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汪恩 《网际商务》2011,(9):84-84
传统的广告让目标消费群体麻木甚至是反感,面对这一闲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植入式营销的探求行列中。在最近上映的电影《变形金刚3》中,中国品牌的集体式植入成为此部影片的一大亮点,植入式营销再次成为商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成功地将广告植入到影片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抢占目标消费人群的心智呢?  相似文献   

2.
要营销这样一部风格独特的影片,宣传方另辟蹊径,用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和传统渠道、步步深入的三步曲营销给观众,从而赢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也为电影营销创造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佘骊飞 《中国市场》2013,(45):40-41
成本仅2000多万元的电影《小时代》取得了近5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过20倍的高额投资回报率无疑让《小时代》成为这个夏季票房上的大赢家。这与影片的发行方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影片量身定制的营销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营销模式让《小时代》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一路刷新多项中国影史的纪录。  相似文献   

4.
姜艳 《现代商业》2008,(3):236-236
系列影片已经成为当今商业大片的主要营销策略之一,本文首先分析续集影片策略的内涵,从而提出续集片策略在电影营销中的降低投资风险、维持电影观众、延伸电影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具有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系列影片策略对中国电影营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著名影星赵薇执导的处女作。其营销团队以赵薇为主导,借助全方位整合营销模式,使该片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得了7.26亿的票房,成为2013年度最为成功的影片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影片使用的营销手法及启示,旨在为新时期电影营销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涛  常志斌 《商》2013,(9):62-63
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以12亿票房收入创下国产商业电影的新纪录,一部从制作到宣传仅3000万元的总投入却取非凡票房的影片。《泰囧》的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占据了好档期或者好运气,它的成功绝不能忽略背后强力的自媒体营销手段,这也给国产影片在营销上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电影需要得当的营销来扩大市场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究竟如何才是最得法、有效的营销策略,如何才能通过营销让影片在泛泛的大市场中独树一帜,成为电影营销不可避免的命题。电影作为兼具交互性、体验性、情绪化、娱乐化等属性的特殊媒介产品,天然地具备了口碑营销的优先资格,而口碑营销本身的流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荣 《成功营销》2009,(10):19-19
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没有一部影片,能聚集170多位明星大腕“零片酬”演出、邀请两岸六大名导同场竞技、发行1400多个拷贝,《建国大业》实现了。一部主旋律献礼大片,汇聚了全明星演出阵容,并运用全商业营销手段,票房号召力自然冲高不下,4亿新高是媒体对《建国大业》票房收入的普遍预期。《风声》、《天安门》等献礼巨片同样引起观众热议。  相似文献   

9.
谈及近年的中国电影营销案例,《英雄》与《十面埋伏》恐怕不得不提。笨拙幼稚的故事情节,加上吭吭吃吃的人物对白,竟然没有掩盖“老谋子”眼眸中独特的审美创造力,也算是万幸。从销售业绩上看,两个影片更是都可以载入中国电影销售史。这也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稍有几分尴尬的成就。一方面是中国电影销售史无前例的成功,另一方面呢——这种成功竟然建立在这样两部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电影发展水平的影片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告》2006,(1):38-41
“矩阵式”营销,也即以一个电影资源的根本核心点为“营销轴心”,然后以电影产业衍生出的其他产业环节为”营销矩面”,形成由点及面的立体电影营销方式,这种“矩阵式”营销主要针对某个系列性的产业项目, 而不仅仅是一部影片的概念。《七剑》“矩阵式”营销中的轴心是电影《七剑》。它是整个产业营销的爆发点和最高极致。有了电影《七剑》的强势亮相,才能借势顺利开发之后的系列电影衍生产业,包括游戏、漫画、书籍等徐克《七剑》影片在电影营销宣传及电影商业经营上气势如虹,可以说《七剑》是徐克电影商业与艺术的新成熟季节。  相似文献   

11.
正其实《无人区》中那辆贯穿始终的红色轿车是第7代雅阁,但为什本田雅阁不愿在这样一部热门电影里做任何品牌暴露呢?修改了四年的电影《无人区》终于上映了,这是导演宁浩继《疯狂的石头》爆红之后的转型之作。票房大卖,口碑不俗,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影片的零广告植入。在电影广告植入无孔不入的今天,作为一部现代商业片,《无人区》的零广告植入显得非常另类。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知道,《无人区》中除了徐铮和黄渤,还有一个隐性的"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06,(1):25-27
《功夫》整部影片运筹策划得严谨细腻,不是靠恢弘的营销概念取胜,而是靠扎扎实实的营销技巧,做点滴细节工作胜出,把《功夫》的相关信息如海水层涌一样一浪一浪地推给电影消费者。这部影片最后取得了将近1.6亿票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电影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精神消费的最佳场所。在中国的电影事业风风火火地发展背后,中国电影营销的操作水平也更加成熟化、系统化。本文通过对营销策略的研究,并结合多个实例,指出营销策略对电影高票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过度营销也容易适得其反。圣有根植于电影的根本——好的剧情和主题,加上适度营销,才能真正制作出观众喜爱、接受、认同的电影。  相似文献   

14.
《投名状》2007年12月12正式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以1027个拷贝的投放量打破国内电影史上的发行纪录,成为第一部拷贝过千的华语电影。这部影片整个剧组500多个男人,只有徐静蕾一个女人,因此这部电影也被形容为“男人戏”。  相似文献   

15.
李芝 《商》2013,(20):314-314
《Looking For Liana》运用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在电影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并在给观众提供解读“象”的多重可能性从而实现“观众创造”的同时,在蒙太奇的组接中,又通过在影片内在结构的理解和情感基调上给予观众一定的方向引导,使接受主体对意象的解读与探析更为接近电影创作者的心声,实现“创造观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2006,(1):28-31
每到岁末,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都会像年夜饭一样如期而至,2004年也不例外。有了港台明星刘德华和刘若英的加盟、片中充斥着广告身影的《天下无贼》虽然没有了冯氏向来尊崇的“北式幽默”(影片的演绎风格和幽默方式更适合中国北方观众),但却是一部尽力糅合了所有关键商业元素并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商业影片”。为了市场而商业,为了票房而商业,“商业”两字开始深刻地融入了冯小刚的“电影思维”里,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影片的各个细节角落。  相似文献   

17.
唐海飞 《中国品牌》2008,(Z1):150-152
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成为08暑期最热档电影,自在中国公映以来,各种溢美、贬抑之词不绝于耳,但不管怎样,《功夫熊猫》在北美票房称雄,在中国大地风靡,这一切就足够印证了这部以中国元素制作而成影片的成功。笔者今天在这里不是要谈影片本身,而是借这部影片来谈一下家居品牌营销方面的一点浅见,权当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的形式,电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随着文化交往的日益深刻,电影也成为了传递文化的方式之一。怎样给华语影片片名冠以精彩贴切的英文译名,就成了吸引国外观众眼球、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25部华语影片片名和25部英文影片片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英文影片片名的异同点,并对华语影片片名的翻译策略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9.
观影过程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活动。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通过镜头、细节、构图等因素震撼观众的内心,让观众进行思考。有的影片能够折射一些社会现象,通过观众的反应达到一些目的,最终实现影片的教育意义。镜头是将现实生活当中的现象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媒介,通过镜头,我们会挖掘出现实生活的丑陋以及美好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电影《后会无期》在微博的舞台上华丽丽上演了一幕营销大戏,网友纷纷表示:"一部电影能产生一句流行语就不错了,韩寒是造了一场流行语。"在微博上赚吆喝,已成为当下电影营销不愿也不能绕开的一条通路。一次又一次的"大事件"表明,微博所具有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发酵作用不容小觑,这样的媒体属性也正是电影营销中最需要的。电影《后会无期》就在微博的舞台上华丽丽上演了一幕营销大戏,网友纷纷表示:"一部电影能产生一句流行语就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