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晋江众多的鞋厂多半都把安踏的成功归结为广告的先行一步。事实也是如此,安踏聘请孔令辉最早走上"明星路线",比晋江的大部分鞋厂老板们一拥而上仅仅早了一年多。不过,总裁丁志忠至今否认安踏的成功是因为广告。他说"做广告能让品牌的知名度获得提升,请形象代言人能让品牌的个性更鲜明,信赖度更  相似文献   

2.
自认"草根"的丁志忠带领安踏在2007年上演了现代版"灰姑娘与水晶鞋",让这个"草根"品牌成功融入"主流社会"1月12日,07-08赛季CBA全明星赛前夜,"首届CBA安踏装备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成都举办,"CBA安踏装备设计大赛就是要让CBA的草根球迷为我们的CBA设计战靴、全明星战袍及总冠军T恤。"这是主办者的想法,这个参与性极强的活动,也更突出了安踏的"草根"想法。  相似文献   

3.
几乎所有晋江鞋商都在体育上做文章,但特步是个例外,从明星代言到活动赞助,特步一直打文艺牌,这使得当家人丁水波与安踏的丁志忠等人比起来,更像是一个艺人.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晋江鞋商都在体育上做文章,但特步是个例外,从明星代言到活动赞助,特步一直打文艺牌,这使得当家人丁水波与安踏的丁志忠等人比起来,更像是一个艺人。  相似文献   

5.
范亮 《商界名家》2007,(3):70-71
2006年11月23日,安踏的总裁丁志忠在看完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节目后很高兴,因为这个被称为中国收视率最高的金牌权威栏目对安踏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题做了专题报道,这让丁志忠有了更多的成就感,但是站在繁华的泉州街头,国际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专卖店已经杀到了安踏的家门口,或毗邻而开,或者隔着一条马路与安踏相互对峙,而安踏的总部就在与泉州有一水之隔晋江,丁志忠回望自己的身后,  相似文献   

6.
高境  王金国 《光彩》2011,(10):26-28
晋江是一个县级市,隶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市。自古以来,"闯南洋"就是晋江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可能因为这种骨子里的商人基因,改革开放初期,晋江早期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晋江发展的强劲力量。安踏、特步、匹克、鸿星尔克、361°、恒安、柒牌、劲霸、七匹狼……这些在央视广告中密集出现的品牌都来自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却幸运地拥有上百个国内知名品牌,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而表现最为抢眼的,是以安踏、特步为代表的运动鞋品牌,它们形成的体育产业集群,赋予了晋江"中国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田德生 《品牌》2005,(7):33-35
每一位关注体育赛事的人,没有理由不关注安踏;每一位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同样没有理由不喜欢安踏。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关注体育赛事是我多年的嗜好;安踏这个在体育用品行业迅速崛起的民族品牌。同样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我关注安踏不仅仅因为“安踏现象”已作为成功案例进入MBA课堂,总裁丁志忠在体育用品营销界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以及其是在体育用品行业唯一一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两个殊荣的企业;更主要的是想寻找“我选择.我喜欢”安踏的理由,感受其给予体育运动者和体育爱好者带来的“赢的力量”,惊叹其同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钦佩其引擎体育精神、打造百年品牌的民族气魄。  相似文献   

8.
一系列的国际化运作让人们误以为安踏要向高端品牌迈进"We will we will rock you,we will We will rock you",当皇后乐队的这首《摇滚万岁》响彻于安踏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的广告,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乐队"与安踏的合作,让安踏一贯的草根形象陡然间多了些洋味道。  相似文献   

9.
品牌故事是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其优秀的方面经过梳理、总结出来,并且形成一种清晰、容易记忆又令人浮想联翩的传导思想。说到这里,有人会联想到许多企业的广告,然而,广告只能让消费者在看到这些广告的瞬间记住品牌的名字,而对品牌要表达的理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品牌故事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是品牌发展过程中与消费者之间成功的情感传递。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也希望得到消费以外的情感体验和相关联想,这种联想会让消费者与品牌产生共鸣与认同感,因此,一个成功的品牌是由无数  相似文献   

10.
多哈亚运会刚刚结束,但各品牌利用亚运会进行营销的激战却仍然热火朝天。虽然安踏没有成为本次亚运会的官方赞助商,但对于如何利用亚运营销的机会去宣传自己的品牌、成功伏击竞争对手,安踏从亚运之前就进行着紧密谋划。最终,他们决定推出在安踏广告片中插入“We are the champion”这首歌,利用这首耳熟能详的冠军之歌,促使消费者在无意识中将安踏品牌与亚运会产生关联想像——这正是安踏伏击其他亚运赞助商竞争对手的营销暗战。  相似文献   

11.
晋江企业家们竞相追逐的主战场正开始从渠道、品牌转移到证券市场晋江民企的集体狂欢正在升温。这一波狂欢的主旋律是上市。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361度于6月30日在香港成功上市。这是继2007年安踏、2008年  相似文献   

12.
王博  ;赵绍印 《消费导刊》2009,(4):200-200
商品价值的关键在于广告设计清楚、广告画面要有个性。广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推销一种产品、宣传一个品牌,让消费者接受和了解,因此广告设计必须将产品和市场、消费者心理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也许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广告市场都更能接受智慧的支配作用。任何一个人即使是过路人也能体会到智慧渗入广告操作的作用较之世界任何其它地方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产生于一整套关于中国事物的概括如人们对大量的广告信息常是无异议的.但却不能领会广告中的奥妙内含、想象和比喻。或者就认为他们喜欢名人效应或者喜欢广告反映出一种具有魅力的.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上述的概括总的来说似乎过于傲慢或是错误的。中国的消费者与世界其他市场消费者并无明显不同。按《中国广告精英》所载.李奥贝纳广告公司调研报告说中国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与其他地方大体相同,这项调研既是定量的,也是定性的。即在中国五个主要城市中各采访400个人.更在四个城市中调查了解11个关注群体.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谜团都能很容易地被揭穿。消费者自发地提到看过而喜欢的广告中绝大多数是跨国公司的品牌,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  相似文献   

14.
在晋江的这帮鞋业中,丁建通家族绝对算得上老将,但也绝对是晋江走弯路最多的厂商之一. 品牌十八弯 早在1983年,丁建通就凭借他做家庭作坊积攒下来的一点积蓄,建起第一个鞋厂.  相似文献   

15.
韩牧 《中国品牌》2015,(2):58-61
超越李宁成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者并没有让丁世忠满足,他又带领安踏接连拿下中国体操队、NBA等重量级资源。接下来,他的目标是将阿迪达斯和耐克挑落马下从安踏董事长丁世忠的办公室望去,三面环海,一望无际,那是一个开阔的风景。大多数时候,这位安踏董事局主席无心去留意那些风景,他不能有丝毫怠慢。厦门安踏运营中心的周围就有来自晋江的匹克、361°、特步等多家品牌,稍不留神,安踏就可能会面临最残酷的竞争。而现在,丁世忠有了更长远的目标,他已经把目光对准了阿迪、耐克等国际品  相似文献   

16.
"明星灿烂,名牌荟萃",这八字来形容以泉州地区晋江、石狮两市为中心的闽派服饰(服装、鞋业)之都、独具特色的"品牌迷城"是再恰当不过,这里涌动着中国最强劲的明星造牌运动,这里扎堆中国最多最亮的明星,速效产下中国最多最快的名牌.自2000年6月,安踏率先请孔令辉做代言人,打响闽派服饰企业闯荡国内市场的第一枪后,品牌羊群效应立显,一时间央视尤其是五套体育频道成了许多晋江、石狮服饰企业宣传的大本营,数十个明星纷纷登场,50多个品牌扎堆央视,李连杰、周润发、陈道明、周杰伦、孔令辉、王楠、谢霆锋、陈小春、郑伊健、伏明霞……你唱罢,我登台,很多企业"求星若渴",巨星不够用,一些二流明星甚至过气明星中也统统"拿来",广告 明星似乎成了闽派服饰企业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17.
营销者说24支金牌国家队组成的安踏中国梦之队初步形成。我们希望"代表中国体育,代表体育精髓"的诉求,能够让消费者真正喜爱、挚爱安踏这个品牌。安踏2014年全年财报显示,在2014财年安踏体育实现营业收入约89.2亿元,按年同比上升22.5%;全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上升29.3%。门店总数为7662家,其中包括儿童体育用品店1228家,以及FLA专卖店519家。作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中国运动品牌,安踏的品牌营销,以中  相似文献   

18.
安踏、三六一度、特步、劲霸、七匹狼、柒牌……晋江的名牌已经如此众多,根据晋江政府官方的统计,晋江现在已经有107个知名品牌。那么,还会有第108个吗,下一个晋江名牌的机会又在哪里?我们不妨对晋江品牌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计划 《品牌》2011,(7):58-61
<正>一、品牌的涵义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是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印象"。品牌可以让消费者辨别和评价不同厂商的产品,是厂商工作质量的标记,也是其市场信誉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与那些受大环境影响的外向型企业不同,劲霸、安踏等这些自创品牌已久并且一直专注于国内市场的晋江企业,现在遇到的挑战更多来自品牌提升道路上的内在阻碍,而这种阻碍在很大程度源自晋江这座城市给它们带来的先天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