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琦 《宁波通讯》2012,(19):40-40
“你幸福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宁波市民的回答总是那么坚定:“幸福!”。宁波,这座曾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的城市,市民对她高度认同,充满自豪。这种归属感和幸福感是一种渗透于血液的乡土情结、洋溢于言表的文化理念,是提升城市文明、促进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如何以人为本?人追求什么?城市建设追求什么?人与城市是什么关系?城市建设如何使人生活的更幸福?对这些问题每个城市建设者都应当好好思考。经济学假定:“资源是稀缺的”,“选择是必要的”,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的。一般人只看到黄金、钻石是稀缺资源,石油、天然气是稀缺资源,却没有看到人是稀缺资源。其实,  相似文献   

3.
一个城市发展前进的目标该是什么?答案也许是“人们的宣居幸福”。“幸福”,在不同层次的群体面前,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含义,但最终总要回归到平凡日子里的衣、食、住、行、教、养、医、购、娱。尽管心中热切期待善幸福生滔,但城市幸福感的细节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影响幸福指数上升或下降的因子有很多,只有注重这些最普通的细节,才能促使我们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8,(2):74-74
“你幸福吗?”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的中国,探求国民幸福状态,是本次调查的初衷。而当面对“你觉得现在的生活幸福吗?”这一问题时,57.32%的被调查者感觉“幸福”。其中,“经常觉得幸福”的人数占到21.17%。  相似文献   

5.
百年婚嫁     
杨耀健 《今日重庆》2014,(11):76-79
去年,一份“全国聘礼地图”在网上流传,重庆是全国惟一“零聘礼”城市。网友大叹:娶重庆女孩好幸福!那么“零聘礼”的重庆婚礼会不会“打折”呢?我们就说说重庆近代百年的婚嫁吧。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天随着全国及地方两会的落幕,各地建设“幸福地区”、“幸福城市”、“幸福社区”等规划的提出,“幸福”成为我国各地政府新的施政导向。  相似文献   

7.
让幸福在四季欢笑,让幸福在亲情中流淌。2012年中秋,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答案真是精彩纷呈,面对幸福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我是草根,普通百姓,身在基层,我幸福吗?我们幸福吗?我灵机一动,何不做一次基层“记者”,采访一下我们家的“基层”。  相似文献   

8.
君子爱酒     
聚会?“酒逢知已干杯少”。送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郁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人似乎与酒有着一种天生的缘分,而对于经理人来说,酒除了具有以上的社交功能,还能极大地彰显品味。想像一下:当你轻抿一口美酒,让酒香在舌尖优雅起舞,你如何能抵挡奢华所带来的满足与幸福?  相似文献   

9.
《成都经济发展》2006,(4):25-25,29
读了姜爱林、任志儒同志《城市潜力系统及其概念模型初探》(见《成都经济发展》2006年第2-3期),很有启发。他们致力于建立测评城市发展潜力数理模型的理论奠基工作,希望借助一个模型(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潜力”、“人力资源潜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承载水平”、“城市市场潜力”等五类指标),分别给各个城市测评打分,以判定其发展潜力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者也把这种潜力定义为“可用来支持未来竞争和发展的资源空间的能力”)。这种努力虽然值得向往,但问题不少。比如它能包容支持城市这种复杂系统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吗?它能适应一切城市的测定和评价吗?它能准确预测一个城市发展的实际趋势吗?看来很值得琢磨。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确这样,有钱的人未必就幸福,但没有钱的人一定不会幸福到哪儿去,幸福还是需要钱做基础的。可是得到幸福到底需要多少钱?也许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多。在澳大利亚的幸福协会里,几百澳元就能让你学会幸福。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可以富国,可以富民,但是能带来幸福吗?一个常用的经济学假设是:一旦人们的物质需求满足了,福利(Welfare)增加,幸福自然随之而来!由于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在经济学里面可以找到亚当·斯密“人类的自利行为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到的手达到人类整体的最大福利”,可以找到阿马蒂亚·森“自由比福利更重要”,但却找不到“幸福”(happiness)一词。  相似文献   

12.
从温家宝总理解读幸福的含义,到各地政府规划中“幸福城市”的频繁出现,追求幸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当中国各级政府开始纷纷调整公共政策,重新布局城市规划时,显然,“幸福”已经在这个春天来临了。  相似文献   

13.
龚艳 《沪港经济》2007,(6):20-21
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生命中的幸福。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那么,对于那些已经拥有金钱、名誉、权力等世俗眼里种种稀缺资源的企业家来说.他们幸福快乐吗?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什么?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的幸福?在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如何发展才是科学的?怎样发展才能让自然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要素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用,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幸福指数,为一座城市的现在和未来续写和谐美好,永保魅力的发展之路?走进渤海湾畔这座清新、整洁、便利、高雅的城市,感受鲅鱼圈区的秀美与灵动,扑面而来的繁华与大气,辽东湾这个小小渔村近6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完美嬗变给了我们答案,由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接轨国际的新城市,  相似文献   

15.
城市承担着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使命,承担着建构“幸福”的使命。从这一点来看,城市突出了社会共同体的“我们感”.突出了“社会”的性质及“社会合作”的目标。有了这样的认识,幸福指数本身的内容就不难界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6,(7):74-74
中国有多少人“工作并幸福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国内众多知名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新鲜出炉,结果显示只有97.9%的被调查者幸福地工作着,而中国职场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为2.57(最高5分,最低0分),处于中等偏下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一座城市,若把幸福作为愿景,早谋划,早布局,城市的发展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多年来,乌海市秉持“民生优先”的理念,听民意、顺民心,每年以70%以上的财政投入,推进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在这座因煤而兴的西部城市,“民生”二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执政者心中,而“幸福”之情洋溢在乌海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味道     
每天早晨走进校园,我都会深深地凝望校门口那块巨石,上面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创造幸福”,我默默地期盼,幸福在哪里?我能否在校园某个地方与它相遇?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幸福?辞书说“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说幸福是一种心境,是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王光美.1921年9月26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记者: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已经实施几年了,取得了很大成绩,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幸福工程和您为什么选择幸福工程作为您晚年的事业?王光美:1995年初,彭佩云同志给我写了一封信,谈到要搞一个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希望我能担任组委会主任。有关同志向我详细介绍了全国1000万贫困母亲的现状以及“幸福工程”的救助力、法、落实措施等等。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也很实在,便答应了下来。贫困母亲是贫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