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运行规律的典范著作,王亚南对《资本论》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形成了大量文献,其中有许多议题是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内容以及方法直接相关的。无论是就基本理论的继承发展而言,还是从实践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价值来看,准确把握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理解王亚南对《资本论》中蕴含的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代学者构建和发展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根基和良好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资本论》(三大卷)中文首译者王亚南、郭大力等著名经济学家来校任教后,强调"应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开设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干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创建了全国独树一帜的厦大经济学派。新中国成立后,在王亚南教授的带领下,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及部门经济展开研究,厦门大学也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教学与研究的重镇之一。进入21世纪后,在马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马克思的光辉著作《资本论》在我国翻译出版四十周年,这是值得纪念的。我国最早了解《资本论》这部巨著,是通过翻译介绍国外一些关于《资本论》的著述。如1922年就有《资本论入门》翻译出版。但只闻其名,未识其面。1930年始有陈启修的《资本论》第一个中译本(第一分册)与读者见面,译出了第一卷第一篇《商品与货币》,由上海昆仑书店出版。1932年,由潘冬舟续译第二分册(内容包括:第二篇《货币之转化为资本》和第三篇《绝对的剩余价值之生产》)和第三分册,由北平东亚书店出版。同年,王慎明、侯外庐合译出《资本论》第一卷前三篇,作为上册,由北平国际学社出版。1936年,王慎明、侯外庐译完第一卷,由世界名著译社出版。直到1938年秋,由郭大力、王亚南直接从德文本翻译  相似文献   

4.
论《资本论》的对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特别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对象的长期争论中,对《资本论》的对象问题也有不同看法。而且前者往往是由后者引起来的。例如,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各种不同理解,就往往引起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上的分歧。因此,《资本论》的对象问题,不仅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和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逢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为了深入研究《资本论》,揭示其当代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资本论》研究会拟定于2017年9月下旬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纪念马克思《资本论》出版150周年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会议主题是"《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会议将围绕(但不限于)以下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经济研究》复刊以来,我们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希望能帮助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并提出一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解答。本刊限于篇幅,很难完全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开辟了“学习政治经济学”专栏,请一些同志就读者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撰写一些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供大家学习时参考。由于《资本论》第二卷所阐述的再生产原理,同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极为密切,是大家学习的重点,最近几期拟陆续刊登介绍《资本论》第二卷内容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2017年是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为了深入研究《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研讨中,与会代表围绕《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当代价值、《资本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成果,反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动态,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指引.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陈征教授虽均已年逾九十高龄,但他们都坚持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让所有与会者深受感动和教育,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8.
王亚南先生提出的“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是一次方法论的巨大革新,表现了中国人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许多经济学研究者的“座右铭”,时常被提及和引用。其本义是在批判奥地利学派的基础上,用《资本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制度,建立中国自己的经济学。但其丰富内涵尚未系统研究,甚至众说纷纭,理解各异。基于此,王亚南先生还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范畴,号召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其身体力行的成果就是《中国经济原论》。这是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首次尝试。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仍然需要牢记王亚南的倡议。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第二卷所阐明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这些重要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着许多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发生效力的基本原理。学习《资本论》第二卷,正确掌握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深刻阐明的关于资本流通的理论,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方法把其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发生效力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对于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经营管理,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果和计划工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现实意义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终其一生有三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剩余价值论,辩证方法及其政治经济学方法尤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资本论》及其逻辑结构体系是政治经济学“六册计划”结构的具体化,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次尝试,旨在凸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辩证法的逻辑运动,并从总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反映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现实运动,由此而形成了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国内外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新进展,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 II)即《资本论》及其准备稿和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出版,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翻译出版工作的启动,有助于推动《资本论》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问题》在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的推动下,经中宣部批准于1959年正式创刊,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与《经济研究》并列为全国两大经济学期刊,有北《经》南《中》之说。她一直是全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园地。除校内王亚南、邓子基、葛家澍、钱伯海、吴宣恭和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问题》在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的推动下,经中宣部批准于1959年正式创刊,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与《经济研究》并列为全国两大经济学期刊,有北《经》南《中》之说。她一直是全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园地。除校内王亚南、邓子基、葛家澍、钱伯海、吴宣恭和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问题》在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的推动下,经中宣部批准于1959年正式创刊,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与《经济研究》并列为全国两大经济学期刊,有北《经》南《中》之说.她一直是全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园地。除校內王亚南、邓子基、葛家澍、钱伯海、吴宣恭和胡  相似文献   

14.
最近,由我院顾问、旅大市经济学会理事长章梦生召集主持了编书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我院从事政治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教学的二十余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会议就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思想、体系内容、技术方法等进行了探讨研究。初步拟定分三篇十八章序列。确定分为两步走,半年左右撰写完征求意见稿。会上,筹备成立《资本论》研究会,开展对《资本论》第二卷的深入学习与研究。同时,对若干理论专题研究作了分工。与会成员一致认为,这两项工作是我院的基本建设之一,对提高教学质量、活跃学术空气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资本论》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从内容来说,就是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但同时也讲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我把经济科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经济理论,另一类是应用经济技术理论。政治经济学就是基础经济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何学习和研究《资本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国内看,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从国际上看,在理论上把《资本论》研究好,也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总之,学《资本论》,要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学《资本论》,要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学《资本论》,要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如果学《资本论》,只是想《资本论》,那就不能学好,只会变成经院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 本书是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的关于《资本论》研究的资料和动态文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集。主要刊载:国内未发表过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经马克思恩格斯修订过的《资本论》各种版本的异文,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和笔记介绍,关于《资本论》的出版、翻译和传播的历史资料,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和教学的历史资料,我国各方面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个人的《资本论》学术活动报道,《资本论》学习辅助材料,国外学术动态,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问题》2018,(6):F0003-F0003
《中国经济问题》在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的推动下,经中宣部批准于1959年正式创刊,是我国解放后高校中新创的第一家经济学专业期刊,与《经济研究》并列为全国两大经济学期刊,有北《经》南《中》之说。她一直是全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园地。除校内王亚南、邓子基、葛家澍、钱伯海、吴宣恭和胡培兆等名家在本刊发有重大影响文章外,于光远、陶大镛、蒋学模、杨坚白、卫兴华、吴敬链等都曾是她的热情作者。50多年来发表过不少在国内有份量的论文,曾被香港镜报列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理论方面最有影响的20家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马克思作过明确的论述。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马克思这段话,我国理论界理解很不一致,对此如何理解,本文谈一点体会。理论界有的同志引用马克思这段话来证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有的同志则引用这段话来证明马克思没有把生产力排除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这两种观点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工程,柏林,共114卷,123本书)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第4卷第三册即将出版。这一册将包含马克思1863~1867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所谓《资本论》第三版)的最后一部分。对于编辑出版史以及以《资本论》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而言,这都将是一件大事。顾名思义,这篇论文是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课题而作,其主题就是马克思如何一步一步地从关注哲学、政治、国家和法律转向经济学,一步一步地从经济现象进入经济本质,从而走向《资本论》创作。因此,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对于《资本论》前史或萌芽时期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演变心路历程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缅怀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王亚南先生 ,2 0 0 1年 1 0月 2 9— 3 1日 ,厦门大学、福建省社科联、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联合在厦门大学召开“纪念王亚南诞辰 1 0 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有王亚南先生亲属、生前好友、同事、学生、以及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和一些知名学者共 1 2 0人 ,提交论文 80余篇。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 ,中共福建省常委、厦门市市委书记洪永世、福建省社科联主席王碧秀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卫兴华等出席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围绕“王亚南与中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