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临沧市云县爱华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创新机制、搭建平台,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确立了“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城市化为途径、以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内涵”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作为张家港市的本土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张家港农商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中,积极探索信贷业务发展新路,强化信贷管理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一 《农村经济》2006,(5):57-60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构想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是一个调整我国城乡关系从战略构想到战略措施的实践过程。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和实质。因此,从发展战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发展方针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施“多于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发展政策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对农民实行普惠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1+5政策,集中为农民办实事,建立城乡帮促体系,加快郊县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和农民市民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不懈努力,南京城乡二元结构已凸显新特征,呈现新对比,新的形势需要新的对策。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必须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民收入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江苏省各地级市和全国部分省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文章认为,为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必须加快农民的非农转移以及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以工业强街战略为指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和骨干企业,全力推进全街道工业经济跃上新台。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业》2012,(12):10-11
近年来,长兴县紧紧旧绕建设“太湖望县、锦绣长兴”的目标,加快推进“森林长兴”建设。在扩大绿化规模的同时,提升绿化质量.不断优化绿化主体;以乡村绿化创建为抓手。  相似文献   

8.
浦东新区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以村庄改造为切入点,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均衡发展。水清岸绿的小河,白墙黛瓦的农宅,平坦宽畅的沥青道路……走进浦东新区祝桥镇卫民村,清洁优美的村庄新貌令人啧啧称赞。  相似文献   

9.
西部新农村建设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因民经济进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成为政府重要政策。这就有必要研究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新农村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困难和问题,探索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向进行科学抉择,从城乡互动的视角对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执行和体制变革进行系统设计,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绍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县”,瀑入开展全民创新创业活动,大力建设钱清镇等五个新型城镇(中心镇),大力发展现代家庭工业,大力提升农村经济,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丰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指的是要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兼顾现阶段我国城乡不同的特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品的提供,促进城乡的协调互补发展,而不能误解为要推行城乡“同质化”规划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日照市社区建设为例,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照市社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区建设的原则,以及社区建设的建议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浅析我国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包括统筹城乡土地规划、统筹城乡土地市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方面。最后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促进统筹城乡土地协调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统筹城乡土地协调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的城乡侵害加深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城乡发展。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设计,市场作用,使资源,资金,技术在城乡之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并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是本文一再强调的.  相似文献   

15.
2010年,遂昌林业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森林浙江”建设和“建设大森林,发展大林业”为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全面推进林业建设。盘点2010年,遂昌林业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信念-目标-情境-工具”的制度分析框架,探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演进逻辑。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1921-1948年,以救国为目标,塑造农村包围城市的城乡关系;1949-1977年,以兴国为目标,构建农业支持工业的工农关系;1978-2011年,以富国为目标,形成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2012年以来,以强国为目标,进一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及相互融合的工农城乡关系。第二,总体而言,21世纪之前的工农城乡关系主要表现为以经济为重心的发展格局,而21世纪之后的工农城乡关系则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第三,中国工农城乡关系演进的基本经验是:始终坚守信念,在制度目标的设定中坚持长期目标的一致性和目标实现的阶段性,在制度工具的选择上则注重实施策略的互补性与土地制度的中心性。第四,新发展阶段的制度目标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工农城乡关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制度工具选择的起点是破除二元分割,前提是开放村庄,重心是发展县域经济,路径则是深化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7.
城乡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命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先后经过了以乡支城、以城带乡和城乡融合三个主要历史发展阶段,总体呈现出从单向流动到双向循环的发展趋势。以马克思城乡发展设想和中国共产党城乡思想为基础,深刻理解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嬗变逻辑,进而以人民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践履双向循环城乡发展的思路,无疑对新时代建构城乡融合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06,(12):F0004
江苏省太仓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制定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示范引导,以实施现代农业建设等“八大工程”为抓手,量化工作指标,创新工作方法,狠抓措施落实,新农村建设红红火火,城乡变化日新月异。一幅浓墨重彩的新农村建设画卷正在江南水乡的太仓渐渐展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吴江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思路。跳出“三农”发展“三农”,通过实施工业集聚化、农业标准化、村庄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生活市民化、管理民主化,以工带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浓厚现代化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点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目前,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县都在切实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实施政策。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快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