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 总被引:90,自引:11,他引:90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 ,也是世界各国当前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根据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提出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 ,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等三类 ,并分别从会计域秩序、信息不对称和人类有限性的角度 ,分析了这三类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同成因 ,并给出相应的证据 ;本文最后简要地探讨了三类会计信息失真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简要地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2006年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已经基本建立,这表明会计信息向更加透明、完善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但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失真并没有完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中的规则性失真问题仍然困扰着学术界和决策者,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己成为困扰我国会计界的一大顽症。本文分析了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刍探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我国会计领域中的一大顽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也颇多,从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制度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三个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何谓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我国的会计规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指按照会计规则要求产生并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该种不一致是由会计规则本身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日益增加,我国保险业呈蓬勃发展之势。但由于对保险业特殊性的认识不足,保险业会计规范严重滞后于保险业的发展,在现行会计规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保险业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会计规范一字一句的变动,都可能让保险企业的财务、盈利状况及内含价值产生巨大的变化,这种会计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叫做规则性失真(吴联生,2005)。例如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5号——原保险合同》,根据国际惯例对保险合同的定义作了科学合理的修改,但其实施很可能导致保险公司账面中的保费萎缩50%,也就是说2005年我国保险业的新增保费收入只有24.5亿美元,而非此前公布的49亿美元。这是因为按照新会计准则,投连险、分红险等投资性保单的收入将从原有的保费收入统计口径中剔除,而上述保费收入占总体保费收入的一半左右,保险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信息质量的讨论很多,但文章一开始谈信息质量,到最后都会归结为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具,好像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笔者认为两者有天壤之别,有必要在此将该问题阐释清楚。 相似文献
7.
事实证明,仅从契约和制度层面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所有问题。本文以背景分析为起点.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伦理机制缺陷,并从伦理层面构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实质是要在会计领域中“打假”,以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本文试就这一个课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会计信息处理失真”,是指各单位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违反规定的会计处理。这种会计信息失真是主观的、故意的,其责任在于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二是“经济业务失真”,是始领导或会计人员对各单位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活动认识不…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问题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问题。在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又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经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操守,内部监管不力,这些治理上的缺陷就导致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大量出现。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对解决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