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央银行金融统计作为我国的部门统计之一,是国家宏观经济统计体系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初步形成了以货币银行统计为主体,以金融市场统计为辅助和以专项调查统计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金融统计体系.本文拟从加快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统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出发,通过阐述其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探索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金融统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货币金融统计国际标准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金融统计与GDDS、金融统计与经济全球化、金融统计与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不断改革和完善金融统计制度,才能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3.
孙慧 《上海金融》2001,(4):12-13
一、当前我国金融统计的框架 我国目前金融统计体系,适应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供应量的需要,引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货币和银行统计规范,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纳入金融统计的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纳入金融统计的内容,包括货币供应量统计、信贷收支统计、现金收支统计、对外金融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中央银行专项调查统计和资金流量统计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理财市场的迅猛发展,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逐渐显现,特别是对金融统计体系、银行流动性水平及盈利模式、金融稳定及政策调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央银行履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本文从中央银行履职的角度,以理财产品为例,探讨金融创新对金融统计体系及金融业运行的影响,并提出加强监管、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金融统计“全科目上报”体系与GDDS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数据范围与质量问题。为加快我国金融统计与国际接轨,应按照《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加大金融统计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6.
一、跨世纪金融改革的前奏与标志新中国金融业已走过半个世纪历程。到1993年底,我国金融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单一式金融体制、逐步建立起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的比较完整的金融体制。以1993年底《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文摘     
《金融研究》1985,(2):68-73
我国金融改革的中长期设想可以是:1.逐步建立起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若干大银行为骨干,以众多中小银行为基础,以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公司等为辅的金融体系。2.以金融中心组织全国的金融活动应成为改革的一个方向。3.非中央银行的各种金融组织要实现经营企业化,要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央银行则进行宏观控制和调节。4.各种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应逐步从银行信托部过渡到专门的国内信托投资公司办理。在发达地区建立证券交易中心,中央银行应设置统筹管理全国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机构。同时应成立经办具体证券业务的经纪公司。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现行《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修订颁布实施19周年,距首次发布26周年。作为落实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统计职能的部门规章,《管理规定》是国家统计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和实施使开展金融统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规定》的指导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与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相配套的金融统计体系,不仅在服务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保障作用,也成为促进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面向“十四五”,在金融业快速发展、不断开放和金融体系愈发复杂的新形势下,在金融业综合统计全面推进的新征程中,更加需要充分认识《管理规定》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基本要求,并以《管理规定》为抓手,强化金融统计管理,推动金融统计更好服务于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福建金融》2008,(9):4-9
本文从中央银行体制、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回顾总结福建省金融体制改革30年的主要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剖析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有序发展各类金融市场、提升金融市场开放水平、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健全金融协调监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改革目的是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为金融创新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共同目标是促进金融发展。目前,我国银行业仍以发放贷款为主要盈利手段,企业融资仍然依赖于银行贷款。本文研究金融改革、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影响以及信贷行为变化对贯彻实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条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其最终目标是在社会资金供求关系中,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既有国家宏观调控功能,又具有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研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对国民经济运行与金融发展创新发挥的积极作用,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征及效果,指出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条件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张俊文 《时代金融》2013,(17):278-279
我国的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到了新阶段,在面对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改革的内源动力要求我们现行的监管格局对新的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现象做出回应。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已经宣告了中央银行去监管职能改革思潮的失败,作为以"一行  相似文献   

13.
谢平  李成辉 《新金融》1991,(7):15-17
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课题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金融体系的运转能否适应我国商品经济格局巨变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即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内部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为此,本文根据近三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调控体系运转的实际状况,引进调控成本范畴进行实证分析,对下一步的改革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一、对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方案的估价 1994年出台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是要建立三个体系和达到两个“真正”的目的:一是要建立一个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二是要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三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要达到的两个“真正”目的:一是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二是把专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这一方案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相符合,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向市场化方向的改革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首先,在金融体系的职能定位上更具体、更明确。新方案明确要建立三个体系,解决了80年代的改革方案本身就没有明确金融体系中各机构职能的问题,为整个金融改革的推进奠定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前提条件。 其次,确立了90年代中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道路是要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这说明90年代的金融改革是要走市场化的道路,是质的变化。 第三,确立了90年代中国金融组织结构多元化的总原则。组织结构多元化是市场金融运行的基础。各金融机构不分大小,平等并存、友好合作、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由此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反映出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关系到改革的大局,迫切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策。主要是:一、金融体制改革与我国经济模式转换的关系如何处理?金融改革究竟应该滞后、同步、还是超前?此乃金融体制改革的宏观战略选择问题;二、当前改革的三大重点,即资金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和建立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三者的关系如何摆顺?改革的突破口究竟选在哪里?实为改革步骤的战略选择问题;三、中央银行宏观控制目标的选择,从我国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6.
陈志强  邓蓓  刘丹 《金融与市场》2004,(8):44-45,53
现阶段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我国的表现及其危害需要进一步认识;中央银行为履行金融稳定职能要首先建立相应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本文对此提出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十年来金融体制的重大变化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大体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相呼应,即沿着'国家—市场—企业'的方向推进,以建立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体系,开拓资金市场和推进专业银行的企业化为三大重点。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系统。1978年以前,我国只有人民银行一家银行(中国银行对内是人民银行的一个局级机构),既办理银行一般业务。  相似文献   

18.
金融统计是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中央银行重要的基础工作.随着中央银行监管方式的转变,金融统计在为货币政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非现场监管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支持,因此,金融统计是非现场监管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现状人手,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叶天华 《浙江金融》2002,(11):13-14
1997年,中国金融统计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全国金融系统推出并施行"全科目"上报指标体系.实现非现场监管的要求、建立非现场监管统计制度是"全科目"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从统一的数据源入手,准确地测算出各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各项指标,为金融监管提供基础信息."全科目"改革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统计的范围、深化了金融统计的内涵,这是金融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实施至今,几经修改和完善,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足,随着金融监管作为中央银行重中之重地位的确立,直接服务于金融监管的非现场监管统计只有从制度、方法、手段加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为实施动态、持续的有效监管提供扎实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