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微企业贷款难是影响其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只有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才能有效的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下面结合阿城地区小微企业融资贷款情况探讨一下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贷款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10.8万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了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的"两个不低于"目标。人民银行、银监会一直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2011年,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突出问题,银监会出台了"银十条"及其补充通知,提出了具体的差异化监管和激励政策,激发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行业资讯     
《中国信用卡》2013,(8):94-96
工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8万亿元(本刊讯)近年来,工商银行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和创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截至2013年6月末,工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直以来,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问题。为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瓶颈障碍,部分小微企业采取通过“个人化”贷款方式获取融资的模式。本文以小微企业贷款“个人化”的主要特征和出现的背景为切入点,剖析小微企业“个人化”贷款产生的风险问题,进而提出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有龙 《甘肃金融》2012,(11):70-70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在对县域小微企业融资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小微企业融资调查情况(一)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呈现良性上升态势。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0.46亿元,同比增长26.95%,高出各项贷款同比增速7.3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18.64%,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2013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34.07亿元,上年同期新增贷款28.31亿元。  相似文献   

7.
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显示,2012年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前三季度增加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前三季度贷款投向呈现的特点之一是小微企业贷款继续快速增长。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人民币企业贷款余额39.53万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8.
融资难、贷款难以及结算难等问题是困扰小微企业的现实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积极结合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推出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选择民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简要概述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内涵及主要特点,指出了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存在问题,重点从准确定位服务群体,健全激励约束制度;建设专业化的队伍;建立高效地审批机制,提升贷款业务效率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14,(10)
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为代表的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融资难、贷款难、结算难"等金融服务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长期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是经济社会多方面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更是衡量其发展潜力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领域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在此过程中总体形势良好,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隐患的出现。本文将以民生银行及其"商贷通"业务为例,分析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问题并提出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10.
岁小可 《会计师》2014,(5X):17-20
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为代表的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融资难、贷款难、结算难"等金融服务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长期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是经济社会多方面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更是衡量其发展潜力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领域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在此过程中总体形势良好,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隐患的出现。本文将以民生银行及其"商贷通"业务为例,分析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问题并提出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5,(2):33-34
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回升1月23日,中国人民银。2014年末,小微企业贷1行发布的《2014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回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0.4%,占比比上年末高1个百分点。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2.13万亿元,同比多增1284亿元,增量占企业贷款增量的41.9%,比上年占比水平低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8万亿元,远超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小微企业仍然面临比较突出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表明,一方面我国与欧美在融资结构、金融体系的特点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我国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为深入了解当前本省小微企业融资情况,本文对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开展了相关调查,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各银行在监管部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考核的压力下,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缺乏抵押担保,而感叹"难贷款";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尤其是民办融资性担保机构由于银行对其担保不够信任,担保准入难,担保倍数低,从而感叹"难担保"。银行、担保机构、企业合作三方都"难",难在何处?症结何在?笔者以赣州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突破口,对银  相似文献   

14.
陆岷峰  陆顺 《银行家》2015,(2):37-41,6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主体已形成共识,但小微企业贷款难、商业银行难贷款仍是两难的现实问题,两者难以耦合的根本原因还是小微企业贷款风控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而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将对这三个主要问题的解决产生颠覆性影响,为彻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当然,要使之完全成为现实,还需要一定外部条件,加快推进金融制度创新、积极开发互联网金融平台、研究新环境下的风险管理等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企业最具活力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小微企业贷款难具体表现入手,继而阐述当前小微企业贷款难成因,最后从企业、银行、政府三方面提出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旋 《金融博览》2020,(1):54-55
小微信贷拐点已至.通过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引导.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第二季度小微信贷数据.小微企业信贷余额35.63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7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比上个季度末高3.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478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电脑》2012,(11):94-94
2012年以来,渤海银行杭州分行深入探索小微企业发展之道,通过搭建"专、快、新"的金融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解决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8月末,该行中小企业授信客户数量超过500户,占公司授信客户90%以上;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0.57亿元,占公司贷款余额47.16%。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3亿元,增速20.9%。  相似文献   

18.
“贷款难”和“贷款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各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和政策,但多数过于行政化,政府的扶持力度与市场需求相距甚远。赣州市政银企合作推出“小微信贷通”,让小微企业“简单、方便、低成本”获得银行融资,实现了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9.
金彤 《中国金融》2012,(21):68-69
2012年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增加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9月份增加6232亿元,同比多增1539亿元。前三个季度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固定资产贷款增速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20.
首贷,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无贷款记录的企业首次获得的贷款,包括民营企业贷款、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据统计,小微企业一旦获得第一次贷款,后续再获得贷款的比例可达76%,获得4次以上贷款的比例是51%。可以说,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之一就是破解“首贷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