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业板与中小企业 十年前,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在九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被业内认为是第一次正式提出开设创业板。随后国务院要求中国证监会提出研究意见。直到2008年3月5日,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建立创业板市场”,关注创业板的人们心才定了下来。  相似文献   

2.
拓展新三板市场与推动转板取代国际板,成为全国"两会"期间围绕证券市场最热的话题.拓展新三板市场好处多多,可以促进中国创新经济,可以为民营企业融资,可以让中国的证券市场尝试注册制.是的,在创业板仍然没有退市机制、创业板与中小板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人们又一次将改革的热切目光投向了新三板市场,希望新三板成为名符其实的市场化的创业板.  相似文献   

3.
陈晶京  于维同 《价值工程》2011,30(20):292-293
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开板,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更意味着证券市场成为创新经济"新动力"。本文首先对创业板进行概述,然后围绕上市公司经营中董事、高管辞职引出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为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董事辞职行为法律规制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蔺汉杰 《会计之友》2012,(26):70-72
2012年,创业板新退市制度终于在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千呼万唤"中闪亮登场。毋庸置疑,新退市制度优化了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加快了上市企业的"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但为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刚出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文章简要介绍新退市制度,从保护投资者权益角度对创业板新退市制度展开了思考,在借鉴国外退市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退市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创业板市场逐步完善和走向成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侯勇 《价值工程》2012,31(7):95-96
创业板市场的运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它的推出有效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创业板市场伴随而来的高风险引起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与股权规模负相关,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投资收益和现金流量不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已有近一年,在这期间创业板股票股价跌宕起伏,充分认识并合理评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对创业板市场风险因素的分析是寻求有效的监管措施,确保创业板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分析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9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连续召开4次会议,审核通过了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的首发申请。9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首批创业板公司上市公告,特锐德等10家创业板公司于25日网上申购。从1998年官方最早提出创业板的设想,到今天已过去11年的时光,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终于破茧而出。创业板的推出,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盛事,更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8.
李铭 《经济界》2001,(6):63-64
两年来,无论是管理层、学术界、中小企业,还是广大投资者,都对创业板市场的推出表示极大关注。有关的全国性研讨会开了不下几十次,准备争取到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已超过3000家。有关创业板的舆论炒作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今,对于中国创业板各方面人士仍然只能在等待中度过。 一、争论中期盼创业板 尽管对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已基本形成共识:从实体经济角度看,新经济需要配套的金融支持体系;从虚拟经济角度看,创业板有利于解决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制度创新角度看,创业板将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9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连续召开4次会议,审核通过了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的首发申请。9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首批创业板公司上市公告,特锐德等10家创业板公司于25日网上申购。从1998年官方最早提出创业板的设想,到今天已过去11年的时光,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终于破茧而出。创业板的推出,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盛事,更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创业板市场存在的投资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减少与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增强投资者"免疫力";改进创业板制度;保持创业板公司生命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近来,创业板市场(有称"二板"市场)受到企业界和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对创业板市场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对创业板市场的来源和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的政策背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任少雄  杨巍 《科技与企业》2012,(17):265-267
我国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10月鸣锣开市已一年有余,在肯定其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创业板市场运行至今所暴露之问题。以"三高"现象为代表的市场现状折射出了我国创业板市场基本功能定位的偏离,必须认真分析国际成熟创业板市场(如美国NASDAQ、英国AIM)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条件,明确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定位,并在此之上建立和完善相应配套制度,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战略的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3.
林擘 《财会通讯》2021,(16):30-35
文章以2012—2018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创业板上市企业普遍存在的"存贷双高"现象是否会加剧财务违规风险的机理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引入CEO权力寻租这一要素,研究发现:"存贷双高"显著加剧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财务违规风险;CEO权力寻租显著增强了"存贷双高"与创业板上市企业财务违规风险间的相关程度.进一步发现,相较于股权集中,股权制衡能对CEO权力寻租产生较好的治理效应,即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的企业中CEO权力寻租对"存贷双高"与财务违规风险关系的增强作用会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首日暴涨,一天诞生上百名亿万富豪。面对这样一批凭着创业板上市而一朝暴富的新贵们,人们的目光固然嫉妒和羡慕。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幸运"?可能不同的创业者会有不同的"幸运"故事,但对于硅宝科技王有治总经理来说,"天道酬勤,厚德载物"是对他最好不过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创业板市场建设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板作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专门为中小高新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市场,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体系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2009年10月证监会在深圳开板创业板市场及次月28家创业板公司股票上市可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有重大突破。但是从最近创业板公司股价遭遇暴涨和暴跌的交易过程来看,完善我国创业板块市场建设之路还相当漫长。文章从规范创业板市场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及上市公司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成长性内涵进行拓展的基础上,建立"五维度"指标体系,运用因熵模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评价,以促使投资者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情况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达到维护投资者利益以及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各种手段进行高新资格"掺假",贝因美便是其中之一。贝因美接连两次收到税务局的补税通知单,合计需补缴税款8000多万元,成为因"伪高新"而被追缴补税金额最高的案例。本文将通过对贝因美"伪高新"补税事件的分析,结合国内"伪高新"现状,提出一些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回首创业板一年多的表现不难发现,有三个现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第一为"三高"发行。自创业板问世以来,以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为标志的"三高"发行被发挥到极致。第二是业绩变脸迅速,成长性堪忧。第三就是造富效应。可以说创业板的创立,为创业板公司谋了福利,为公司大股东及原始股东谋了福利,却  相似文献   

19.
创业板作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专门为中小高新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市场,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体系的建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2009年10月证监会在深圳开板创业板市场及次月28家创业板公司股票上市可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有重大突破.但是从最近创业板公司股价遭遇暴涨和暴跌的交易过程来看,完善我国创业板块市场建设之路还相当漫长.文章从规范创业板市场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希望通过创业板上市获得所需的同时,还对这个已经"难产"了10年的板块多少有所顾忌,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可以理解,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行对企业、对投资者、对国家都是百益无害的。如果此次创业板"破茧"后真能"化蝶",那么真心拥抱创业板的企业必然会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