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农民     
正甘肃甘肃省投入1亿元开展农民培训从陇西县举行的甘肃省产业扶贫农民培训现场推进会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上了解到,甘肃省今年围绕牛、羊、蔬、果、药、薯六大产业发展,先后组织冬春暨科技农民大培训、手机"新农具"培训等,累计培训738.96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农民培训经费由2012年的41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5160万元,今年全省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2.
不要暗战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成规模发展马铃薯产业迄今已有10年.2006年,全区85万亩耕地种了马铃薯,年外销马铃薯32万吨,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甘肃敦煌市确定了"节水增效"的绿洲农业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推广特色沙漠林果和特色瓜菜29万亩,特色产业亩均效益突破1万元。2013年,敦煌市农业增加值15.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万元,位居甘肃省前列。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济问题》1994,15(9):25-29
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甘肃省联合调查组经过40多年来的发展和10多年的改革,甘肃省供销合作系统将逐步变成规模可观的合作经济组织,现拥有社员280多万户,职工7万余人,经营网点14182个,固定资产7.68亿元,流动资金4.86亿元,年...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陇西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几年来,试点村由2008年的5个增加到70个,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51个,累计筹资400万元,筹劳折资3145.7万元,安排财政奖补资金4377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作为推动农村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效果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综合对比分析法,对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一期、二期工程建设的造林质量,林业直接生产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进行评价分析.1992年,“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护田增产效益为12604.12万元,恢复扩大耕地面积效益为6382.92万元,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效益为4156.16万元。  相似文献   

7.
村镇银行甘肃省首家村镇银行庆阳市西峰瑞信村镇银行开业仅半个月,吸收存款就达955.4万元,全部为居民储蓄存款,发放各项贷款30笔,共计845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贷款29笔795万元,微小企业贷款1笔50万元,贷款期限均在1年以内,利率略低于农村信用社现行利率。目前,已经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7家,还有5家正在审批当中。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10,(4):18-18
据甘肃日报报道,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10年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购销对接成交情况喜人。以甘肃省为例,完成1.2408亿元成交额(其中意向成交6573万元,实际成交5835万元),在各省区中名列前8位。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近日,32岁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的青年农民钱生,在团组织的帮助下,一天就办好手续,顺利拿到3万元创业贷款。8月31日,由团甘肃省委和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联合开展的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向有创业热情、缺少资金扶持的农村青年提供3万元到5万元的创业贷款。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两年来,甘肃省农垦事业有了飞跃发展。1958年是我省农垦工作大跃进的一年,新建场由1957年的25个突增到74个,为解放后八年新建农牧场总数的三倍。职工2.6万人,耕地94.3万亩,生产总值1,300万元,盈利160万元。1959年又取得了继续跃进的成就,国营农牧场达到116个,拥有拖拉机710标准台,康拜因42台,汽车81辆,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国营勤锋农场处于风沙线前沿,东西北三面受腾格里沙漠包围,无霜期120天,年降雨量110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24倍,自然条件较差。现有耕地1.79万亩,职工512人,拖拉机10混合台,配套机井63眼,属井灌区。一九八○粮食总产量218万斤,比七九年增长20.4%;总收入94万元,扣除总成本后净亏损6万元,比七九年降亏81.3%。全场有生产队一级核算单位6个,其中农业一队,园林队和修理所盈利共9.1万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耕地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农民和地方政府是耕地保护的两个利益主体。为提高耕地保护效果,需要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分别确立不同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方法]以西北的甘肃省为例,以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依据,分别确立农民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机会成本法等核算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结果] 2015年,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之和为117. 36万元/hm~2,结合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确定甘肃省农民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12. 82万元/hm~2。测算出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5. 51万元/hm~2,以此确定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 76万元/hm~2。[结论]耕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社会价值是其GDP的6. 11倍,地方政府应加大耕地保护方面的支出。研究结果为甘肃省政府出台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西北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2012年2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由省、市、县、乡四级的40万名干部,联系甘肃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的40多万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双联"行动施行以来,甘肃省全省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发生了明显变化,201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93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垦企业是1953年创建的,现在已有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农工商建等县级企业45个,土地面积近700万亩,其中耕地58万亩,机械总动力13万千瓦,固定资产净值约1.4亿元,职工4.1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30日,陕西省财政厅与环保厅的负责人主动来到甘肃省天水市,给天水、定西两市政府送去600万元,明确这是陕西给渭河上游水质保护的生态补偿资金。  相似文献   

16.
<正>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六盘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4.5万人,其中农村居民32.3万人。2015年全县GDP总量约为26.8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8587元和5814元,远低于同期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195元和11422元。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等制约,渭源县农村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与农共赢     
甘肃省通渭县李店农信社地处“苦甲天下”的陇中干旱山区。设立之初,仅有2名职工、5千余元的存款。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李店农信社已成长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截至2007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598万元,各项贷款843万元,自1979年以来连续28年盈利,累计盈利150多万元。1998年,李店农信社被人总行命名为“全国农村信用社支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今年以来,甘肃省嘉峪关市三联镇农民种植的洋葱喜获丰收,全市种植面积约2万亩。产值达到1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据了解,为了支持受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抗震救灾工作,帮助其尽快克服特大地震灾害影响,更好地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5月22日,银监会决定,将目前由银监会代管的2002年以前收取的农村信用社行政管理费结余款全部用于支持灾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抗震救灾工作。其中,向四川省联社紧急拨付800万元资金,向甘肃省联社紧急拨付100万元资金,向陕西省联社紧急拨付80万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甘肃省明确2012年新农合基金筹资标准达到每人290元,其中中央、省、市、县财政承担240元,个人承担50元。从今年起,各地终止新农合家庭账户和各种变相的家庭账户式补偿模式,全部实行门诊统筹,全面启动按病种定额付费、限额付费、门诊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改革。参舍农民单次住院封顶线最高为4万元,年内多次住院的累计补偿金额提高到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