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与应对反倾销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1年11月23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 使中国在此后15年内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成为问题。尽管目前已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新西兰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相似文献   

2.
不出大多数人事先所料,经过7小时辩论,美国商务部6月3日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定问题举行的听证会无果而终,美方企业、行业协会、工会代表一面倒地反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要想赢得美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中国商品要在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美国市场赢得平等待遇,还需要走过漫长的征程,对方各种势力必然借机向我国索取尽可能高的代价。无疑,我们需要为提前摆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桎梏、为我国出口企业和商品创造  相似文献   

3.
刘厚金 《商业研究》2006,(14):187-189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源于西方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控制经济”的概念,许多WTO成员在其反倾销立法中并无“市场经济国家”的概念或判定标准。中美反倾销条款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是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主要协议性依据。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总量影响微弱,但对个别产业或企业影响极大,增加了反倾销的数量和幅度,成为别国对我国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借口。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将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驾驭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市场经济的五条共性标准,借鉴外国专家的分析,结合我国在反倾销案中的实际,提出了我国是否是市场经济国家不需要别国的承认;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市场经济国家"标准;"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这个问题应谨慎地局限在反倾销诉讼中加以讨论,而不应被放大到整个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层面;在反倾销讨论中,我们不应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市场经济地位"上,而应更多地注意完善我们的出口贸易秩序,协调好国内企业产口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品牌营销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意识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深刻认识新阶段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海关基本建立起了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改革开放相配套、与国际海关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海关管理体制机制.海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在国际海关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与此同时,海关工作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ii)规定,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可比价格时,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第三国价格作为确定倾销的正常价值。同时第15条也做出规定,该歧视性条款将在中国入世15年后废除。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将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然而近年来围绕中国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国内外又掀起了争论。本文在考察中国入世条款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由来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的主要争论,并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反倾销条款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最后针对部分国家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提出中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实际上只是作为贸易救济措施之一的反倾销调查领域的专业性问题,与一国是否实行“市场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使是引发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的导火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也从未确认中国的经济运行体制系“非市场经济”。实际上,“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十分有限,2003年中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  相似文献   

8.
"入世"15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快速提升,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一直成为备受争议的话题。对于2016年底中国是否能够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国和欧美的意见存在分歧。由于市场经济地位是否被承认将深刻影响中国被"反倾销"的成功概率,因此对中国的贸易发展十分重要。欧美等经济体不愿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法律、经济、政治利益等。对此,中国政府应积极应对,加强外交努力,督促欧美等经济体履行WTO义务,同时不断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60年代关贸总协定肯尼迪回合结束后,美国在反倾销中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计算正常价值时,开始采用“替代国”的价格或成本数据,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替代国”做法的国家。中国加入世贸议定书第15条规定了反倾销中三个层次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如何尽快解决"入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2004年中国经济外交热点话题。差不多所有的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纷纷要求外国政府尽快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当前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斗争中,中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相当的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入市”征途的方向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