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7,(1):42-42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此次学习中,胡锦涛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胡锦涛指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的价值解读及导向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即“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这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看,要取得“两型社会”的成功,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价值结构,促使“两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主体建立合理的价值导向,在不同的价值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4.
《广西经济》2011,(6):8-12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武汉城市圈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做法与启示 (一)成功做法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武汉城市圈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三年来,武汉城市圈按照"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形成了规划引导机制、政策促进机制和改革试验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关键领域改革有新突破,"两型"社会建设有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有新业绩.  相似文献   

6.
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青海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根本原则。是坚持生态立省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途径。因此,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省当前研究的重大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14,(19):34-35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省将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以创建全国示范为重点,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中央着眼于“十一五”时期中国的发展,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先后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安全保障型社会”等一系列目标,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也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当前,我们正面临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构建完整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地价体系,正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构建完整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地价体系,正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梅州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基本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储备良好的山区市而言,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靠组织领导保证、靠科学政策法规激励、靠严格监督考评系统约束、靠宣传教育的示范系统带动、靠先进科学系统支撑、靠合理的产业系统来运作。  相似文献   

13.
赵雷 《首都经济》2008,(6):46-48
为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已连续4年制定了节能降耗减排年度行动计划。今年5月初,北京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2008年行动计划发布。  相似文献   

14.
杨鹏 《广西经济》2007,(6):22-23
节能减排是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加强能源节约和污染防治与治理,是实现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新时期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和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重要措施。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林英 《当代陕西》2009,(8):52-52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泽宏 《中国经贸》2009,(20):232-233
管好、用好水资源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路子,对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着力做好各项水务工怍统筹做好防汛抗旱、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9.
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湖北加快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意义重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当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工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顺利起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