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吕齐  李良睿 《南方农村》2020,36(1):50-55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其治理的关键在于农户的参与。本文以海南省菜农为例,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主要从主体认知与情境约束两方面来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农户禀赋因素的情况下,反映主体认知因素的责任主体意识、主体能力认知、治理认同感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反映情境约束因素的农业信息主要来源是否为亲戚朋友、对现居住农村环境的满意度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农户对环境保护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骏  吴鸣然 《水利经济》2016,34(3):10-12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上升为影响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建立村集体与农户间土地生产方式博弈模型,博弈分析表明:农村面源污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地方政府的监管对农民的经营方式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政府除了要加大对污染物末端的技术治理外,更应该重视源头控制,即由地方政府运用适当的治理政策对农户行为进行调节,从而将农户高消耗、高投入的传统经营方式转为更加注重环保的生态型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9个村742家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政策认知和响应情况的实地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计量方法对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认知与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态度和政策响应比较积极。农户希望由政府及环保部门负责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但是目前当地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还不够重视。户主年龄、性别、是否是党员或村干部等基本特征对农户治理环境的态度和政策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另外,根据不同农户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政策,以便更好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微观层面研究农户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是近期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优化农户行为,可为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提供模式。[方法]课题组于2018年7月在重庆四面山区域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走访了90个农户家庭,收到有关化肥污染量的有效调查问卷51份,问卷记录了该地区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和化肥施用量(换算为污染量)。基于问卷数据建立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农户的基本信息、资源利用、种植选择、生产投入、技术采纳、环保意识和兼业均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政治面貌、职务、受教育水平、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方式、土地灌溉方式和处置作物秸秆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较大,尤其是受教育水平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最大,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则农业面源污染越小。[结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户行为具有密切关系,建议积极推进"三农"建设,发展四面山特色绿色农业,在提高农户环保意识的同时利用先进科技促进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策是进行面源污染防治的有效工具。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户的行为逻辑受多元因素影响。政策作为影响第一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农户具有制约、引导、激励和调节作用。与此同时,农户也对政策的推行效果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在进行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分析时,尝试从经济激励引导型、命令控制型以及协同辅助型等不同政策类型入手,重视经济激励和制度激励的作用,收紧面源污染防控的监管口径,建立差别化的污染治理衡量机制,并重视技术推广在污染防控中的作用。提高农户积极性,提升农户对政策的反馈效果,最终提高农户对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遵循水平,提升面源污染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尽管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有其客观性,但是,目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产品的产出,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全过程中,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及涉农企业多元主体协调配合的农业污染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激励。本文基于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因素,采用Tobit模型估计了农户愿意支付的金额(WTPA),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一次性愿意支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金额现值为250603.92万元;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苏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为125930.74万元,高于苏中、苏南两地124673.18万元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经济价值之和。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综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和发展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制。认为追求增长的发展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业面源污染的负外部性、治理成本高及多元化的农户生产行为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我国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激励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环境行为关系到农业绿色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在农村熟人社会中,社会资本对农户的环境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使用全国四省的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于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和化肥减量化使用行为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社会资本的三方面核心因素中,社会组织关系对于农户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两方面因素。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尤其是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建设能够有效激励农户环境行为,进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面源污染多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事关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分散性、不确定性及时空分布的异质性使得国家集中监管环境的模式在面源污染治理中显露不足。基于新合作主义思想,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农业中间组织、农资经销商和农户四方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化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治理信息模糊、道德风险监管难、责任追究存在障碍的难题,有助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短板。长期以来,农化产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无序排放和处理,作物秸秆随意丢弃和焚烧等因素,成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顽症。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必须采取"多元治理":构建农村面源污染法律体系;加大环保财政和技术投入;提高农民对面源污染防治意识;建立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当前化肥施用过量并造成严重面源污染的背景下,需要厘清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困境并进行合理的机制设计,实现化肥施用量“负增长”的目标。方法 文章引入农户从众性行为、政府内源激励、外源激励,构建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通过演化博弈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 减量内生动力,农户从众性行为、减量禀赋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减量意向具有中介效应;减量外生动力,政府内源激励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外源激励在减量意向与减量行为之间发挥积极调节作用;仅在政府提供双向激励,策略(双向激励—化肥减量)才能演化为稳定状态。结论 增强农户减量内生动力,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建设标准化果园,充分发挥减量外生动力,加大政府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宣传教育,尽快落实生态补偿等减量政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江苏省1978~2009年数据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分解法,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归结为农业经济规模、农业结构、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人口规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其次利用单元调查法和生产函数法对历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排放量和农业技术进步率进行估算;最后就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济规模扩大、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上升和种植业比重下降、种植业结构中经济作物比重上升和粮食作物比重下降以及农村人口规模扩大均会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但是,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却能够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这说明,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相互协调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1986-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5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对西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单元调查法对西南地区历年农业面源污染物进行估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指标;其次考虑技术进步、农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因素后对西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和经济增长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最后进一步对西南各省域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别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面源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N型关系,人口规模和农业结构对面源污染排放存在正向影响;广西、四川、重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N型,贵州、云南均呈现倒U型,且云南面源污染已进入转折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安徽省和县地区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施肥观念、农户获取农业信息难易程度和是否接受过新技术培训均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影响显著,其中施肥观念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余两者对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机制改革;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环境友好型生产意识;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提高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经营者的亲环境行为对改善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在农业经营过程中的亲环境行为。研究发现: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注重种养方式对土壤、水域的影响,亲环境行为在市场引力和自我推力的作用下明显。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需求的拉力和政府政策的推力下,具有显著亲环境行为,且实现了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三维协同。最后,本文提出,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一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投入一部分,农户支付一部分的"三分"法,以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7.
薛艳华 《农业经济》2018,(1):100-1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土壤污染所带的消极后果逐渐凸显。我国农地土壤治理需要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政策相契合。由此,我国应当正视农地土壤治理所面临的困境,超越原有的治理路径,在解析农地之上农户、集体、国家等多元利益主体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以"约束——激励"的双重路径实现对农地土壤的治理,并完善农地登记、财政支持等制度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开展农户的农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科学经营的关键。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红安县长江村的农户生态经济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得出长江村农户的农业生态经济规模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较低,生态经济效率达到最优的农户相对较少。应加强农业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成因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依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成因.研究发现:微观层面,追求经济收益农户的短视行为直接造成了农业污染;宏观层面,源于农业环境资源配置失灵及农业污染治理的政府失灵.该文认为,农业污染问题的解决还需从宏观入手,政府和相关部门除继续完善农民收入保障体系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并弥补政府环境管理的缺陷,使得市场价格能够更加完整地反映资源与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业的重要地位在海南省十分明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海南省重要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形成途径,建立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价指标,对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做出总体判断.从政策体系、污染治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激励机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与公民参与机制四个角度提出了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