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国际能源地缘格局视角下的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正在引致世界的每个组成部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纵连横,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的交流,并逐步推动了四大"能源生产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这四大板块奠定了当今世界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中拓展能源利益,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中亚五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中国与中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该地区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进口的重要战略后备来源,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本文着眼于国际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结合我国中亚能源合作目标,提出我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原各加盟共和国的纷纷独立,中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在详细分析中、俄、美三国与中亚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国对中亚所持的政治态度及其地缘政治战略,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大三角关系在中亚的演变,阐明了“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并大胆预测在一定时期内,三国将在中亚地区,以反恐合作为契机,共创“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地区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人文等优势,结合中亚国家的利益需求,积极参与和推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西部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利用西部地区自身的优势,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主动被国内发达地区和企业整合,最大限度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然后再利用被整合的经济架构主动去整合中亚地区市场,结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努力提升我国西部开放水平,扩大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同时还要认清内外环境中的威胁,承认我国西部经济自身的不足,稳妥地参与到中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中,规避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克服自身不足。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中亚能源战略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的政治和经济正处于大国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困境之中,寻找共同的战略利益与新的合作领域成为维护和巩固中亚政治与安全稳定的重要课题。日本重视同中亚的能源合作是其亚太外交战略的综合战略选择,其意义和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何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继续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积极寻求中日两国共同参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有利于构筑和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中国有着非常有利的地缘战略优势。其特点是中国广袤的版图不仅使其位于亚洲中心而且处于左右逢源的地理位置:它东接太平洋,有漫长的海岸线,这利于对外,特别是对日、美等发达国家开放以获得中国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和资金,同时它也有利中国经济向海外拓展和进出口贸易大规模展开;它西可直接与中亚中东地区交往。这一地区的国家不仅是我国长期以来建立的  相似文献   

6.
从里海石油之争看俄罗斯的新能源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之后 ,作为可以取代中东石油供应地的中亚里海备受关注。随着美国把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变成了在里海和中亚建立以能源为重点的地缘政治战略契机 ,该地区在今天国际环境和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也就日显突出。俄罗斯一直视中亚为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 ,但美国却始终将俄罗斯视为重要遏制对象 ,极力反对它作为垄断力量参与中亚的能源开发。在这种情况下 ,前苏联中亚地区的传统安全观念受到了挑战 ,地缘政治也正逐渐成为经济的集中体现 ,而作为世界超级能源大国俄罗斯的表现 ,格外地引人注目。虽然伊拉克战争中的石油风险溢价并不明显 ,战争结束后 ,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也开始逐步回落 ,但各地缘政治势力对里海能源的争夺仍将继续 ,这使中亚地区出现了多极化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始终具有战略意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政治关系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主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双方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由政治领域为主到经贸、能源、安全、文化等多领域全面提升两个阶段。今后,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关系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双方在认知领域存在的误判与误解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和利益摩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双边关系,提升中东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战略定位,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战略,加强中国对中东和伊斯兰国家开展的包括宗教交流在内的人文外交。  相似文献   

8.
许涛 《开放导报》2023,(1):52-58
近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合作在经济贸易、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产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然而,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固化认知和现实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本位意识,以及大国中亚博弈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等因素,中亚地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仍存在一些尚需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未来,要继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认真总结十年经验,重视各方利益关切,不断提升与中亚各国的政治互信水平,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合作开发和发展新经济形态,扩大和加深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弥补短板,助力在中亚地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更高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环境分析及中国的突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格局及主要竞争因素,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评估博弈矛盾基内的地缘政治风险。指出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制定机动灵活的石油地缘政治策略,利用国际合作、经济援助等手段,发挥优势,实现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政治“突围”,有利于中国油气安全保障及供应多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 2 0世纪美国地缘战略三次调整的基础上 ,剖析“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的新变化 ,认为“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变化有五 :一是改变以大国为对手的地缘战略观 ;二是更重视亚太 ;三是结盟政策更趋于灵活 ;四是更重视空中力量建设和空军行动 ;五是“对前沿部署”做了调整。美国地缘战略调整对全球地缘战略态势产生了四大影响 :大国地缘政治对抗烈度下降 ;从中东经南亚、中亚、东南亚到东北亚的亚洲沿海带成为全球地缘政治活动的最活跃地带 ;印度崛起加快 ;世界能源格局也在变化等  相似文献   

11.
中亚能源合作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中亚在地缘、人文、交通管道等多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区域合作关系,该地区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进口的重要战略后备来源,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本研究着眼于国际能源地缘格局,立足于我国能源安全层面之上,运用演化博弈的有限理性和复制动态思想,在假设中亚国家战略偏好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中亚能源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试图找出中亚能源合作博弈的演化路径及长期均衡战略。  相似文献   

12.
曹晓蕾 《北方经济》2008,(23):54-55
一、中东地区与中国的贸易投资中东地区是世界油气资源最丰富、拥有上万亿石油美元投资的地区,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拥有巨大市场的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东石油是满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必须倚重的主要外来油源.除此以外,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两者不仅在地理位置上联系密切,而且在许多国际事务上看法相似,在民族、文化、历史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合作底蕴;另一方面,中国和中东地区都在世界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国际地位和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及中东局势的最终趋缓,中国与中东地区在贸易投资往来上不断加强合作,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合作已成为两者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将出现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日本"资源外交"是能源与外交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确立稳定获取能源和有色金属的国际供求关系为目的的国家战略及其活动,主要包括日本与资源供给国、资源需求大国、地区及全球性框架组织之间的外交活动。日本在中亚和中东积极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与资源供给国发展全面经济合作,参与改善地区安全,努力实现能源供给稳定化和多元化。日本资源外交具有发展大国间合作带动其他国家经济,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实现产消国经济互补,在配合美国地区战略的同时确保本国利益等特点。同时,也将为中日关系带来加剧资源竞争、促进节能合作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东亚安全持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中美关系性质的变化。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已经从传统的双边议题导向型的关系,转向了以在东亚地区的地缘战略、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影响力为导向的竞争关系。随着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已经实质性地转移到了亚太地区。为了保障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外交与经济等领域的主导地位,"锁定"中国作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者"的针对性战略步骤正在不断推进。地区安全秩序究竟将如何演变,亚太国家如何重新接纳或者对待已经变成区域战略利益竞争性关系的中美两国,整个亚太区域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外交必须站在中美关系发生"质变"的这一新高度,对中美关系和中国的区域外交进行及时和战略性的调整,理性而又务实地规划和执行中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主动、积极和建设性地塑造东亚安全的新秩序,这对重建中美两国战略互信、在竞争中增进合作、在合作中规范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过独立之后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中亚国家依托丰富的物产资源,进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我国与中亚国家因地域邻近而具有地缘优势,因经济差别而具有互补优势,为相互间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农业、能源、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将双边经济、文化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将使中亚地区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和外交领域的又一战略前沿。  相似文献   

16.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要冲,是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丝路的战略节点,既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之一,也是大国力量的激烈博弈区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交叉辐射区;既是能源与资源的富集区,也是公认的全球经济的塌陷区、国际安全的动荡区和破碎区,同时又是多重地区机制的重叠区。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的规划下,中亚可望成为中国新国际主义原则实施的首要地区以及探索新大陆主义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前期成果的展示区。目前,中亚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心态复杂,喜忧参半,一方面在官方层面积极回应与对接,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又担心对中国形成经济依赖,害怕中国将来会干涉中亚政治与安全事务。此外,俄、美等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中亚政策也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顺利推进产生影响。缘此,中国既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秉持奋发有为、积极塑造的方针,又要对中亚地区的内外挑战有充分的评估,并以多方合意的路径循序推进。  相似文献   

17.
陈王龙诗 《魅力中国》2010,(23):132-132
“9·11”事件之后,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明显提高,国际关注度不断上升,其战略形势的变化牵扯到众多政治力量的利益。印度作为中亚的近邻,与此关系颇深。本文将在兼顾印度的中亚战略考量的同时,论述中亚的战略形势对印度安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一年来俄美在中亚的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 ,能源资源丰富 ,历史上一直是群雄争夺的重点地区 ,“冷战”后更吸引了各种势力竞相进入。“9·11”事件之后 ,美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 ,借此实现了在中亚的军事介入 ,并不断谋求在中亚的进一步发展 ;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地缘政治优势受到严重削弱 ,但它并没有一味退让 ,而是积极地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增强自己在中亚的影响 ;处在两大国夹缝中的中亚各国也积极谋求自身的利益 ,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 ;周边地区的一些大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在该地区的竞争。中亚地区新一轮复杂的实力较量已经拉开序幕。虽然俄美两国在中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但考虑到双方相互间的战略利益 ,各自都会有所克制 ,谋求合作将是它们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及中国的其他区域相比,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新疆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口岸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人文优势,多年来占据中国对中亚贸易额的70%以上,在发展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以天山为界分南北两线。以喀什为外联枢纽的南疆线是西域稳定的关键线路。与北疆线地缘政治特点不同,此线不利于国家军事力量大规模机动,在历史上多是境外势力渗透并资助中国西域分裂势力的关键通道。欧亚大陆可容纳的古今战略力量,大体分欧洲、中亚和中国三部分,其两端若有任何一方衰落并由此造成战略力量的收缩,都会引发中亚战略力量在欧亚结合部即中亚地区的崛起和扩张。这样的变局一旦出现,它对中国西陲安全造成的压力当然是全方位的。目前,中国西域地缘政治环境在机遇和挑战两方面都有了向汉唐形势回归的趋势,8世纪出现在中国西陲的"大食"形势再次向中国西陲逼近,地区恐怖主义为争夺这个战略真空并由此对中国西陲造成的安全压力和危险必将同比增大。当前中国西域恐怖分裂主义事件日益向南疆喀什一线汇集的事实表明,它们已不是互不联系的偶发事件,而是有着在历史上被新疆分裂主义势力规律性地多次重复过的地缘战略取向。为了间离中俄关系,日本在诱导中国西进中亚,而东海则是中国安全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