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棉花年度开始进一步改革棉花流通体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国家在管好棉花储备、进出口和强化棉花质量监督的前题下,完善棉花价格  相似文献   

2.
自1999/00棉花生产年度开始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给中国棉花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旧有的收购体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价格形势机制发生了变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在2000/01棉花生产年度,这种影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由于市场与农户对于这种变化还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国内棉花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2002年起,我国将开始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国外棉花将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因此,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引导农民加大科技投入,消化由加入WTO给棉花市场所带来年 负面影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正式加入WTO,我国棉花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我国的棉花产业怎么走,一直是国家和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及所有涉棉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05,(16):48-48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是中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产物。1997年,随着中国棉花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国务院决定把全国棉花交易会转变成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提出要将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办成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很灵通.制度很完备的市场,为棉花供需双方提供常年服务。1998年又要求加快建立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为中心、以棉花集中产销区为依托、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全国棉花交易网络,充分发挥其价格形成和信息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棉花市场呈现出新的格局,对棉农、收购企业、纺织企业等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2002年新疆棉花市场行情、棉花收购市场存在问题以及棉花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新疆棉花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在国务院(1998)42号文件指引下,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过渡,棉花工作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轨道,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一就是棉花收购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竞争。国务院虽明确规定不允许其他企业、个人收购加工棉花,  相似文献   

7.
政策摘要     
国务院决定放开棉花市场价格国务院最近决定,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措施出台近日,有关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式出台。今后,化肥生产企业可以将自产化肥销售...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也是棉花市场逐步放开,实现棉花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全面转轨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随着各项棉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棉花市场呈现出收购主体多元化。收购价格弹性化、收购时间常年化、收购区域跨界化、品质差异拉大化、进棉销棉渠道多样化的新特点,同时,由于棉花供需关系一改计划平衡为市场平衡,棉花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多边利益开始实现市场主体自我调整,丰厚的市场份额已经直接、全面、真实的呈现在各类棉企商家的眼前。对于棉花分散产区的中小型棉花收储企业而言.能否改革弊制、制定…  相似文献   

9.
棉花价格市场化以来的供求波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中国正式确立在政府指导下由市场形成棉花价格的机制,棉花流通领域中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选择机制所取代,棉花的管理体制中行政指令和行政干预被宏观调控和法律手段逐步替代.这一重要转变对棉花的生产和流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推动了棉花产业的整体发展.但自棉花价格放开的5年来,棉花产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尤以其生产和价格的波动较为突出,本文主要针对这五年中国棉花供求波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金路 《中国合作经济》2004,(9):17-17,19
湖北银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丰集团)前身为原湖北省棉花总公司,具有50多年棉花传统贸易历史,是国内主产棉省的大型棉花企业。2001年,企业进行规范改制,是湖北省供销社直属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1998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银丰集团积极顺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1999年开始,企业先后制订了两个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棉为主,两头延伸”,实行棉花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棉花订单农业。走贸工农产业化发展之路,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棉花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企业逐步由一个传统贸易企业发展成为一家购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棉花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政策与法     
棉花流通体制将改革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防止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国...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德州市是传统的产棉区,植棉历史悠久。多年来,棉花一直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种植棉花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当地政府带来了滚滚财源。1999年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的生产和使用,特别是购销体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笔者针对当前棉花市场存在的一些新问题,就如何实现德州棉花产销有序化运营提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及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棉花市场的新变化、新形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在总结各地在推进棉花市场流通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将发展现代棉花市场流通问题作为新的研究课题,积极探索如何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棉花市场体系和秩序,取得积极成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同志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穆励同志在看过此篇研究报告后作了重要批示。白立忱同志的批示:“此研究报告很好,可浓缩后报送有关部门参阅。”穆励同志的批示:“这是一份很有质量的课题报告。对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成果和目前面临的形势,以及深化改革的建议,均有很清晰的阐述。将对宏观形势的分析判断与对策性的研究很好结合起来,因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学习和借鉴”。现特将此篇研究报告全文发表,以期对广大读者朋友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浅谈农发行政策性贷款如何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 《新疆财经》2002,(5):46-47
本文分析了2001年度新疆棉花收购和资金供应情况,并分析了新疆棉花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农业发展银行为持续新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棉花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兴远 《上海经济》1994,(6):44-45,64
一、当前棉花流通混乱的表现基于棉花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的战略性物资地位,长期以来国家对棉花流通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其间伴随着棉花生产的波动,棉花流通几度出现混乱局面。进入1994年,由于棉花供需缺口增大等原因,全国一些主要产棉区再次爆发丁"棉花大战"。  相似文献   

16.
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型流通模式,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安徽省部分地区已开始逐步推行"双向流通"连锁经营,但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流通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双向流通"的含义,并构建了"双向流通"连锁经营的阶段性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7.
7月27日,我们召开了农产品公司十堰华西国际农商城项目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这是银丰集团进入农产品流通的又一个项目,也是发展多元化战略的一个成果,更是战略转型的突破口.这些年来,我们由单一的棉花贸易企业,逐步发展成以棉花贸工农为主要发展方向,集棉花收购加工和流通、纺织加工、农产品市场、准金融产业、国际贸易、化纤代理和宾馆旅游等八大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实业集团。我们被誉为棉花产业的“不死鸟”,发展的每一步轨迹,都烙下了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8.
期货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发展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我国期货市场短短十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历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现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98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继续试点、加强监管、依法规范、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整顿后,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最大宗的农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快推出棉花期货,对于我国期货市场和棉花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郝立旺  王巍 《山区经济》2001,(1):52-52,F003
棉花贷款是农发行信贷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汾阳市棉麻公司主营停业,附营占用资金较多,亏损严重,损失较大,严重影响了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封闭运行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新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后,棉花购销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为此,必须正视棉花贷款管理现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和改进对棉花贷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与消费国,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关系到纺织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近20多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棉花生产迅速增长,棉花加工能力大幅提高,棉花流通实现了市场化。棉纺工业持续发展。成为出口创汇的骨干产业。但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工与纺织,而处于产业低端的棉花生产发展还显得极其有限。这其中除了经济、技术条件受限外,棉农组织化程度低就是一个重要原因。棉农的组织化程度低限制了棉农收入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在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背景下,研究棉农合作组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