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田丽 《济南金融》2007,(3):78-79
<正>目前,小额支付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小额支付系统具有普通贷记业务、定期贷记业务、普通借记业务、定期借记业务、信息服务业务、通存通兑业务等13项业务功能,其运行旨在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小额支付系统为社会提供了低成本、大业务量的跨行支付清算服务平台,支持跨行同城、异地借记支付业务和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利用小额支付系统普通借记、定期借记和定期贷记业务功能实现支票通用,公用事业收费,工资、津贴、社保资金跨行代发,是人民银行推动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发  相似文献   

3.
小额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通借记,普通贷记,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实时借记,实时贷记,跨行通存通兑和支票截留等业务。山东省已于2006年4月24日在全省推广上线了小额支付系统,已经开通的业务种类包括普通借记业务,普通贷记业务.定期借记业务,定期贷记业务和通用信息业务五种。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小额支付系统建设规划,2006年12月4日已在山东省全辖上线试点跨行通存通兑业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童牧 《中国信用卡》2008,(22):56-59
通存通兑业务是指个人客户通过代理行,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对本人或他人在开户行开立的人民币个人存款账户办理资金转账、现金存取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该业务于2006年12月4日在山东省上线试点,运行成功后,于2007年11月19日在全国推广。通存通兑业务是继普通借记、普通贷记、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和信息服务等五类基本业务之后基于小额支付系统的又一项新业务。  相似文献   

5.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7):41-41
近日,农业银行37个分行的10304个营业机构已顺利完成小额支付系统推广工作。农行小额支付系统的推广,为普通贷记业务、普通借记业务、定期贷记业务、定期借记业务和支票圈存业务搭建了一个标准的跨行通汇渠道。  相似文献   

6.
浅析小额支付系统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资金运行效率的进一步要求,便捷、高效的资金支付清算方式在现代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人民银行统一组织开发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第二三代支付结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额支付系统,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小额支付系统具有普通贷记业务、定期贷记业务、普通借记业务、定期借记业务、信息服务业务、通存通兑业务等13项业务功能,随着各项功能的陆续开通,将全面实现各家商业银行跨行、跨地域的资金支付清算,揭开了支付结算历史上的新篇章,并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别是个人业务和中间代理业务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各商业银行在面临新的业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对有效客户资源争夺的新的挑战,对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通存通兑业务是指个人客户通过代理行,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对本人或他人在开户行开立的人民币个人存款账户办理资金转账,现金存取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该业务于2006年12月4日在山东省上线试点,运行成功后,于2007年11月19日在全国推广.通存通兑业务是继普通借记、普通贷记、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和信息服务等五类基本业务之后基于小额支付系统的又一项新业务.  相似文献   

8.
<正>定期借、贷记业务依托于小额支付系统,然而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一年多以来,恩施州定期借、贷记业务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定期借记业务的使用率极低。据统计,辖内县(市)支行未开办过一笔定期借记业务,出现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对恩施州定期借、贷记业务的调查,提出推动此项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额支付系统是金融机构跨行支付清算的公共平台,支持多种支付工具的应用,有普通贷记、定期贷记、普通借记、定期借记、通存通兑、支票圈存、支票截留、信息服务等13项业务功能,具有低成本、大业务量和安全高效的特点。而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是指银行客户通过其他银行向本人或他人实时办理资金转账、现金存取和信息查询的业务。  相似文献   

10.
一、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发展缓慢原因 (一)主观原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低.几年来各级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对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进行宣传,但宣传力度不够,客户仍然习惯于大额支付系统的普通贷记业务应用,对小额支付系统的定期借记业务知识了解甚少,使得小额支付系统的应用不够广泛.二是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导致小额支付系统借记业务不受欢迎.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人在金融业务活动中不诚实守信,在正常情况下迟交、漏交、欠缴或者拒不交纳各种公用事业费用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资金运行效率的进一步要求,便捷、高效的资金支付清算方式在现代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人民银行统一组织开发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结算系统-第三代支付结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额支付系统,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小额支付系统具有普通贷记业务、定期贷记业务、普通借记业务、定期借记业务、信息服务业务、通存通兑业务等13项业务功能,随着各项功能的陆续开通,将全面实现各家商业银行跨行、跨地域的资金支付清算,揭开了支付结算历史上的新篇章,并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别是个人业务和中间代理业务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各商业银行在面临新的业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对有效客户资源争夺的新的挑战,对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小额支付系统在山东省推广上线后,首先开通了普通借记、普通贷记、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和通用信息5种基本业务。通过银行办理定期借(贷)记业务收取公用事业等费用,可以有效提高收款入账速度,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节约收费单位收费成本,避免现金风险。但据调查,由于长期以来公用  相似文献   

13.
小额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处理同城、异地纸质凭证可以截留的借记支付业务以及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支付指令及时或批量发送,净额清算资金。《国库资金汇划报解指导原则》实施后,国库通过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的业务主要包括:预算收入借记款项,兑付国债本息借记款项,转划支库借记款项,实时或批量扣划税  相似文献   

14.
小额支付系统的开发运用意在实现跨行通存通兑。该系统采取定时批量发送支付指令、轧差净额清算资金的方式,主要处理跨行同城或异地2万元(含2万元)以下的跨行贷记业务及所有借记业务,包括普通借贷记、定期借贷记、实时借贷记、通存通兑等13个品种的支付业务。  相似文献   

15.
《吉林金融研究》2007,(9):68-73
一、什么是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以下简称“小额支付系统”)是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建设运行的又一重要应用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主要业务子系统和组成部分。它主要处理同城和异地纸凭证截留的借记支付业务和小额贷记支付业务,支付指令批量发送,轧差净额清算资金,旨在为社会提供低成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金融》2006,(10):37-39
小额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公用事业单位定期代收费业务即借记业务是小额支付系统的一项基本业务功能,它可实现跨行缴纳水、电、通讯等费用,不仅加速资金周转,而且达到便民、利民之目的。但是这一新兴业务在黑河市的推广却受到金融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冷遇”,经问卷调查,自4月24日小额支付系统在黑河市运行以来,共办理小额业务约1000余笔,其中竟无一笔借记业务,黑河市对小额定期借记支付业务呈现“零需求”状态。那么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在黑河市缘何“水土不服”?据调查了解,小额定期借记业务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额支付系统是中国支付体系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处理跨行同城、异地纸质凭证截留的借记支付以及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业务。小额支付系统处理的业务种类包括普通借贷记、定期借贷记、实时借贷记、通存通兑等13个品种,可支持汇兑、委托收款、代发工资、实时缴税、实时扣税、通存通兑、公用事业费收缴、支票截留等多种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该系统将保持724小时连续不问断运行,能满足百姓在节假日和夜间支付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11日,依托大额支付系统的开通,国库资金滚动报解在吉林省国库实施。从运行情况看,国库资金贷记业务已经进入了高效、快捷的传输通道,但国库资金借记业务依然停留在行库往来业务处理模式中。为确保小额支付系统的顺利开通,现就当前国库在国库资金汇划报解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小额支付系统开通后可能发生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小额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处理跨行同城、异地纸质凭证截留的借记支付以及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以下简称小额支付业务)。支付指令批量或实时发送,净额清算资金。通过小额支付系统的建设,支撑各种支付工具的应用,为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20.
吴升 《金融会计》2008,(2):19-24
小额支付系统全称为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处理各类借记支付业务以及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下的小额贷记支付业务,业务范畴涵盖日常支付结算业务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