对某区块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等基础数据测试后,对于优选出的集中防膨剂进行了防膨率测定、配伍性评价、耐温耐盐测试等试验,并进行了防膨剂吸附伤害和防膨周期评价后,最终优选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注水防膨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储层岩石非均质性较强,分选差,孔隙偏粗,连通性较差的低空低渗-特低渗气田,着重研究气井的储层伤害问题.通过对储层岩性的敏感性实验、水锁的伤害研究及入井液的伤害程度分析等,找出气井投产不出气的根本原因.针对储层伤害问题,寻求工程施工中避免储层伤害的新技术及储层伤害后的治理研究,目的是对动静不符的气井,合理消除储层伤害,发挥气井产能,为气田的有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低阻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低阻储层评价开发的重点难点,不同区块低阻储层成因各不相同,导致无法形式一套共用的测井解释评模型。针对低阻储层油气藏地质特征,充分利用岩电实验成果、岩心分析、地质录井等资料,建立了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的测井解释评价模型,并利用阿尔奇公式建立含水饱和度测井解释评价模型,实现了对低阻储层的识别评价。应用于实践,测井解释符合率较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油田花庄地区XX区块是江苏油田的主力产区之一。在录井解释评价工作中发现,录井现场对油气显示的解释精准度不高,与试油结果符合度仅为60%~65%。为增强对该地区储层流体的录井现场识别能力,提高储层流体录井现场解释精准度,对该地区储层的综合录井评价技术进行研究。文章旨在通过对研究区块内相关井的录井资料,结合试油等资料,分析该区块储层流体在地质录井、气测、地化等方面的响应特征,探索形成一定的评价解释标准,以期对该区的录井工作及资料评价解释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歧南凹陷K50区块储层分布及物性变化较大,地层非均质性强的现状,采用克里金插值与序贯高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和精细油藏描述,建立了构造、岩相和储层物性模型,并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区块进行了储量计算和油气有利聚集区的预测。研究认为该区块动用程度低、滚动勘探开发潜力大,若对有利区进行合理的开发方案部署与实施,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潜山等难采油气藏逐渐成为主力接替区块,常规直井、水平井技术难以经济有效开发这类油气藏.分支水平井技术可实现一个井对应对多个地下井眼,增加储层裸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储层的动用程度.通过对潜山等难采区块的精细地质分析,开展安全钻井技术、潜山分支及鱼骨井钻完井技术、储层保护技术等深入研究,形成一套适合潜山等低渗油气藏开发的综合配套技术,实现难采区决的经济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雷江 《化工管理》2013,(16):102
由于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储层孔喉细小,渗透性很差,导致黏土含量高,非均质性严重,所以容易因各种各样的入井工作液侵入储层导致水敏、水锁等一系列的损害,并且经常发生其特有的反凝析损害和一些非正常的现象发生。结合吐哈油田巴喀低渗透凝析气藏,系统解析了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储层损害的特征及现象。实验表明,水锁是其储层的主要因素之一,渗透率的损害机率为65.23%~91.01%。在该区钻井液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优良的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及表面的活性剂,再一个是运用成膜技术和理想填充"协同增效"的保护储层方法,研究出保护储层低损害钻井液;通过对配伍性、动态污染等实验对该钻井液的保护储层特性进行点评。实验结果表明,其钻井液具有突出的流变性及配伍性,可以使储层岩心的渗透几率,恢复值从63.2%增加到84.7%,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致密储层开发中因非均质性造成的小层突进与平面舌进等问题,根据岩心、高压压汞、测井等资料,采用储层地质方法,从层内、层间与平面3个方面描述了合水地区Z183区块长71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块内存在2类层内夹层,其中泥质夹层分布相对较广。区块内可识别4类砂体构型,间隔叠加厚砂—薄泥互层型分布最广。区块内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分布范围最广。研究区储层整体具有强非均质性,其物性变化主要受砂质碎屑流微相与压实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苏54区块主力气层上古生界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属于砂岩岩性气藏,储层致密,非均值性强,有效储层薄且相对孤立分散,含气富集区不明朗,开发难度较大。针对该区块开发难点问题,利用AVO烃类检测及叠前参数反演技术对主要目的层段进行了储层厚度、有效储层厚度及含气性预测,在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选了含气富集区。以地震储层预测成果为主要依据部署实施开发井54口,Ⅰ+Ⅱ类井比例较勘探阶段大幅度提高,开发效果良好。该区块的开发实践表明,所运用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行之有效,值得同类气藏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8.
破裂压力是压裂工艺参数设计的核心要素,其值预估的精确与否对压裂设备优选、提高压裂效益至关重要。传统的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存在适用范围窄、参数获取困难、预测误差大等局限性。以山西省临兴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为目标对象,基于储层岩石的力学构建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破裂压力预测模型。为进一步剖析不同参数对破裂压力敏感性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因素与破裂压力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从而评价破裂压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弹性模量、泊松比、渗透率、孔隙度的关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与现场压裂施工得到的破裂压力数据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且拟合优度为0.904 9;同时与传统的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对比,发现该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仅为3.4%;最小水平地应力与破裂压力的关联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853 5。该方法对临兴区块储层后续压裂过程中破裂压力计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镇泾区块储层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的力学设计方法。针对不同的水平井完井情况,推荐了相适应的分段压裂改造工艺,对区块未来水平井压裂改造工艺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该结论和方法在镇泾区块水平井的分段压裂中取得了成功,压后效果证明了其结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玉门青西油田X井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实验评价了使用现场的压井液、压裂液与储层的配伍性及伤害程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对于X井,高密度的氯化钙盐水进入地层引起地层的强力敏感,导致渗透率下降,同时大量的滤失液有可能造成水堵和乳化堵。通过表面活性剂和醇将油溶湿表面转化为水溶湿表面,解除水堵;压裂液在盐酸和高密度盐水的作用下,溶解度大幅度降低,固体胍胶和残渣吸附在微裂缝的壁面上,造成了压裂液固体堵塞;针对盐酸溶液与压裂液发生反应生成难溶解絮团所致的储层堵塞,可采用双氧水进行降解,解除残渣堵塞;十水四硼酸钠对5%双氧水有防腐作用,但是在高温时可与双氧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物,不宜作缓蚀剂。硝酸钠与硝酸钾对5%双氧水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且钢试片的腐蚀速率也比较小。以青西油田X井为例,开展了实验评价,并制定了可行的解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