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编推荐     
《浙商》2012,(5):16-16
P23《什么才是文化浙商》 “企业家穿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请客吃鱼翅不是文化,爱护海洋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是文化;喝大小拉菲不是文化,分得清大是大非是文化!”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在不久前“文化的力量”论坛上的排比名句已经在微博上转载开了。做文化浙商,只是以文化提升竞争力的破题之举。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需要文化力来推动的时代,浙商更需要以文化来补充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章鹏飞 《浙商》2005,(1):50-50
2004年12月15日,“创业改变人生——对话浙商”高校巡回演讲活动第二站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举行。此次活动由《浙商》杂志社、浙江工业大学宣传部主办,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承办。演讲浙商是山东省浙江商会会长、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先生。  相似文献   

3.
朱仁董 《浙商》2005,(2):15-15
2004年底,我应邀参加上海浙江商会选举新会长大会,在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顺利当选会长后,主办者还请来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作“企业与文化”的演讲。演讲结束,我与其他几名浙商上台与余先生就“浙商文化”等话题进行了短暂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何晓春 《浙商》2005,(8):90-90
不久前,浙商理事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同方控股集团董事长、”2004年浙江省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之一朱志平走进中国计量学院,作主题为《成功需要克服恐惧和贪婪》的演讲。本次著名浙商高校巡回演讲活动是由《浙商》杂志社、中国计量学院党委宣传部、中国计量学院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  相似文献   

5.
黄圣林 《浙商》2020,(3):35-37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浙大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贲圣林在2019《浙商》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的演讲以“金融的未来: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为题。他认为,责任、包容、安全、生态是未来金融的主旋律、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浙商》2011,(7):118-119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浙商,在国内外拥有极高声誉。浙商,不仅代表着一种模式、一种现象,更是资本与财富的象征。本期《浙商》特邀浙商企业代表之一——浙江晟昊集团副总裁刘开皓先生,就浙商对外投资进行专访。而晟昊集团在张家界投资的张家界国际旅游商业城,其开创的门户型商业模式,更是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6,(2):29-30
他,曾经被誉为是浙江最年轻有为的企业家; 他,转战千里,从浙江到湖北,创立了舜杰地产的企业品牌; 他,作为在鄂浙商的领头人,时时处处为树立浙商品牌而努力; 他,就是湖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任雪涛。  相似文献   

8.
原创报道     
《浙商》2013,(9):30-30
01 宗庆后:电商不可能取代传统零售业 3月31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宗庆后在浙江大学发表了“老浙商的新思路”演讲。他认为,是传统零售商自己把消费者赶到电商去的。“因为乱收费、不付货款等不规范行为,零售业快把制造业搞死了.”  相似文献   

9.
于微微 《浙商》2006,(3):128-129
2005年6月5日,《浙商》杂志等单位举办的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上,江苏省宿迁市市长张新实捧回了“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的桂冠;同时,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先生也荣获了“西部开发功勋浙商”。这次和娃哈哈的同台,戏剧性地让娃哈哈与宿迁再续前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编读互动     
《浙商》2007,(17):21-21
去有句话叫做全世界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的地方就有浙商,希望今后能再加上一句:有浙商的地方就有《浙商》。希望《浙商》要学习浙商,用浙商精神来提升自己;《浙商》要紧贴浙商,随浙商去闯荡世界各地;《浙商》要服务浙商,做浙商永远的贴心知己;《浙商》要引领浙商,做浙商发展的指路明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司徒微微 《浙商》2008,(23):103-103
10月22日,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浙商》杂志社和金港信托主办的“金港信托·2008浙商财富快车”来到侨乡青田,北京博升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谢旭带去了“化解账款拖欠风险——企业需要实行全程信用管理”的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2.
王任华 《浙商》2008,(1):18-19
《浙商(商业·人物)》杂志2007年12月号随刊附赠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第五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的讲话,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不少读者纷纷打电话,或索取更多的刊物,或与编者共同探讨郑局长讲话之精要。浙江国发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润发抑制不住一吐为快的冲动,主动打电话给本刊畅谈心得。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5,(9):108-112
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胜利闭幕后,浙商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的电话仍然响个不断,许多浙商纷纷前来咨询被评选出的浙商(省外)最佳(潜力)投资城市的情况。应广大浙商的要求,同时也为了与各获奖城市开展更紧密的交流,浙商论坛全国巡回演讲暨商务考察活动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4.
10月26日,由中共萧山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共萧山区委宣传部、《浙商》杂志、杭州市萧山区私营(民营)企业协会联合承办的湘湖大讲堂·浙商2009萧山民企发展论坛在杭州萧山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论坛由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员胡小平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浙商》杂志特约经济学家夏斌、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浙商》杂志特约投资顾问宗佩民作了主题演讲。绿都控股集团董事长邵法平和德意集团董事长高德康等针对企业发展战略就当前热点问题与专家进行了精彩互动。  相似文献   

15.
编读互动     
《浙商》2006,(4):18-19
国内传媒界关注浙报集团改革;好消息:《浙商》杂志销售再创新高,一个摊点一月销售101本!;《浙商》杂志有我需要的商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潘欣怡 《浙商》2008,(14):35-36
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天津的迅速发展,将为浙商的转型带来新的机遇;而浙商的积极进入也将为天津的迅速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潘欣怡  朱文新 《浙商》2007,(15):98-100
2006浙商大会期间,有人称呼他为“资本大鳄”,他笑言,“我长得像鳄鱼吗?” 他很低调,与他的事业相比,他在媒体面前的曝光率低得惊人;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05,(7):228-228
1、宿迁作为新兴地级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既得东部区位优势之宜.兼得西部政策灵活之利;2、该市为浙商发放“投资乐园卡”.投资政策优惠、环境宽松;3、高度重视对浙招商,浙商”群聚现象”已成为宿迁的独特“景观”.在宿浙商已达2000多人.投资各类项目500多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9.
楼忠福 《浙商》2007,(12):48-48
浙商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大家不用再多讨论。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初具规模的浙商在如今怎样去承担起社会责任,又是如何去权衡“企业家”与“慈善家”这二者的关系,让诸多浙商困惑不已。  相似文献   

20.
黄小杭 《浙商》2005,(4):21-2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浙江精神如何与时俱进,以保证浙江经济健康,协调,科学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浙江人民再创新辉煌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浙江精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源于浙商;那么,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浙商精神的与时俱进”。本刊自4月期开始推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大讨论”专栏,希望社会各界建言献策,踊跃投稿。我们还将组织百名浙商讨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形成新时期浙商精神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