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了软件企业向风险投资公司传递信号以及风险投资公司接收信号的过程.提出由于产权不明晰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软件企业发出的信号很难成为有效的传递信号,并针对软件业投融资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博弈分析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且风险较大的业务。论文将企业并购行为抽象为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在各博弈方理性行为的前提条件下,利用逆推归纳法分析了并购双方在并购活动中的策略选择及各相关变量对并购活动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财务困境企业债务重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参与企业债务重组各方之间的关系与信息结构角度出发,分析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重组博弈,得出债务重组无效率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博弈过程,指出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最大障碍在于:“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企业经理与国家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分析逆向供应链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运用问题.为此首先分析了基于完全信息假设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在逆向供应链中构成的staclelberg博弈模型.然后,又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制造商为主、回收商为从的信号博弈,分析了信号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推导出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准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最后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寻租问题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租现象在经济活动中是经常出现的,同样,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也并不鲜见.一些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管理者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意地帮助外资低估国有资产价值,人为地压低国有资产成交的价格,寻租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寻租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模型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罗佐县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5,(9):14-17
现行体制下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执行者为各个石油公司的子(分)公司。由于项目的执行者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存在虚报项目评价信息以获取集团公司投资的现象。在项目投资决策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博弈关系。集团公司的决策者和基层企业围绕投资决策形成的均衡一种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支付矩阵的求解为集团公司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10.
11.
This paper examines acquisitions of firms after they have undergon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s). Combining insights from information economics with recent research on geographic distance in various market settings, the analysis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different signals on IPO firms has an impact on the geographic proximity of acquirers. The central proposition we develop and test is that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IPOs—venture capitalist backing, 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 and underpricing of issued shares—convey signals on these firms, which can facilitate acquisitions by more remote acquirers who are more likely to face the risk of adverse selectio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跨境并购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境并购在FDI中比重上升,并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已成为FDI的重要趋势。尽管外资并购可能对国家产业安全带来一些挑战,但也为我国利用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者认为,目前产生的分歧主要是对跨境并购的认识不全面,跨境并购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通过完善的法规和有效的监管予以防范,外资并购机遇大于挑战。目前,中国仍然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跨境并购也是实现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新途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形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股东控制的并购财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下的并购财富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发起的收购行为通常导致并购方及其关联企业的总利润减少,竞争对手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尽管收购活动对并购方而言没有创造价值,但并购事件依然发生。这是因为收购后控制性股东将偏袒他拥有现金流权相对较多的企业。而侵害其他企业小股东利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制定收购监管规则及小股东保护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方大春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8,(7):19-21
农民工追讨被拖欠工资常有两种途径:合法与非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被拖欠的工资虽与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相一致,但非经济性选择。文章从博弈视角来探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要点,并给出相关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和员工间的心理契约与员工的行为选择之间呈现动态的博弈关系。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企业和员工间的心理契约类型对员工行为选择产生的影响,将两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型和关系型两类,把员工的行为选择策略分为合作与不合作两种,得到16种演化稳定策略,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立关系型心理契约的企业应提高员工合作策略下的期望收益和实施弹性工作制度,以确保企业和员工均获得超额收益;建立交易型心理契约的企业在强调任务导向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此外,员工也应注重培养心理契约感知能力,提升全面素质,以应对心理契约破裂风险。 相似文献
17.
论基于企业治理模式转换的职业经理人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经理人的变迁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探索并描述这一规律是企业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资产的专有专用性及企业治理模式的相关分析,可以清晰地得到这样一个规律:职业经理人的变迁是随着人力资本的专有专用性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治理模式的不断演化而进行的。即由基于传统企业及其单边治理模式的“寄生型职业经理人”,到基于现代企业及其共同治理模式的“派生型职业经理人”,再到基于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及其治理模式的“独立主导型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与作用在其升级转换中发生着显著的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CFO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e Officer,CFO)的设立、职责权限的配置等,是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目前国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国内,人们似乎更多地关心中国应遵从国际惯例设立CFO,但对CFO的基本职责、CFO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及如何约束其权限等问题没有做应有的深入分析。本文从分析首席财务官在现代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入手,得出了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CFO的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创造条件实施CFO制度的设想,以期对中国建立CFO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