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在“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显著增加,并且其波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汇改前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不同.在汇改前,VIX、房价、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性有显著影响,而在汇改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及其一阶滞后变量、外汇储备增长率和贸易顺差增长率是显著影响汇率波动性的因素.这与2015年8月以来离岸市场的“补偿性贬值预期压力”的惯性相关,也与储备下滑带来的进一步贬值预期和进出口贸易因素有关.因此,短期内稳定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和防止外汇储备进一步下滑,将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稳汇率和稳储备之间的“两难选择”.在政策选择上,央行适度调控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降低做空人民币的筹码,是防止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有效手段.而在在岸市场,加强资本管制,防止资本外逃带来的汇率冲击则是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08,(9):41-41
汇改三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达20%。如今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势头正在被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所取代。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小幅贬值,但对欧元出现大幅升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逐日走弱,回到6.84关口,共贬值116个基点。同时,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继9月2日破"10"之后,继续走强,5个交易日共升值2400个基点,至此,汇改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共升值达2.27%,上周5个交易日里升值更是达到2.4%,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19日,央行为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推出第二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本文旨在研究第二次汇改后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本文为探究时间序列长度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使用R软件选择出一个较为适用的模型即ARIMA模型,使用2010年6月19日至2011年7月19日的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进行拟合,并对未来半月汇率进行预测。同时,为对比长短与样本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又使用2011年1月1日至7月19日的交易日汇率数据进行预测。对比发现两中ARIMA模型对汇率预测均有效,而短样本预测精度较长样本更优。据进行预测。对比发现两中ARIMA模型对汇率预测均有效,而短样本预测精度较长样本更优。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于今年5月15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这是自去年7月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在过去的近10个月里,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升幅已经超过3.36%,这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关切。对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8.11汇改"是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本文使用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日高频数据,通过尝试性建模,选定最优模型EGARCH(1,1)模型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短期预测及实证分析,并分析了汇率收益率波动的特征,发现样本汇率波动具有聚集性和杠杆效应.并结合中国经济现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给出建议,政府应密切观察市场的真实变化,以采取适当措施应对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内容:1·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使得人民币汇率在8年未动之后,对美元小幅上调了2%,这个汇率升值的幅度大大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5%~10%)。因此,从汇改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看,属于微调。自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总体处于上扬态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一直在1美元对人民币8·10元上下浮动,但总体呈现上浮趋势。到2006年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一篮子货币政策,从而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2%,拉开了新一轮的人民币升值的序幕.截至2007年7月7日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00:761.35,累计升值8.6%.图1是汇改以来我国人民币中间价汇率走势图.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GDP高速而稳健地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币在汇率市场上的地位随之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世界汇率市场的一个大致趋势.2016年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从年初的人民币汇率急贬,到岁末的“在岸人民币汇率破7”的乌龙传闻搅动市场神经,人民币汇率在2016年的走势可谓跌宕起伏,汇率也成为2016年人们最关心的财经话题之一.继2014年和2015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贬值,2016年全年人民币中间价贬值近6.83%.截止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12月30日报6.9370.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挫4434个基点.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人民币的汇率也经历了三次大的波动,每次引起的原因都不一样.因此,以2016年人民币为例来研究汇率变动因素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国际收支差额、利率水平、通货膨胀水平、财政货币政策和政府干预这五个因素对汇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2016这一年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分析,可以从实际层面剖析了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汇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凌晨1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再是近期来,人民币面临着贬值压力.据国家外汇局数据,10月份以来的7个交易日,有5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贬值,其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报价最低曾跌破6.7,创近6年来新低.现阶段,更是特朗普当选后,美元大幅度升值而人民币的汇率下降,甚至突破6.8,这样的汇率浮动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年来,我国的汇率改革一直在努力适应经济生活的变化,逐步形成的汇率市场化机制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新的挑战和改革弊端,本课题将探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好处和坏处.  相似文献   

10.
陈金莉 《当代经济》2017,(22):24-26
本文通过选取2016年1月4日到2017年2月24日的美元、欧元、港币三种外币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建立GARCH类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英国脱欧、美国总统换届等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肥尾特征、波动群集性、非对称性,同时双向波动加大,人民币汇率承受贬值压力.未来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不断利好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将逐渐趋稳.  相似文献   

11.
一、人民币升值对浙江造船业的影响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收于6.9920。尽管次日有所回调,收于7.0012,但这已经给人们一个强烈信号:今年人民币汇率将进入“6时代”。相对于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的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目前已累计升值约15.5%,而且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呈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这是继200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日波动幅度的再度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的自我调整机制将使得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活动不至于明显偏离均衡水平。人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2015年汇改后的剧烈波动更是引起金融市场的震荡,众多专家学者或者是金融人士纷纷从各种角度对未来做出自己的预期.本文试从黄金作为货币平价的参照,结合多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变动范围为预测条件,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10,(3):61-61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8266元,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5.82%。分析表明,今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小。  相似文献   

15.
使用2005年7月21目前后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实证考察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我国国内股价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存在协整关系;汇改前不存在因果关系,汇改后存在人民币汇率到上证综指的单向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是上证综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经济》2014,(5):56-59
正人民币汇改从2005年至今已近9年,小幅的单边升值几乎成为主基调。然而在今年2月末到3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空间明显加大,甚至出现罕见的大幅贬值情况,央行4月上旬将人民币兑美元日间波幅从围绕中间价从1%扩大到2%,意味着持续数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告一段落,双向浮动阶段已然来临。央行汇改新思路日渐清晰。  相似文献   

17.
应用GARCH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上证综指波动的关系。研究表明,汇改后GARCH(1,1)模型是适用的,它反映上证综指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率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同时,上证综指变动率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率之间存在双向线性因果关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更多引导上证综指的变动。  相似文献   

18.
在贸易引力模型下引入汇率波动性因素对中美、中日贸易总量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贸易引力模型的成立,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显著抑制中美贸易总量;人民币兑日元汇率波动对中日贸易总量无显著影响。考虑到中日间贸易较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因此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日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引入中日贸易框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日元对美元汇率波动均显著地抑制中日贸易总量。结论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波动给交易主体带来经济风险,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应注重维持汇率的稳定以促进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2):F0003-F0003
已经习惯了“步步高升”的人民币汇率近期再度成为新闻热点,原因却是贬值。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期交易市场已连续4个交易日出现跌停,在人民币6年多的汇改史上绝无仅有。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预测及方法选择——基于ARIMA与GARCH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影响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正确分析与预测汇价及其波动对各经济主体金融政策与投融资决策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ARIMA和GARCH模型对人民币美元汇率建模,并对其预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预测中,GARCH模型预测相对ARIMA模型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