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始终是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和现实基础。2005年底,全国有2470个县(市)单位,约有123500亿元的国有资产,包括工商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等三大类,可以说是量大面广,涉及到千家万户口,亟需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制。 相似文献
2.
付志权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8):6-6
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也称之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由各级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公检法机关、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以及事业单位所依法占有。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三大经济部门与三种调节机制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混合经济。因此,中国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创新应该在区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各自内部的突出问题。(一)经营性国有资产制度创新经营性国有资产制度创新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是否允许一部分中、小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退出以及怎样退出;二是能否开发出适合大型国有企业需要的公司管理体制。1.关于中、小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权退出问题针对中国目前的现实,可行的退出制…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国有资产事务中心隶属省财政厅,是1999年经省编制办批准成立的,负责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事务性管理工作。该中心适应深化改革的新形势,积极拓展监管领域,不断强化监管职能,使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实现全部进场交易,有效堵塞了漏洞,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年来,省国有资产事务中心在财政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处室的通力协助下,注重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加大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围绕相关职能,积极探索和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的新路子,严格执行《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5.
现行体制下,政府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管理者,企业中国有资产产权代表虚设、多头管理和无人负责并存的格局使得企业缺乏市场竞争的活力。这种状况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营运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旧的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体制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账外资产不入账,账实不符,大量账外资产得不到管理。这些资产主要有上级部门划拨的、由其他收入购建的、已做事业支出未按固定资产入账的、接受捐赠的以及在建工程未办理固定资产结转手续的。在这次固定资产调查统计中,存在着资产不入账的现象。相当多的单位领导说不清本单位的资产情况,到底使用、占用了国家多少资产。 相似文献
7.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国有资产被划分为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性国有资产三大类。其中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并且占国有资产中的很大一部分。本文探讨了目前行政事业性单位资产现状以及在形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1.国有金融产权被分割,任何部门都不对国有金融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经营成果承担责任,没有明确的专门机构在内部监督和管理国有金融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履行出资人职责并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时至今日,没有一个确定部门对国有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即使对某一具体金融企业来说,也找不到一个完 相似文献
10.
彭成洪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1(3):10-13
非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经营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竞争领域的国企则是追求经济效益目标;经营的主体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经营有直接经营和间接经营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