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经济影响审计发展的动因及审计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经济下影响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因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从新经济的发展态势看,影响审计发展关联度较高的动因主要有:1、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知识产业化、知识资本化、资本无形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审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审计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1)对审计目标的影响当前较为公认的审计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三性”发表审计意见,这一目标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是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审计…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国际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框架中,引人注目的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确定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的定义反映了内部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扩展的强烈倾向。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内部审计的责任就在于找出企业的主要风险。为此,内部审计的目标被定义在为风险管理与控制、治理过程提供服务,这一目标强调了内部审…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被学术界誉为“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第一人”的蔡春教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项审计假设即责任关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独立性假设、可确认假设和有效性假设;而武汉大学廖洪先生提出了正当怀疑假设、可验证假设、独立性假设、证据可靠假设、内部控制有效假设、审计效益假设六项假设;而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审计”研讨会(文见2003年第2期《审计研究》)上,有学者提出了四项假设即审计时空假设、有效控制假设、适当怀疑假设和可验证假设‘;《上海审计》(2003年第2期)提出了可验证假设、可信赖假设、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和内部控制局限性假设;《北京审计》(2003年第1期)则提出了第三人假设、可信赖假设、有效控制假设、认同惯性假设和审计责任假设等五项假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审计假设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适合于各种审计项目和审计过程的通和审计假设;二是适合于特定审计对象和特种审计场合的特种审计假设;三是审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具体审计假设。通用审计假设有: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对象可证实性假设;错误、弊端存在性假设;会计人员行为衡量标准假设;无反证判定假设。特种审计假设有:审计主体假设;审计方法假设;审计 证据假设。具体审计假设有:对某些具体问题性质的假设;对某些具体问题产生原因及影响的假设;对一些作案手段的假设;对一些案件涉及的范围及有关人员责任的假设;对某些具体项目审计成本、审计效益及审计风险的假设等。围绕着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审计假设的运用,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政府审计项目中考虑信息系统因素,开展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文章在阐明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开展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必要性(Why)、审计目标是什么(What)、审计重点在哪里(Where)以及如何实施审计(How)这四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由此构建了结合型政府信息系统审计“3W1H”模型。  相似文献   

6.
浅议内部审计外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99)指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它以增强价值、促进单位经营为基本指导思想,并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完成其目标。从本质上讲,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根本属性。但由于内部审计的执行者(主体)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内部人员,因而其独立性相对于民间审计和国家审计而言是最弱的,为克服内部审计的这一缺陷,有人就提出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  相似文献   

7.
效益审计的理论分析与目标确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从效益审计基本概念、需求分析和基本假设三方面探讨确定效益审计目标时应坚持的理念与原则。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经营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效益性和有效性(3E)的审计,它突破了以往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内部审计,把审计范围扩展到非会计业务和管理控制等领域,给内部审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对于经营审计实施的具体方法,理论界仅仅针对审计目标的变化和发展相应地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审计模式: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账表基础审计)、以制度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风险基础审计),并没有具体到不同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本文试图借鉴理论界的基本审计模式,从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不同类型组织及不同业务流程的具体审计模式,以解决经营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使其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这也是理论界和实践工作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的选择正确与否则关系到审计理论结构的严谨性以及它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目前国内有审计职能论、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环境论、审计本质论,我倾向于审计假设论。我比较赞同一位学提出的四项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客体诚实、公允证实和审计谨慎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假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述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涵叉;其次就两者之间的理论假设、审计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
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外部审计监督很难达到规范管理的目标。因此,应积极探索内部审计监督,强化内部管理,促进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保险资金征收、运营增值、发放环节是内部审计监督的重点。(一)社会保险资金征收审计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向参保单位征集;二是参保个人缴纳;三是政府补贴;四是基金增值收入。这个环节检查…  相似文献   

12.
环境审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的发展实现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与探索刚刚起步。本文试图对环境审计的概念、特点、内容、目标、程序和方法作简单的分析。环境审计,主要是由审计组织依法审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价其经济和环保责任的活动。环境审计具有的特点是:(1)审计内容的广泛性。(2)审计方法的综合性。环境审计不能仅用传统的、通用的财务审计方法,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制…  相似文献   

13.
李慧 《当代审计》2000,(4):33-33
我们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感到最难的是要先审计后离任。为解决时间紧人手少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下列做法: 一、一般方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相结合,建立常规审计资料库,将列入审计对象的领导干部任期内各项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廉政建设情况等在档案中详细记载以备使用。 (二)审计小组进点后.应开好“一个会”,做到“五个结合”。“一个会”,即要及时召开中层或小型及个别干部座谈会。“五个结合”,即重点与一般结合、帐内与帐外结合、查帐与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结合、审查会计资料与查看内控制度以及与纪委、人事部门…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审计(政府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专业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提出的审计意见或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问题是审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国家审计的性质和地位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审计)有较大差异,因而国家审计风险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国家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与特点(一)国家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国家审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1、审计评价风险。审计评价风险,是指审计评价和审计意见与客观事实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指审计机关为实现深化财政审计的目标,通过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将各级审计主体(含主体内部)、审计对象、审计资源、审计成果统筹运行的过程,也是统筹财政审计、突出重点、不断加大财政审计力度及提升审计成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实现审计行为规范化,促进提高审计质量,这已不是一个新的论点,但仍是审计机关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去实现的审计管理目标。审计署1号令、2号令的发布,再次引发了广大审计人员对审计行为规范化的讨论与关注。本文拟结合审计实践中存在的某些审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就审计计机关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审计准则,促进提高审计质量谈几点看法。 一、审计操作中常见的审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审计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多数项目前期投入较少,未能对项目的审计目标、具体…  相似文献   

17.
《审计月刊》2007,(11):64-64
一、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办法。该县审计局制定了“1334”的财政预算审计办法。即围绕一个目标(促进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突出三项重点(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税收征管及政策执行、部门预算执行),评价三个方面(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四项内容(收入征管、预算资金分配、部门单位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及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审计信息的搜集,是指对形成审计信息内容的材料进行的搜寻与集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产生一条好的审计信息,首先要对含有审计信息的材料进行搜集。(一)围绕什么目标去搜集审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三:一是党政领导,二是上级、本级和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三是审计人员。其服务对象虽然很多,要求也不一样,但从其信息需求的注意力来看,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点”:1、重点。是指党委、政府、审计机构某个阶段举足轻重、影响大局的工作。如,经济建设,是长期的工作重点;深化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今后…  相似文献   

19.
邵丽 《河北审计》2001,(3):10-10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审计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了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 ,审计应作出积极的反映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一、知识经济对审计假设的冲击。审计假设的研究一般以会计假设为参考。如审计在建立审计对象方面的假设时必须考虑会计主体假设 ;审计在履行审计职能假设时应以货币计量假设为依据。知识经济的到来 ,对传统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首先 ,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0.
刘海泓 《电子财会》2006,(11):39-41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财务舞弊实施审计的目标是:识别、纠正或披露因舞弊导致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以下缩写为CPA)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设计和实施一系列针对财务舞弊的审计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该项审计程序作了比较系统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