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开放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为筹措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资金而发行并偿还的债券。由于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小、收益较高、安全性仅次于有“金边债券”之称的国债,因此,国际上称为“银边债券”。在发达国家,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发展地方经济和地方公益事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焕聪 《特区经济》2011,(4):267-268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制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总结国外有关有益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背景,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主体制度设计提出了构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国应采取两步走战略,分别围绕主体范围、主体资格等方面,通过修改《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定《地方政府债券法》,逐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3.
安子坚  卢琳 《辽宁经济》2000,(11):45-45
美国各级政府部门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通常来自公共债务。他们可直接从银行贷款,也可通过发行地方债券——市政债券的方式融资。市政债券就是指由各州、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关或特别行政区等行政部门发行的债券。在美国众多的金融工具中,市政债券是一种主要的融资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市政债券的利息收入免征联邦所得税。为了取得免税债券资格,债券的发行必须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对这些政府发债者来说,组织一次债券发行既费时又费力,所以,大多数地方政府募集资金都愿找投资银行来协助。  市政债券通常可分为两大类:普通责…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隐性、或有债务数额庞大,引起了社会和中央的高度关注.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发行地方债券来解决。本文论述了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探讨了地方公债发行的原则和相关机制建立等向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财政部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经历多年的探讨与论证.终于有望付诸实施。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地方政府债券可以成为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有益补充,并为有巨大资金需求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黄智正 《发展》2003,(9):58-59
地方政府债券,又称地方债、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为提供地方性公共用品而筹措建设资金的一种融资形式。地方政府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入债券两大类型。前者以税收权与税收收入为担保,而后者则主要依靠债务资金项目的收益来支付债务本息。地方政府债券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债务管理方式,而在国内尚属空白。我国地方政府发债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意义。首先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有利于维持适当支出规模,推动经济增长。其次,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有利于落实地方政府应有财权,加强地方财政职能。并且,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资金的…  相似文献   

7.
周自军 《中国经贸》2014,(20):131-133
近年来,各种广义上的市政债券,已通过企业债、“打捆贷款”、集合信托投资产品乃至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出台。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广义市政债券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务院2009年年初决定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仅仅时隔半年,2010年6月18日,我国再次批准以中央打包的方式发行总额为438亿元的债务。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本文依托2011年四省市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背景,引入科学合理的结果评估,可以为地方债券发行风险管理提供战略引导与改进方向,有利于提高发债风险管理质量和效能,有利于逐步建立管理规范、运行高效、风险可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从我国当前的地方政府债券监督机制来看,主要的监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披露机制、信用评级制度、审计问责机制等。在分析了地方债监督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探讨各种技术监督手段对监督效果的影响,发现审计问责机制的有效性最强,信息披露机制和信用评级次之。依照监督手段的有效性对地方债券发行监督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纾困地方债     
如今后可完成10万亿存量债务的置换,则每年地方政府利息负担有望减少3000亿元4月7日,财政部发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被市场解读为财政部缓释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举措。《办法》要求,7年和10年期债券的合计发行规模不得超过专项债券全年发行规模的50%。同时要求,专项债券由各地按照市场化原则自发自还,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发行和偿还的主体均为地方政府。发行利率采用承销、招标等方式确定。各地采用招标方式发行专项债券时,应制定招标规则,明确招标方式和中标原  相似文献   

10.
2009年2月1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的汇报,由此揭开了地方政府债券或将开闸的序幕。该报告还须经过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而按照惯例,立法机关对政府提交的预算草案一般又不会作大的修改。如没什么意外,在2009年的“两会”过后,市场义可以见到久违了13年的地方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11.
政策解读     
财政部规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继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管理办法出台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管理办法靴子落地。4月7日,财政部官网发布了签署日期为4月2日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对今年财政预算下的100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用途、偿债来源、承销发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此次《暂行办法》的下发,较受市场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债券期限方面。一般债  相似文献   

12.
李楠  韩娇 《辽宁经济》2004,(4):15-15
地方政府公债是地方政府筹措地方建设资金的一种手段,也是公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债券市场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司空见惯的事,如美国的州和日本的府甚至县都能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建设资金成为客观需要,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条件。特别是现在全国掀起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浪潮,允许东北地方政府优先发行地方公债,不仅有必要而且具备了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日前,财政部发布《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上海、北京、浙江等10个地方获准试点自发自还政府债券。专家认为,10地试点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券,对于建立合理的举债机制,逐步化解地方债危机,  相似文献   

14.
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运用宪政经济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开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权利的先决条件进行了论述。结合目前中国实际,文章认为目前开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并建议下一步推进政府债券的关键在于可行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券。适度的政府债务,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政府提高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的债务一旦达到或者超过一个极限,就会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债务风险,并破坏地方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造成的长远风险应保持足够的警觉。  相似文献   

16.
本地·经济     
《首都经济》2011,(7):11-12
本市2011年安排地方债券54亿元 日前,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本市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安排时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代理发行的2011年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54亿元。据介绍,这批债券分三年和五年期限两种,分别为27亿元。债券由财政部直接向金融机构发行。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债券又名市政债券(美国)或地方债券(日本)或地方当局债券(英国),是由地方政府为筹措学校、道路和其他大项目的开支而发行的长期债务工具。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地方政府债券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早于美国的税收,地方政府债券发展相当成熟,在美国城市建设筹资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有其特殊性,需做出说明。首先,我国《预算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债券运用面临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债券是指地方政府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来满足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是政府公债体系中的一种。地方债券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责任债券,以地方政府的资信和税收为基础;一类是收益性债券,指地方政府授权代理机构发行,通过所建项目自身收益来偿还债务,地方政府不直接承担偿还义务。 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基本认同地方债券在我国的运用已经有一定的环境基础,将要提交讨论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发行地方公债的经验分析,阐述了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则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发行地方债券需防范“两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增强地方投资能力,实现地方财政与给中央投资项目的同步配套,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确有必要。但是,如何在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的最大效益的同时,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把好事办好,是我们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我看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需防范地方政府的“偿还风险”和“政绩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