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是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少,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至5%。此外。我国纺织品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加工贸易占比近30%。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企业只赚取10%的加工费。  相似文献   

2.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工贸易已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应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生产率,致力于加工制造更高端的产品,向研发领域逐步延伸,从代工方式向开创自主品牌转型,向下游服务价值链延伸,开展多元化经营.政府应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兼顾提高加工贸易带动作用、地区间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相似文献   

3.
与以往的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不同,本文以国际代工特征显著的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利用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了其转型升级的成就,并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能减少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对外需市场依赖越小,企业越容易转型升级;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对国际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强度与出口倾向和附加值水平都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能力提高固然可以改变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但可能要发挥长期效应才能有助于价值链升级;工资水平对附加值和出口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都较低,说明价值链升级可能弱化了要素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升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含量是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从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两个维度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演变路径进行分解,刻画了"生产率门槛"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机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提出"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和"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概念,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并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企业性质的出口产品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国内完全技术含量以及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指数(国内技术成分)。通过分析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对不同类型行业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演变的影响,识别出中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成分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据此从贸易便利化和研发促进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坤 《魅力中国》2010,(36):168-168
中国品牌现在在十字路口.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东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等等因素.中国的的产业链分工重组已经迫在眉睫。中国企业要放弃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真正走发展自主品牌之路。那么在中国发展自己品牌的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社会责任,企业诚信,社会道德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聚焦于国际代工背景下的本土代工企业.以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价值链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代工企业自创品牌的决策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台湾厂商为例进行的分析表明,代工企业可以通过综合分析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市场竞争状况等外部环境以及从事的主要价值链活动等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战略决策定位.发展自创品牌。  相似文献   

7.
台湾后起者能借自创品牌升级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的后起者会逐步升级成为自创品牌、参与尖端竞赛的国际先进厂商吗?如何评估?瞿宛文与安士敦(2003)指出台湾上一次升级是借由后起者代工成熟产品来介入高科技产业,本文则探讨这些后起者进一步升级的途径将为何。本文发现除了少数早已显示出自创品牌策略承诺的企业外,若外在条件不变,则从资源角度来探讨台湾后起者的扩张策略选择,有相当的解释能力。即后起者累积的组织能力以规模生产及计划执行能力为主,是其进一步发展的依据与限制因素,因此多数后起者的扩张的策略选择顺序可能会是代工升级优先,跨业代工次之,自创品牌再次之,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后起者并无必然进行自创品牌之理。其他会影响自创品牌的结构性因素包括国家政策、代工模式之成长空间及相关的产业特性。产业的研发与营销强度越高,技术与规模差距越大,则后起者自创品牌面对的限制因素较大。但策略选择也牵涉到管理者主观意向,并非结构性因素所能完全决定。后起者既有管理人对自创品牌企图心较为强烈之时,选择自创品牌仍为可能。至今,台湾少数自创品牌较为成功的案例,如巨大宏暮等,多牵涉管理人自身一向来主观的愿景与选择。近年来则多一些受代工模式成长空间限制所迫而开始自创品牌的企业,如华硕明基等。此外,一般而言台湾大企业自创品牌者稀,既有国际品牌则多由非主要企业经营。韩国条件与台湾类似,但已成功培育出国际级品牌企业,其案例显示除了企业强烈的企图心之外,政府的长期性产业发展策略与制度安排扮演关键角色。如果政策及其他结构性因素不变,台湾企业多仍会显现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但代工模式成长空间的限制日渐显著,自创品牌必然是产业升级需考虑的途径之一。鉴于自创品牌多非后起者策略首选,且韩国式的制度安排并不可能,因此在自创品牌可行性较高的产业与市场作选择性支持,尤其是对早已选择自创品牌的企业,应是较为适合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张云  刘蕾蕾  吴志贵 《特区经济》2010,(10):275-277
我国玩具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处于贴牌代工模式,发展较为平稳。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给一直以出口为主的我国玩具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挑战。面临这样的冲击,我国玩具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缓解"寒冬期"的压力,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外,还要从市场、策略、品牌和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制定有效应对方案,转"危"为"机",迎来我国玩具业的下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个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企业——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绿色农华)于2009年12月获得"2009中国农药企业最具成长性100强"殊荣。至此,该公司已成为我国农药行业的"王者之师",具有战斗力最强、自主创新能力最强、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最多,是国内人气最旺、劲头最足、产品最多、品牌最亮、订单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效益最好、影响最深、最受国人关注的农药产业化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开放的贸易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地域性特征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创新活动存在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是当出口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激励企业创新,以强化对出口市场的占有;二是当出口企业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时,由贸易制度获得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因为国外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而丢失,从而抑制了出口创新活动。由于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在转型期获得的技术储备大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因此在面对国外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时,必然面临更大的压力。然而这一压力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创新活动是激励还是抑制却并没有文献进行研究。文章基于《中国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中的企业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了美国337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发现:(1)337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OECD技术分类标准出发,337调查对高技术企业的激励作用要大于中高和中低技术的企业;(3)337调查对1998年之后开业的新企业存在着明显的激励作用,而对1998年之前开业的老企业而言,激励大小和显著性水平都不如新企业;(4)从控股的资本来源上看,337调查对在华外资控股的企业存在显著的激励作用,而对本地中资企业的激励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