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内控机制不健全。现行内控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内控制度分散,没有一个统一的内控制度。目前,人民银行的内控制度分散于复核监督、对账和事后监督等诸多制度之中,这样就不利于会计人员对内控制度的全面掌握。第二,现行内控制度主要侧重于会计事后控制,忽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这样形成的风险就难以得到及时的防范和化解。第三,内控制度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原有的内控制度已经  相似文献   

2.
在营业网点配备营业经理是完善工商银行内控体系,加强事前、事中控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营业经理处于业务的第一线,赋有营业网点内部管理、业务审查、授权和检查监督等重要职责,对防范操作风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经济案件说明营业经理履职是内控管理的基础中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本文对商业银行健全内控机制的原则、内容、措施及方法进行了思考,以寻求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三横三纵”财政监督体系是指以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监督部门为主体,以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为主线,建立事前参与、事中监控与事后专项检查和绩效监督机制,构建起纵横交错、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布局科学的财政监督体制和系统。其体系由监督要素、监督运行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三部分组成。其中,财政监督要素包括财政监督主体、财政监督客体和财政监督过程。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见表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加快上市步伐的过程中,对内部控制工作(以下简称内控)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工商银行颁布的《工商银行内控工作指引》中指出:“内控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制度体系,组织推动机构内部操作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重点控制操作风险,确保操作的合规性。”显然,与银行传统的稽核、事后监督工作相比,内控工作更强调事前风险规避、事中风险控制,以及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事后稽核。  相似文献   

6.
根据商业银行事中监督的要求和特征,可以将事中监督理解淹在商业银行业务运行过程中,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为基础,以降低业务运行风险为目标,按照有关业务流程,以授权管理为核心,规范作业行为和管理行为,分类别、分层次对作业层和管理层实施必要的现场监控,其控制过程就是事中监督。基于此,事中监督就成为一个覆盖整个管理层面的过程控制概念。从作业层面来看,事中监督是在营业网点由区别于柜员的专兼职稽核人员采取实时监控,业务授权和复核的形式,对网点办理的特殊业务和前台操作风险点进行实时稽核等等。其监督重点主要体现在前台业务操作流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包括当班人员的岗位设置与安排,密码及印章管理、账户开立,现金和重要单证管理,挂失冻结和错账冲正等特殊业务的风险控制等。从管理层面来看,事中监督主要是由上级行授权的有关人员对管理层实施授权经营的情况进行督察。其实施的重点是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由于决策失误或者超授权经营形成运行风险等等。在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行过程中,实施事中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首先,事中监督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和步骤。相对于事前监督而言,事中监督是事前监督的延伸,补充和具体化,是即时的监督和现场监督;相对于事后监督而言,事中监督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极大地弥补事后监督的不足。其次,实施事中监督有利于将风险量化到具体可控的环节和部位,有利于细化事前监督内容,可以为较好地实施事后监督奠定基础,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顺利开展和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内控机制作为一种监督约束机制,是为防范业务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以及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业务进行风险控制和相互制约的方法和程序,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管理机制。近年来,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在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作为当前正处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农信社,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以及农信社作为独立小法人机构对业务风险化解与内控制度制订、制约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内部控制的相对弱化.  相似文献   

9.
会计核算业务存在的监督缺陷一是偏重事后监督,对事前事中监督重视不够。无论是管理,还是操作,对监督的普遍认同就是事后监督,对事前防范、事中控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先办后批、授权审批不严密,登记簿遗漏事项,内容不完整,口令共享、管理使用不规范,违规替岗,操作"一手清"等现象屡查屡犯。  相似文献   

10.
《金融会计》2006,(10):14-16
会计核算质量是会计核算过程所具备的符合国家和上级行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是为达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会计核算事前制度控制、事中业务操作控制和事后业务监督与审计控制。会计核算质量控制体系是为实施会计核算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该体系包括质量控制纲要、质量控制办法、质量控制标准、质量评价办法和质量评价实施细则,使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有目标要求、有制度控制、有标准参照、有检查办法、有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金融“脱媒”趋势加剧,客户需求多元化、个性化日趋突出,使得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面临的风险点多面广,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为主线的柜面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对缓释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发挥了积极的防控作用,但是,从国内银行业柜面业务领域案件频发的现状来看,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案件防控压力形势不容乐观。在柜面业务内控体系层层设防的清形下,社会不法分子仍然能够频频得手,这说明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还未能得以完全有效控制,现有的内控手段因尚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而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一、事后监督面临的风险(一)人员道德风险。一是在集中核算模式下,部分网点及其人员认为日常业务没有风险,只要事后监督把关即可,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事前事中审核责任。二是部分监督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人认为事后监督只是对日常业务证账表在面上的审核规范,不愿深入监督,  相似文献   

13.
贺荣猛 《财政监督》2007,(12):51-51
财政监督中的事前监督、事后监督机制逐渐完善,机构基本健全,随之事中监督诞生了,并逐渐趋向科学合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履行了财政的事中监督职责、职能,它正处于财政监督工作的中间环节,也是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与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尽快实现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运行、实现商业银行既定的目标和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腾毅 《中国外资》2012,(21):182+184
财务稽核作为企业财务内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立完善与有效的财务稽核制度,配备专业财务稽核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与方法,规范和理顺业务流程,运用科学的信息系统和管控手段,能充分发挥其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职能,达到规范理财行为、提高财务执行力、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与机制,是贯穿、渗透于各项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制度中的有机控制的系统工程。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试提出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十大重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民银行国库系统多次发生经济案件,尤其是县市支行国库部门更是人民银行系统的案件高发区域。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监督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位一体国库业务监督模式,发挥事后监督部门最后防线作用,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农行镇宁支行牢固树立“业务经营无功就是过,基础工作无过就是功”的理念,把“强化会计监管职能,筑牢内控管理基础,防范各类案件发生”作为今年内控管理的重要目标。从注重会计监管人员的选拔、培养和任用,严把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入手,构筑会计内控风险“防火墙”,使今年前4个月各类检查发现问题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实现全行内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逐渐推广及应用水平的不断深化,企业会计信息的取得、会计业务的处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监督也由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主逐渐向业务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全过程覆盖。下面笔者就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国库内控机制其实质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本文从内控制度建设、评价原则、规范的内容等方面对基层央行国库内控机制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