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的架构趋同,即物理结构保持基本一致,逻辑设计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对于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中已定义、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含义一致的会计概念,通用分类标准采用直接引用的方式;同时通用分类标准进一步扩大了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颗粒度,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正式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下一步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方向,即在现有趋同成果基础之上,全力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从而为我国未来会计准则工作做好部署。在准则趋同下,中国公司应学会在境外资本市场如何生存与发展,自觉杜绝虚假会计信息,树立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实施至今,已实现了与国际的实质性趋同,随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巧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本文就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的采用账面价值计价会产生负面效应,以及会计核算存在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也渐渐拉开序幕,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完善,至今已基本建立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体系趋同的会计规范体系。本文梳理归纳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迁,随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的发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向纵深发展,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与挑战,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路线图》),向国内外广泛征求意见。《路线图》根据当前国际形势的最新变化,提出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  相似文献   

7.
郭亦玮 《会计之友》2008,(10):34-35
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我国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在中国的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小企业占到90%以上.笔者认为小企业会计需要规范和完善,也需要国际趋同.本文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英国<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系统地加以比较,以资改进.  相似文献   

8.
肖镇 《西部财会》2010,(6):33-35
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是在总结我国多年会计改革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其持续国际趋同而做出的重要规划和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金盈波 《会计之友》2007,(32):74-7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上市公司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债务重组及提高信息质量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财务与会计》2021,(2):4-6
2020年12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新保险合同准则).这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重要成果.为便于各方面了解掌握新保险合同准则,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1.
《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会计核算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会计司公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是在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的背景下,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规范,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环节进行简化形成的.其充分考虑了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涉及到会计计量属性、交易和事项的内容、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职业判断的应用、账户体系和财务报表的披露等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各国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我国财政部已于2010年4月2日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会计准则已实现国际趋同的前提下,应密切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重大修改和制定工作,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坚持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改革方向和渐进式的改革策略,以此来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召开了"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实现了我国会计语言的全球化.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专门针对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作了专项规定.本文主要从合并范围、合并方法两个方面对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为了便于理解掌握新收入准则,确保准则的有效贯彻实施,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2014年2月28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新准则虽然对现行准则做了很多补充和完善,但从具体内容和要求来看,新准则仍存在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金盈波 《会计之友》2007,(11Z):74-7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上市公司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债务重组及提高信息质量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冯颖 《集团经济研究》2006,(35):308-309
我国自从1999年实施了坏账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后,2001年财政部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及补充规定,其中新增加了四项资产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由此扩大成了八项资产准备.2006年2月财政部陆续颁布了39条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1条基本准则和38条具体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6~2009年A+H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比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容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按两套准则编制的净利润差异值和净资产差异值作为两套准则的趋同程度的度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度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2009年A+H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比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容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按两套准则编制的净利润差异值和净资产差异值作为两套准则的趋同程度的度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度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会计准则正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与等效方面努力。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除了制定层面的趋同努力,笔者认为,应更多地从执行层面推动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1.会计准则制定应多听听来自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