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发展得非常迅速,受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青睐。对于商家而言,如何提高顾客的购买意向关系到商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时间压力、信任、参照群体和限购是影响网络团购顾客购买意向的关键因素。对这四个因素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团购研究领域的深化,更有利于商家采取有效的实施来提高顾客的"购买欲"。  相似文献   

2.
何云春 《价值工程》2015,(17):63-67
本文基于TAM模型,引入感知风险和感知信任两个中间变量构建概念模型并形成研究假设,通过网络实地调研获取原始问卷的基础上,运用SPSS21.0和AMOS21.0分析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团购网站形象因素、团购商家因素、团购产品因素以及参照群体因素对网络团购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及程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中国团购网站蜂拥而起.以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充当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的网络团购商业模式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从网络团购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国内网络团购的发展现状,文章最后对网络团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析两种团购模式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梦婷 《财会月刊》2013,(2):117-117
一、团购的定义及分类团购,是指团体向商家进行采购,多个消费者联合起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通过集体购买数量上的优势,获得商品价格上的优惠。团购又分为实物团购和电子券团购。实物团购,即消费者以团购的方式购买实物。这种模式类似于B2C电子商务模式。顾客点击付款购买商品,通过网络第三方(如支付宝)支付平台支付货款给团购网站,待确认收到货物后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支付给商家,团购网站根据订单和商户提供的发货依据进行资金结算,从商品的货款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收入。  相似文献   

5.
张倩 《价值工程》2014,33(33):196-198
网络团购以价格低廉、简捷方便等显著优势吸引中国消费者。网络团购的特点、网络团购吸引消费者的原因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相应的策略可以提高消费者网络团购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谁为团购秒杀产品保真?
  近年来,“乌龙”团购频现备受社会关注。未经合作商家许可,团购网站上线相关产品,消费者购买后无法兑现,让消费者被“耍”一场。记者调查发现,在各类团购商品网页上,没有合作商家为团购产品“验明正身”,仅靠团购网站的“吆喝”,为虚假团购的生存提供了温床。更让人气愤的是,网络上有很多假团购网站,甚至被百度推广放在置顶位,以网站口吻介绍和某些商家做了超值活动,常常以超低价上架产品吸引消费者,消费者成功付款后,假网站溜之大吉。业内人士认为,团购活动中,合作商家也应该发挥主人翁意识,才能有效打击虚假团购。  相似文献   

7.
《山东企业管理》2010,(12):68-68
当前网络团购的模式下,交易要求消费者提供各种私人信息如姓名、银号账号和手机号码等隐私泄露风险。与传统B2C交易相比,团购消费者多了一个新的博弈对象团购商家,消费者需要在实现消费过程中与团购商家打交道,这个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服务缩水、预约不顺、隐性消费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团购市场中已普遍存在,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广州某寿司餐厅为例,经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得消费者对于该类商品的消费期望,识别影响消费者选择餐饮团购的关键因素,再根据区分需求定价法对团购定价进行建模计算,以期对商家网络团购定价决策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罗少芳 《民营科技》2014,(12):259-260
网络团购风靡全国,经营者得以扩张市场,推广产品,减少库存;消费者可以更低价格购买到商品及服务,团购网站得以生存带动就业。但关于团购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经营者、组织者、消费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扰。讨论了网络团购的法律主体、内容、主要问题及监管方式,最后从网络团购立法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合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网络团购带来的不仅是让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消费行为,也不仅是让商家省钱获利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更是一场富有创新意义的消费革命。在目前尚未成熟的电子商务市场中,网络团购在商家、消费者、网站本身方面具有的商业价值是其能够迅速风靡市场的原因,但是在信任危机、同质化竞争、后续发展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也为其发展前景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近2年来,网络团购在中国快速发展,尽管其快速发展在行为规范的约束、及消费者利益的保障上等诸多方面还存有不足,但其独有的内涵和商业模式‐"集体采购",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拓宽了商家的经营渠道,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商业价值。只要社会各界能从各方面入手,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法律监管,团购网站也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并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的网络团购前景必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2.
龚艳萍  吴金典 《价值工程》2011,30(18):144-144
网络团购是网络市场的新兴产物,而消费者归属感的形成可促使消费者产生习惯性的消费行为,要想长期维持网络团购,必须促使消费者对网络团购形成归属感。本文阐述了网络团购及归属感的内涵,分析了网络团购中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网络团购中消费者归属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团购网站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哨 《价值工程》2011,30(2):156-156
网络团购正成为消费者经常采用的消费模式,本文首先定义了第三方团购网站,然后分析了团购网站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的好处,最后提出了第三方团购网站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团购中,时常出现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猫腻。曾在某团购网站工作人员透露:"对于一件团购商品,购买人数显示的数字越高,网民就会觉得越靠谱,只要商家提出申请,团购网站一般都可以加一些虚数,用来刺激消费者购买。有时候参团人数只有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以来网络团购承载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巨大梦想,起发展势头势如破竹,随着经济背景的不断强大、网络团购日益兴起,我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入网络团购这一平台中。由于网络团购的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成千上万的团购网站应运而生,表象上呈现出一副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目前我国网络团购保护机制并不完善,伴随着消费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权益问题,所以本文从网络团购的概念着手,进一步分析网络团购消费者存在的潜在权益伤害,最后提出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网络团购的发展,消费者网络团购信任成为其应用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团购消费者信任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影响消费者网络团购信任的因素可归纳为:消费者自身、网络卖家、团购网站和商品四个方面。同时对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希望对国内网络团购信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物美价廉的追捧,网络团购应运而生,即有着相同购买意愿而互不相识的购买者通过团购网络平台向商家一次购买大量商品的购买行为。据"领团网"《2012年度全国团购网站普查数据公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诞生团购网站6 177家,且2012年度全国团购交易额高达348.85亿元,较2011年增长61%。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再购买行为是网络商家的利润保障,而研究网络再购买意向可以很好的帮助预测网络再购买行为。文章综合了以往对网络再购买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网络再购买意向是网络购买意向、网络购物经验和感知转换成本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在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再购买意向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9.
莫雨澈 《价值工程》2015,(4):163-164
大学生消费群体是网络团购消费的主力军,研究大学生消费者团购决策过程对网络营销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恩格尔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五阶段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大学生消费者团购决策过程中的需求阶段、搜寻信息阶段、方案评价阶段、购买决策阶段和购买后阶段进行了研究,以期对企业发展团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昀凡  周子凡  张昕 《价值工程》2014,(26):180-182
近年来餐饮类团购在都市十分盛行,但一次团购过后,商家却难以留住消费者。针对商家如何留住消费者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的方式收集了关于团购前、中、后的一手和二手数据,分析描述了团购用户对于餐饮价格、餐饮种类、服务质量等因素的敏感程度,其结论与商家现状基本吻合。最终,文章针对长期客流量的转化提出可行措施,如团购用户优惠办理储蓄卡、享受额外服务等等,从而力求从根本上使服务价格与消费者的期望价格相一致,达成餐厅服务库存和用餐人数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