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利用宁夏、陕西、河南3个省份1440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例,基于社会信任视角,实证分析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农户合作供给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农户合作供给的意愿虽然较低,但大多数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农户合作供给的水平较高。社会信任对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农户合作供给的意愿及水平均有显著正影响,但不同类型社会信任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一般信任与制度信任均对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农户合作供给的意愿及水平有显著正影响,而特殊信任仅对农村灌溉基础设施农户合作供给的水平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四个试点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河南省四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潜在需求低等问题,正规信贷经历、主要收入来源、性别和年龄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的影响,为制定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典型省份(黑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和四川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挖掘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及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决策的影响。结果 (1)转出土地和土地流转服务对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有正向影响,土地确权、土地调整次数和土地功能认知则有负向影响。(2)土地确权、转出土地和土地流转服务对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有推动作用,土地数量、机械化难易程度、土地调整次数、土地功能认知则有抑制作用。(3)相对于中部地区而言,东北和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转移;西部地区的已转移劳动力向高级别城镇转移概率更大。结论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保障土地产权安全性和稳定性、构建新型土地经营体系和配套的土地保障体系,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5.
以甘肃省9个县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社会参与、社会规范、互惠网络三个维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三个维度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规范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显正向影响。(2)互惠网络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显负向影响。(3)社会参与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社会规范及互惠网络间接产生影响。(4)就总效应而言,社会规范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参与及互惠网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合理引导农户积极有序地退出农村宅基地,亟需开展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选择偏好研究,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模式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为研制出与不同类型农户相适应的宅基地退出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选取福建省晋江市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农户选择货币补偿模式的正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宅基地与县镇距离和行为认知,负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水平; 农户选择资产置换模式的正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人口数和行为认知,负相关影响因素有宅基地与县镇距离; 农户选择指标置换模式的正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水平、宅基地面积,负相关影响因素有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和行为认知。郊区非农业型农户适用于货币补偿模式,城中村非农业型农户适用于资产置换模式,郊区农业型农户适用于指标置换模式。[结论]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选择偏好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宅基地退出模式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农户积极参与农村宅基地退出。在货币补偿模式下,应确保农户在城镇的保障性住房; 在资产置换模式下,应保障农户转变户籍后的福利水平; 在指标置换模式下,应提升农户的非农就业能力,尊重农户的退出意愿与诉求。 相似文献
7.
1对水利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理解1.1认识上的分歧当前,水利界对水利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认识还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水利建设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防洪等除水害的,一般称为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益福利性质;二是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兴利的,一般称为水利基础产业,是生产企业性质。同时认为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益福利性质,其投入一般是无偿的,基础设施是政府行为;水利基础产业是企业性质,其投入是有偿的,基础产业是企业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基础产业既包括基础设施,又… 相似文献
8.
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70份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山东省214个行政村670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大小问题。从调研结果来看,农民对灌溉和环保这两种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较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知农户收入增长越慢、村庄的类型越优越、村庄距离县城的距离越短、基础设施的价格越低、基础设施的供需缺口越小、农户家庭结构越先进、和其他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优越感越强,农民的满意度就会越高,而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比较而来的优越感,说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患寡"更"患不均"。同时发现基础设施随时间发生的改良并不显著影响农民的满意度,说明"忆苦思甜"的心理状态在农村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陕西关中地区271份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村庄类型、村庄距县城的距离、农民对政策评价、基层政府对政策执行的效果、农民对乡镇政府评价、改进情况和教育支出变化. 相似文献
10.
农户医疗需求的约束因素分析——以京郊农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京郊农村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医疗体制环境是农户医疗需求的最主要约束因素。由于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的缺位和农村社区外医疗服务的昂贵,使农户患病时陷入了“能花小钱就治好时没处治,花大钱才能治好时治不起”的困境。新型合作医疗制度(NCMS)由于“只保大病受益机会太小”、“报销比例太低解决不了大问题”、“报效手续太繁琐”和“看病不自由没有选择权”等制度方面的约束,对实现农户医疗需求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因“先付后报”的制度门槛,富裕农户的受益比例要高于贫困农户。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水利行业的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发展现代化水利的重要需求。水利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结构复杂、技术广泛、规模庞大以及涉及面广等特点造成影响水利信息化的因素错综复杂。为了理清这些因素相互间的层次关系,文章运用ISM方法对水利信息化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得到水利信息化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从而区分出了表层基础因素、中间层动力因素、相关层动力因素以及导向层动力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得出:(1)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以及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表层基本因素;(2)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思想认识以及投入情况是水利信息化的中间层动力因素;(3)水利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信息化技术和水利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是影响水利信息化的相关层动力因素;(4)政府政策和水利信息化法律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的导向层影响因素。这为当前水利信息化建设布局、水利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2.
13.
影响农村人口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业倾向的农村人口对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影响农耕者需求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培训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是否对耕作起促进作用;从业技术含量是影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关键因素;职校学习是否对职业流动起到明显的作用是影响在读学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因素。以农民自主选择为基础,以劳动力市场导向为原则,重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市场需求,定位培养”新模式,应该成为今后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 ,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农户经营的多元化 ,借贷资本对农业及农户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通过计量方法对影响目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发现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投资和支付倾向对农户借贷需求具有正向影响 ,而农户自有资金支付能力对农户借贷需求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9-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结合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对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因此,在继续增加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当地的农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7.
保护区农户朱鹮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鹮是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观赏利用价值。由于农户朱鹮保护的意愿会直接影响到朱鹮的保护效果,所以了解农户的保护态度是必要的,本研究首先在陕西省洋县和宁陕县开展调查,利用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随机抽取的116户农户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借助SPSS18.0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年龄"、"是否二季田"、"野生动物利用"和"对环境的态度"是影响农户朱鹮保护意愿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替代产业、宣传教育和利益协调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木制建材下乡是拉动内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同时也给木材加工行业带来健康、快速发展的契机。文章利用全国12个省市709份有效农户调查问卷,建立Logistic计量回归模型,以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于农户对木制建材喜爱与否的影响程度以及显著性大小;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对木门、木地板的需求偏好。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对木制建材喜爱与否的因素包括家庭年均收入、现有房屋结构、家庭常住人口数、现有房屋使用时间、拟新建住宅面积、新建住宅预算和装修住宅面积等,且不同地区农户对木制木门、木地板的需求偏好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518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整体富裕程度不高,贷款资金主要投向基本消费领域即以消费性信贷为主;家庭人口越多、户主年龄越大、消费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消费的概率越大;而务农人数越多、农业收入及农村工商业收入越高、生产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的概率越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充分考虑金融需求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商业性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和完善生产性信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针对农户基本消费的信贷产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