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产业竞争情报服务机构的视角重点分析大数据时代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的发展动向。文章首先通过分析产业竞争情报重要作用及服务现状,归纳总结出产业竞争情报特点及独特作用。在此基础重点分析了大数据给产业竞争情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对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优质的竞争情报咨询服务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日本创意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迅速,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一,是亚洲创意产业发展较早,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研究日本创意产业对于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从日本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创意产业国际间贸易水平等角度,运用实证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剖析了日本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并借鉴日本创意产业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产业结构的特点及“雁行模式”日本在战后实施“赶超型”经济战略,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突出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化工业等重工业的发展,强调应用技术的开发利用,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形成了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优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日本“赶超型”产业结构,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产业结构就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新的发展趋势,导致日本经济的国际比较优势逐步弱化,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领域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走向东北财经大学郭宇一、当前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一)在微电子领域试图垄断世界市场微电子是日本的主导性产业。因此,日本非常关心微电子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正全力以赴,力图占有世界微电子市场的份额达到65%以上。①目...  相似文献   

5.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发展经济、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美国、日本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由于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推动因素不同,美国和日本所选择的产业发展路径以及产业发展前景也不尽相同,影响和决定着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情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在日本经济中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日本的情报业主要是由三个部门组成的:第一,处理情报服务业(亦称计算中心)。它  相似文献   

7.
浅析日本旅游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业是一个高增值、高就业、高创汇和高效益的新兴产业,旅游经济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不仅积极推进旅游经济的产业化进程,而且把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来积极扶持。日本的现代旅游业起步较早,处于世界前列。研究日本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这对我国起步不久的现代旅游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1989年在日本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头,日本自民党的统治发生了危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与此同时,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世界经济的环境及东亚经济发展的现状促使日本跨出国界,在东亚经济联合中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绿色包装是世界包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由包装大国跨向包装强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文章基于低碳经济的理念,阐述了绿色包装产业的内涵、特征与意义,初步分析了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分别从企业、政府以及消费者三个方面提出对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技术引进作为实现技术赶超的重要手段,被产业经济学家视作后起国家的一个重要“后发优势”,并在许多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是借助于技术引进发展经济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的国家,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日本的技术引进特点二次大战后,日本经过10年的经济恢复期。其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15年之高速发展时期,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1960年的8.5%提高到1970年的11.80,8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这一赶超过程中,日本的技术引进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1、确立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欧共体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日本与欧共体的双边关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当前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日本与欧共体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双边关系的发展,不仅对双方自身有着现实意义。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有必要对日本与欧共体的双边经济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一、日本与欧共体贸易关系的回顾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日本和西欧都饱受战争的蹂躏,经济衰落,生产后退,双方的联系相当薄弱。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彼此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双方的贸易关系迅速发展。投资、金融领域的关系也日益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资源产业是从事再生资源流通与加工利用,以及相关的科技开发和设备制造等经济活动的集合,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经济构成。日本的再生资源产业起步早,立法完善,体系完整,其产业发展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废旧家电、塑料、电池和汽车等再哇资源为例,总结分析了日本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通过借鉴日本经验度结合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和振兴的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建  相似文献   

13.
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及对中国物流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物流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增长点,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日本是物流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的国家,学习日本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对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阶段、背景及其经验进行总结,对于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龙强 《魅力中国》2014,(1):61-6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棉花生产和贸易也将成为全球棉业经济的一部分,这对我国棉花产业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新疆为例,通过对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经济从濒于崩溃的状态起步,实现了高速发展,跨身经济大国的行列,继而又登上金融大国、债权大国、情报大国的显赫地位。与此同时,在日本乃至世界各国的经营学界、经济学界、社会学界,从企业经营角度探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学者增多,而且论著比比皆是,众说有同有异。本文拟在回顾日本式经营论发之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有关日本式经营论的两种观点--日本式经营特殊论与普遍论进行评析,以提出一孔之见,与有关学者商榷,亦供我国借鉴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产业组织结构与市场竞争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陈建安在关于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日本产业的组织结构一直被作气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日本企业集团的组织形态及其经济职能、企业间多层次的社会化分工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7.
一、上海外资(三资)企业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快速变化和增长的过程,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转移以跨国公司为媒介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经济自1986年以来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以个人消费、住宅、办公楼建设、娱乐、旅游等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稳步增长,日本的经济势力扩张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世人瞩目于这个战后堀起的经济大国,看着它神速地一个个赶超了欧美的经济强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资金供应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日本经济已开始减速。日本经济的现状与今后的发展将会怎样?近期内会不会出现大的滑坡?人们已开始注意讨论这个问题了。在日本国内也分成了两大派:乐观派认为景气正持续扩大,只不过是处于短期内的调整阶段;而消极派则根据景气动向指数的下降趋势认为景气已开始后退。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呢?有资料表明,1991年度日本经济增长率虽将低于去年,却仍可达4%左右,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吴蔚 《现代日本经济》1993,(4):47-48,F003
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附加价值)相对差异,引起了各产业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上升,成为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日本的第三产业虽然在二战前就有一定的基础,但真正得到迅速发展还是60年代以后的事。其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侧重点、对经济的推动力等,既反映出世界产业经济史发展的共性,又反映出符合日本实际的产业经济发展的个性。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21世纪,尖端技术产业将成为决定一国经济技术实力的重要因素。日本为了在今后继续保持其在世界中的领先地位,在尖端技术领域向美国提出了新的挑战,两国展开了一场新的角逐和竞争,这种竞争将对两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