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本文选用16家寿险公司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寿险公司退保率的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中本文考虑了“财务危机效应”、“替代效应”和“支付贬值效应”,微观因素中本文考虑了各寿险险种的占比和保单质押贷款额两个变量。实证结果显示:在宏观经济因素中,本文的结果无法支持“利率替代效应”,“财务危机效应”中失业率对退保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支付贬值效应”中,退保率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而上升,并且影响显著。在微观因素中,只有分红险占比对退保率的影响作用显著,其他险种对退保率影响不显著。退保率与保单质押贷款额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省际层面空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寿险退保率的主要因素。基于危机传染理论和退保行为的空间相关,首次提出影响退保行为的净传染假说,为解释退保行为增加了一个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应急资金假说、市场利率假说和产品替代假说能否解释中国的退保行为。实证结果表明,退保行为在空间上存在净传染效应,它支持市场利率假说和保单替代假说,认同失业率衡量的应急资金假说。对实证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发现,市场利率假说对退保行为影响最大,依次是应急资金和产品替代假说。依据净传染效应这一解释退保行为的新视角,实证结论将更加精确,由此为保险公司管理层和监管机构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给出保单持有人退保行为影响下的变额年金定价模型和对冲模型,当保单持有人分别采取无退保、固定退保和动态退保三种行为策略时,基于包含最低身故利益保证、最低满期利益保证和最低提取利益保证的三种不同的变额年金,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测试出保单持有人采取不同的退保策略对不同利益保证的变额年金风险对冲有着显著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红保险是一种兼具保障功能和投资理财功能的新型寿险产品。该险种现已成为我国寿险行业中的主流产品,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颇为严峻的退保问题。从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目前尚没有学者从退保角度来研究分红保险的定价。本文基于可退保因素下的分红保险定价模型的研究,对分红保险的准确定价提供理论依据和践行指南。 相似文献
6.
从微观的角度,利用中国寿险市场的统计数据考察了寿险公司经营信息对保单持有人退保行为的影响,考虑到不同类型公司受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将样本数据分成大型寿险公司和中小寿险公司两类,并建立非线性平滑转换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不同类型的寿险公司退保率受各因素影响的差异。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是否销售投连险显著地影响中小寿险公司的退保率,对大型寿险公司则无影响;与寿险公司规模高增长相伴随的是保单的高退保,这在中国寿险行业普遍存在;保单分红水平对于退保的影响程度要低于预期,“利率替代”效应并不是导致退保的最主要原因;保单持有人会比较信赖历史悠久的公司,而保费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影响保单持有人是否退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途退保对保险人的经营尤其是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将被保险人对无风险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考虑在内,对被保险人的退保动机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得出了最终结论:被保险人经过价格调整的预期收益率与其退保动机的关系并非单调。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一款万能险产品38个月的退保率样本数据,结合我国寿险业务的实际情况,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对影响退保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源于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的经济环境方面的差异,国外的退保率模型在我国并不适用。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解释变量,构建了新退保率模型,并分析了各解释变量对退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途退保对保险人的经营尤其是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将被保险人对无风险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考虑在内,对被保险人的退保动机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得出了最终结论:被保险人经过价格调整的预期收益率与其退保动机的关系并非单调. 相似文献
10.
保险企业破产主要原因是准备金提存不足。国外相关文献认为公司通过调整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目的有四种,但对该行为的检验方法都存在一个明显缺点,就是要等5年之后才可以研究当前行为。据未决赔款准备金估算模型,同期影响因素有保费收入与赔款支出。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未决赔款准备与净保费收入和净赔款支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非寿险业不存在较普遍的人为调整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