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本文从资产评估、无形资产、小金库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本文从资产评估、无形资产、小金库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资料披露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约为 10万亿元 ,而种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每天大约为 1亿元 ,每年达数百亿元。至今国家已有 6 0 0 0多亿元“家当”通过各种渠道流失 ,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 15 % ,其中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出现的资产流失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最主要的渠道之一。为此 ,对于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流失问题 ,需要及时研究、及时解决 ,制定出更加严格的、监督性更强的操作规范。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与成因1.在资产重组中 ,对国有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国有企业改制前 ,应对原有资产经国家…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资产处理不严谨、财产清查不彻底、资产评估不规范和产权交易不透明等方面。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规范行为、理清债务、全面评估、公开转让、管好收入和查处案件。  相似文献   

5.
国企改制中的资产评估,并不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企改革成败的大问题.在国企改制中,存在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出现资产低估贱卖,弄虚作假等诸多违规现象,资产流失在市场上的语义转换就是价格偏失问题.究其原因,在产权交易中资产所有权的不完整性和外部性,会带来所有者权益的隐性损失,进而影响资产的真实价值;国有企业先天的所有者缺位引发"内部人控制",也会导致国有资产所有者监督权限和应得利益的虚化;同时资产买卖双方责任不对等,政府行政管理不到位,评估机构不专业等各种因素,最终导致评估业出现整体失信危机.  相似文献   

6.
资产评估作为资产计价的科学尺度,对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资产评估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资产重组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业会计》2002,(4):3-4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财政部随即下发了6个配套文件。对此,财政部朱志刚副部长就国有资产评估改革问题答记者问。记者:国务院颁布《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已经十年,十年来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朱副部长:我国的资产评估起源于国有资产评估,并伴随着国企改革、股份制改造和举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为规范资产评估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1991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91…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在我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生活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国有资产的快速增加,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所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国有资产的内涵,结合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形式和重要性作,从而找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在我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生活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国有资产的快速增加,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所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国有资产的内涵,结合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形式和重要性作,从而找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何宏莲 《商业研究》2007,(7):107-109
目前管理层收购(MBO)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叫停管理层收购的呼声居高不下,MBO与国有资产流失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法律的滞后是造成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固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只有解决我国国有资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才可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存在的重要载体,其兼并重组过程中必然涉及国有资产的保值问题,但是据调查,在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本文以煤炭行业为例,研究了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及主要原因,并对一些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分析,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对于防止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以来,伴随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运行,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俨然获取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显著提升。然而,国有企业改制属于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在改制期间受一系列因素影响,使得国有资产面临很大程度的流失,国家利益遭受侵害。文章通过介绍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阐述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分析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流失的原因,对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流失的应对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流失往往并非货币资金流失,实物资产流失才是最可怕和最严重的,因此加强实物资产内部控制,有着非同一般意义.作者结合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制度建设、实物管理、资产处置、信息化管理等六个方面探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军 《中国市场》2011,(23):39-40
高校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体制和模式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促使其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摆在高校资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高校资产管理体制、考核体系、资产产权方面剖析了成因,并对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付丽 《商业研究》2001,(4):104-10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本运营体系中,资产评估作为社会性和公众性的活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对于明确资产产权、保护产权交易的合法性,进行公司制改造,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资产评估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具体运作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并采取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使资产评估工作在资产产权转移、资产流动、企业重组、企业清算等企业改革经济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陆燕 《商》2016,(4):156
一、首先说一下资产评估机构的使命1988年3月,大连市政府,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损失,尝试了我国首例资产评估业务,为将资产评估运用到为国有企业服务奠定了第一块基石;1990年随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成立资产评估中心,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管理,资产评估行业开始真正担负起守护国有资产的神圣职责;199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在明传电报中,强调在审批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管理中,要对国有资产认真评估,以保护国有资  相似文献   

17.
所谓国有资产,顾名思义,是指国家所拥有的资产。它分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其本职工作和应尽的义务。党的十五大以后,为了使我国国企走出困境、重振雄风股份制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推广。但是,由于一些企业操作不规范,在国有企业改制中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4)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财政资金来购买,容易导致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被忽视。近几年国有资产流失、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日益严重,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合理配置资产,有效使用固定资产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往往会自然地想到国有资产在运转中因制度不严导致领导贪污、暗设小金库、公款私存、非法挪用等造成的流失,以及国有财产因管理不善导致职工自窃、外人侵占、低价拍卖、中饱私囊等造成的流失。而另一种不流而失的流失--因为资产未能发挥出最大潜能而造成的闲置浪费,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由于资产潜能未能充分利用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浪费可达360多亿元,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0.
温世杰 《商场现代化》2010,(22):148-148
<正>本文所指的公有资产主要是指国有中小企业和全民办城镇集体企业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本文试就改制过程中导致公有资产流失的方式和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防止公有资产流失给有关人士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