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全国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我国政府财政责任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经历了由完全责任——缓慢增长——日益加大的转变。从1998年开始,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财政补贴高速增长,在城镇化、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政府将更加倚重财政补贴来缓解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可持续风险。政府财政规模在近期内或较长时间内仍将会快速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财政补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一定要保持其适度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建国初,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以来,长期实行现收现付的统筹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具有里程碑价值。傲实个人账户、加强个人账户管理是增强民众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信心的重要步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许浩  孟繁峰 《经济论坛》2005,(22):101-103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快的今天,改革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人口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是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两个主要的人口因素.迄今为止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统一政策强制实施的为保障退休职i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它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对立,是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主要面临的几个问题 1.关于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和完善,《决定》也指出要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划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及个人的责任。但在现实中,仍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正一、农民工养老保险转接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起步较晚,进度较缓。虽然相继出台了许多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障碍,实际实施效果并不理想。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亿人被纳入该制度的覆盖范围。现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特点,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行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缴费基数作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的基础,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对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健康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各地普遍存在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实的现象,因此治理缴费基数不实现象十分紧迫。因此本文提出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实现象的治理方法,并提出适度降低用人单位缴费费率、规范工资的组成项目、加强对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制度的可转移性,降低制度的管理成本,是提高养老保险运营效率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比较中外养老保险的运营效率出发,探讨了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简化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制度运营效率的构想,并对构想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提醒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简化制度设计,提高养老保险的运营效率,切实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1.
王殊 《时代经贸》2011,(20):224-225
如何实现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问题之一。文章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本质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经济纵横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都取得了重要进展。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绩显著。截止1995年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用实行省级统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  相似文献   

13.
王强 《经济论坛》2006,(7):116-118
一、企业年金概述企业年金源自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在实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企业年金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实行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又称为“企业退休金计划”或“职业养老金计划”,并且成为所在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共同构成了我国正在完善的城…  相似文献   

14.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在国家统一制订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履行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义务之后,专门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附加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第二层次,是企业对国家为企业职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和完善。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有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企业缴费率高达20%。企业缴费率过高既有制度设计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过高的企业缴费率在宏观上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微观上不利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制度上破坏了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为有效降低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企业缴费率,同时增加居民收入,关键要由财政承担降低部分的缴费责任,多渠道筹措养老保险基金,并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及养老金调整机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现行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的遗属待遇目前仍然呈现出全国性规定老旧,各地规定不一、标准各异、待遇差别巨大等特点。建立更合理、更公平的劳动者非因工死亡遗属津贴制度,使非因公死亡的遗属待遇具有福利性质在我国具有现实的施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历年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并构建计量模型,就2014年至2040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适度支出水平和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支出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体实际支出水平低于适度支出水平,但由于在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支出水平很高,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支出水平较为适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支出水平极低。鉴于当前我国针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且不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待遇标准差异较大,文章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模式为基础就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利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国家与企业按照现收现付模式筹资。1991年6月国务院明确提出“逐步建立起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5年3月又提出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1997年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定: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的部分基金积累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郭晋晖 《商周刊》2014,(6):29-29
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手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很难走过2022年。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监督委员会副主任,陈清华今年特别关注养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社会保障所取得的成就之一是推进了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己经济能力,自愿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