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宇 《活力》2013,(19):111-111
真理和阳光同在,真实与媒体共存。虚假新闻是社会诚信的“杀手”,更是破坏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毒瘤”。只有痛打虚假新闻。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才能塑造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徐惠 《活力》2012,(6):224-22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近几年来,我们却看到了像《金庸去世》、《纸箱馅包子》等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在互联网横空出世,各大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媒体记者不惜制造假新闻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正义的使者像《新闻记者》一直在坚持评选虚假新闻,十年以来.他们在100条虚假新闻的评选上为媒体记者做了榜样,践行了新闻真实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曹新伟 《活力》2014,(6):92-92
一、新闻报导的真实性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这一属性要求我们在新闻报导中必须坚持客观真实,全面严谨的原则,任何虚构、夸大主观臆断,以及片面报导都是违背其客观真实而不能允许的,违背了新闻真实性,首先伤及大众,而后伤及自身。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不真实的新闻在误导群众后,在群众觉醒过来时自然就会对产生这些假新闻的媒体不再信任,久而久之那些曾经的主流媒体,便不再被人关注,那些假新闻较多的媒体,更会变得“令人生厌”。  相似文献   

4.
张敏 《活力》2012,(19):122-122
从事新闻工作十几年,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做编辑,总是在接触新闻稿件,在处理一些稿件时常会发现,有些稿件的新闻事实存在偏差.常言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编辑作为新闻的"把关人",就要练就一双"慧眼",识别虚假新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要真实,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客观、公正,就是用事实说话,自觉考虑新闻的社会影响,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引导人;有立场,就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而不是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真实、客观、公正、有立场,是同准确、鲜明、生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在准确报道事实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通过生动的报道形式赢得最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淑兰 《活力》2011,(1):84-84
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底线”。这条“底线”一旦被冲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会大打折扣。并可能产生强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新闻媒体出现多起虚假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凯歌 《活力》2011,(5):172-172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李志杰 《活力》2005,(5):225-225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已与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作为反映社会真实的新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把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结合起来写的新文种,有人称之为社会经济新闻。尽管这是一种边界不十分清楚、内涵不十分确定的边缘性新闻文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类似于新闻调查和新闻分析,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报道,它是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切入,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而非简单的现象报道。社会经济新闻是以辩证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某种经济现象,或某一经济领域的形势、成就与问题,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成就报道”和“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8.
朱悦 《活力》2014,(16):60-60
尽管人人皆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却不断涌现。虚假失实新闻不仅对媒体自身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公众进行最真实的新闻报道.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在树立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一、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1.会计信息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这里所讲的“利益”,既包括企业利益,也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接连发生虚假会计信息案件,许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被牵扯到经济案件中,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这些案件的发生严重损坏了注册会计师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上述案件产生的原因既有注册会计师受利益驱使与上市公司同流合污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上市公司利用虚假手段欺骗注册会计师的情况。在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时,如何执行审计程序及执行到什么程度才能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呢?由于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生产及获利能力的重要生产要素,所以本文仅从如何加强对资产的审…  相似文献   

11.
郑彦玲 《活力》2011,(12):221-221
新闻写作,是一种真实、及时地反映现实社会变动,传播新闻信息的写作活动,有着鲜明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严格的真实性,强烈的现实性,“真”、“快”是它的基本价值。当今中国,新闻的传播频率越来高,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假新闻屡屡发生,屡禁不止,这...  相似文献   

12.
郭丹 《活力》2014,(1):31-3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的传达对新闻来讲绝对是致命的伤害。新闻错误信息的传达对受众、对社会所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可怕的,甚至是无法控制的。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度呢?它是指某一新闻事件从发生背景到发生过程及产生的结果经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写作、编辑,最终通过发布后在受众那里得到的认识、理解和反馈与新闻事实本身的比照接近程度。  相似文献   

13.
白雪松 《活力》2011,(8):160-160
2007年,国内媒体爆出了两则轰动一时的假新闻:一是“纸馅包子”事件:二是“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尽管二者在消息来源、传播渠道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但是透过它们背后的新闻形成理念,我们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胡迪 《活力》2011,(12):246-246
当前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是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次教育活动的宗旨是教育我们充分认识虚假新闻报道的危害.充分认识到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这次专项教育活动,切实使虚假新闻报道增多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使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使新闻媒体内部管理机制得到进~步完善.使新闻工作者队伍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虚假性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圆 《审计月刊》2009,(8):47-47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会计实务中.虚假会计信息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虚假,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虚假.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沈德新 《活力》2011,(13):55-55
新闻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所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新闻一旦偏离真实的生命轨道,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危害不可估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我们更应清醒的看到,虚假新闻是新闻事业的“毒瘤”。它不仅侵蚀新闻事业的健康肌体.更侵蚀着文明社会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彬 《活力》2013,(5):58-5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不仅要求新闻反映的具体事实准确无误,同时要求从总体上、本质上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但近年来,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挑战,一些虚假新闻、失实新闻和失实情节,也竟然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新闻版面,造成这些虚假新闻、失实新闻和失实情节的原因是如何产生的呢?又如何避免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需求与日俱增,各类矿产价格也不断攀升。近年来,从事矿产行业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也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他们采取“麻雀战”、“游击战”、“放眼线”、  相似文献   

19.
张开颜 《财会通讯》2010,(12):131-133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会计已成为经济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计已经成为委托代理关系的中介。但由于会计受雇于企业管理当局,再加上改革中政策不配套,导致会计实际上在各种压力和利益驱使下,背离会计制度的要求而提供虚假信息,虚假会计信息充斥市场。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外国经验,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委托代理制度下所派生的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而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为此应努力打造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