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品种是西北农业大学朱俊光教授培育成功的 ,原代号82 -43-1(简称431)。蔓长1 -1 5米 ,基部分枝多 ,蔓、叶、叶脉、叶柄均浅绿色 ,叶心脏形。结薯集中 ,薯块上纺锤型。薯皮橙黄 ,肉桔红 ,薯干鲜红 ,口感极好 ,香味浓、甜、面沙 ,出干率32% -35% ,是烤红薯、加工薯脯、罐头、鲜薯干、饴糖等保健食品的好原料。该品种极早熟、高产、优质 ,综合性状好 ,一般春薯亩产4000 -6000公斤 ,夏薯亩产2500 -3500公斤。春薯亩植3000株 ,夏薯亩植3300 -3500株。适应性广 ,耐旱耐涝耐肥 ,管理省工 ,不需翻秧…  相似文献   

2.
蜜薯干的加工技术以红薯为主要原料,配以少量红糖制成的蜜薯干,外形金黄透红,柔软爽口,口味香甜,现将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1.选薯。剔除虫薯、烂薯,取表皮光滑、色泽润丽,尤以白皮薯为佳。2.去皮切型。把选好的原料薯洗净,刨去皮,切成3×3×5cm的适中条...  相似文献   

3.
“中薯三号”马铃薯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近年来研制的一个新品种 ,成熟早 ,出苗后60天可收获 ,株高60厘米左右 ,株型直立 ,分枝少 ,生长势强。单株结荚3-5块 ,结薯集中 ,薯块大小中等、整齐 ,大中薯率可达90%以上 ,薯块淀粉含量14% ,原糖含量0 3% ,食味好。植株较抗病毒病 ,不抗晚疫病。“中薯三号”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正仫佬红品种类型: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品种特点:仫佬红株型匍匐,中长蔓,分枝数5个左右。叶型浅裂单缺刻或心齿,顶叶色为绿色、成熟叶片色为浓绿色,叶脉色为紫色,茎色绿色。薯形中短纺锤形、有条沟。薯皮红色,薯肉乳白色或浅黄。产量与品质:单株结薯3个以上,平均淀粉率为17.37%,蒸熟品尝,食味香、稍甜、粉、达到优质水平。参加广西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平均亩产2007.3公斤,薯干平均  相似文献   

5.
山薯情     
“叭叭”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的刺耳。“这么晚了会是谁呢?”我嘀咕着去开门。门开了,门口站着的竟是父亲!父亲满头大汗,喘着粗气,手里提着一袋山薯,憨憨地说:“看,正宗的家乡山薯呢,挖好我就赶着拿来了,让你们尝尝鲜。”望着那袋山薯,  相似文献   

6.
甘薯“868”     
一株重达90公斤,被誉为“中华薯王”的“868”甘薯,经中国农业博物馆对外展出后,在中外有种界引起轰动。一时间,大江南北竞相引种栽培,千家万户薯农靠“薯”发家致富。甘薯“868”系由“徐薯18”作母本,当地变异甘薯品种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高淀粉甘薯(又称红薯、红著)。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萌芽性高,茎蔓短,叶心脏形,绿色,耐肥耐旱,高抗根麻和线虫病,生长健壮,大薯率高,一般亩产6000-8500公斤;单株薯块大,真可谓“世界之最”,且耐贮藏;营养价值高,块根面甜,质如板栗,含淀粉率高达24%,出干率达37…  相似文献   

7.
《农家之友》2004,(10):26-26
免耕稻田覆盖稻草种马铃薯比传统种植方法更简便易行,省工省力,减少成本。一、技术优势1、减轻劳动强度:稻田免耕,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稻草覆盖,马铃薯长在土面上,拨开稻草即可收获,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  相似文献   

8.
过去,红薯曾以“高产之王”的美名帮我们渡过粮荒,倍受重视,后来初见温饱,曾一度受到冷落、如今,又在发展“一优双高”农业中,以其高产、味美、加工面宽、效益高的特点重新崛起。该品种是我国红薯专家尚春生为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从众多短蔓品系中系统选育而成,是我国目前高产、早熟、抗病的红薯新品种。该品种茎叶均为绿色,叶形近三角形,薯蔓短,平均蔓长75厘米,节间2-3厘米,基部分枝多,株型匍匐,薯块表皮红色,肉浅红色,纺领形,表面光滑,萌芽性好,薯块整齐,结薯集中,春薯单株2一3块,夏薯单株6—IO块,生育期极短,…  相似文献   

9.
农家科技     
甘薯种窖藏期烂薯的原因及防治  一、烂薯原因。 ( 1 )低温冷害烂薯。当气温低于9℃以下 (通常称“冷害温度”) ,薯块生活力下降 ,抗病力变弱 ,易染病而腐烂 ,而且“冷窖温度”持续时间越长 ,温度越低 ,受害越重。 ( 2 )高温“烧窖”烂薯。甘薯含水量多 ,在进窖时因气温较高 ,呼吸作用旺盛而放出大量的热 ,使窖内温度升高 ,当窖温超过 1 5~ 1 8℃以上 ,如果薯窖通风散热条件差 ,时间稍长 ,轻则引起薯块发芽 ,重则诱发病菌大量繁殖 ,加剧薯块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分解发热 ,窖温急剧上升 ,烂薯面积迅速扩大 ,形成“烧窖”烂薯。 ( 3)病菌侵…  相似文献   

10.
广薯92-66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潮薯1号为母本,采用“计划集团杂交法”选育出来的高产、稳产、抗病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一、彩薯类1.日本黑杂薯。该品种是用日本川山紫与豫薯王杂交而成。蔓长1.5米左右,薯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红紫色带有白线条,熟后薯肉为鲜紫红色,食昧香、软、甜,口感极佳,是食用加工的好品种。1亩植3000~3500株,产3000~5000公斤。2.美国黑杂薯。该品种是用美  相似文献   

12.
日本川山紫黑地瓜 ,1997年从日本引进我国试种成功。该品种薯形纺锤形 ,薯皮紫黑色 ,肉紫色 ,叶色紫绿 ,茎、叶、梗可作高档蔬菜食用。薯块含有多种抗癌物质 ,经常食用具有抗癌、降压、补钙等功效 ,食味极佳 ,在国外被誉为“太空保健食品”。其淀粉可制作天然紫黑色粉条、粉皮等 ,亦可加工纯天然紫色“地瓜枣” ,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该品种抗病 ,抗旱耐涝性强 ,结薯整齐 ,单薯重平均420克 ,最高900克。春薯亩产3500公斤 ,夏薯亩产2500公斤。市场鲜瓜售价为普通地瓜的3 -5倍。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播方式及密…  相似文献   

13.
“津引薯8号”脱毒马铃薯天津市兆发马铃薯新技术有限公司刘天英“津引薯8号”脱毒马铃薯,是一个早熟高产新品种。该项生产技术是天津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兆发马铃薯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王炳君女士,经过34年苦心钻研脱毒马铃薯生产技术,利用生物技...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在全国马铃薯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黑龙江省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采取综合手段抓营销,收到了发运马铃薯专列带动省外销售商品薯、龙头加工企业加大收购原料薯和建窖储藏冬用薯的多赢效果。实践证明,黑龙江省2011年马铃薯销售顺畅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研究“田间地头”向研究“市场终端”转变,由研究“产、加、销”向研究“销、加、产”转变,变坐等收购为主动营销,实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为此,全省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提早谋划,加大产销对接力度。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作通讯》2006,(6):I0008-I0008
光友薯业在被誉为“中国方便粉丝之父”“方便粉丝专家”邹光友的率领下,经过14年的薯类开发实践,发明出精白薯类淀粉粉丝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获40余项中国专利(专利号:ZL 93 1 15495.7等),并创造出薯业产业化的“双哑铃”发展模式,带动全国60万薯农致富。  相似文献   

16.
<正>脱毒种薯是指马铃薯种薯经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获得的无病毒或极少有病毒侵染的种薯,它具有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种薯密切相关。种薯不行,产量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就会引起马铃薯严重退化,并产生各种病症导致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因此  相似文献   

17.
甘薯经脱毒后能充分表现为萌芽性好 ,苗壮、苗多 ,生长势强 ,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品质好、增产效果极其显著的特点。1998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农科所在铜仁市川硐镇进行连片30亩脱毒甘薯高产栽培示范 ,单作脱毒甘薯比对照甘薯(未脱毒)增产54 %,旱地分带轮作三熟制增产36 4 %。现将该所甘薯脱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一、脱毒甘薯品种目前推广的脱毒甘薯品种有三个 :一是高产淀粉型品种徐薯18 ;二是适于鲜食、烘烤或薯脯加工的品种北京553 ;三是菜用型品种徐薯34。徐薯18在80年代就引入铜仁地区种植 ,品种…  相似文献   

18.
内薯七号是中晚熟高淀粉优质马铃薯品种,生育期100天,淀粉含量高达20.03%,比目前我国生产上的一般马铃薯品种高5%~8%。该品种结薯集中,薯块圆形,浅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单株结薯较多,一般单株结薯9~12块。植株生长繁茂,高抗PVX、PVY病毒,田问高抗晚疫病。蒸食品质好,是目前淀粉加工企业较为理想的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19.
棉花土豆间作品种选择要求.土豆选用结薯集中、块大、商品性好的中早熟脱毒薯品种.如费巫瑞它、中薯14等,棉花选用生长期旺盛、分枝性强的品种。如冀棉25、国审冀668等。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叫苗栽?苗栽是利用种薯催芽,当芽生长到2厘米以上后,将其搬下,移入营养土中,待长到7厘米以上,根系较发达的时候,栽入大田。二、苗栽的目的1.在种薯有限的条件下,可扩大繁殖系数2倍-3倍。2.通过催芽可淘汰病、烂薯,提高种薯质量。3.苗栽马铃薯能够保全苗,一般亩增产15%-30%。三、苗栽方法根据各地条件灵活掌握,一般有三种方法,即为“穴栽、沟裁和起垅栽”。无论哪种栽培方法,都要求有充足的农家肥,最低2方/亩-3方/亩。1.穴栽:把农家肥、化肥(二铵12.5公斤/亩,尿素5公斤)均匀拌好,再与穴土拌匀,将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