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发行制度在西方,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钞和存款。我们前面对存款的管理作了简要的介绍,这里再进一步说明对现钞发行是怎样进行管理的。首先要说明的是,在成立中央银行以后,钞票发行大都集中于中央银行统一办理。这有什么好处呢?根据西方学者的分析,大体有以下几点:第一,钞票可以整齐划一,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不致造成币制混乱,有利于适应发达的商品经济的需要;第二,由中央银行独家发行,便于政府监督管理,推行国家的货币政策;第三,集中由中央银行发行和管理,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进行调节和控制,使货币数  相似文献   

2.
<正>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保证银行流动性、防范支付风险、调节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背景及改革历程(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在1929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都仿效英美国家做法建立起存款准备金制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大幅度下调,逐步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的辅助工具。1983年9月17日,我国存款准备金伴随中国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专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专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准备金制度在西方中央银行被誉为“威力强大的武器”.而我国自1984年实行准备金制度以来,其功效不明显.原因何在?本文试作一探究。一、我国现行准备金制度的症结。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的同时开始实行缴存公款准备金制度。当时规定的准备率为:储蓄存款为40%,企  相似文献   

4.
缴存款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章雪清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实施货币政策方面,采用了存款准备率这一手段,把专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按一定的比例缴存人民银行,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因此,它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一大法宝。但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在...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其中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货币政策重要工具之一。为进一步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支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所谓利率管制,就是中央银行对利率本身及这个经济杠杆的运用,进行调节和管理,以利于达到其货币政策的目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重视利率杠杆的运用和管制,中央银行控制一般商业银行,推行国家货币政策的基本方法是控制一般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从而控制货币供应,并通过货币供应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它们所运用的经济手段中,都比较广泛地考虑和注重了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并把它作为信用管制的主要内容。除了掌握利率的宏观功能,它们也充分利用利率的微观功能,通过限制其作用范围和程度,来影响资金供求、控制贷款规模、调节货币供给。  相似文献   

7.
德国中央银行的资金管理体制德国中央银行即联邦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与其他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有显著的不同,达就是德国中央银行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而不像其他国家中央银行有多重目标。德国所以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在于历史上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滥发货币,使当时的  相似文献   

8.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中央银行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调控中比较注重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然而,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做法已经开始被弃用,甚至走向衰亡了。  相似文献   

9.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现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调节和控制.进而达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目的。目前,基层央行在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钱小安 《中国金融》1997,(6):12-13,25
对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评介与前瞻钱小安公开市场操作(亦称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买卖债券和外汇的活动。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基础货币具有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和可控性,因此,公开市场操作是许多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  相似文献   

11.
储备银行券新西兰的中央银行是新西兰储备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不同,既不是货币供应量,也不是市场利率,而是“现金指标”。“现金指标”也叫“清算现金”,即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国称为“备付金”)。新西兰在1986年向间接控制转变的过程中,取消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完全是为了应付  相似文献   

12.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比率,目的是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笔者认为我国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应该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配合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才能实现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比率,目的是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笔者认为我国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应该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配合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才能实现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尹继志 《金融与经济》2021,(9):16-23,41
利率走廊是中央银行为了调控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而设置的政策操作系统,其运行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存款便利工具和贷款便利工具,同时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控制在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附近,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加拿大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在利率走廊的构建和运行上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可为我国借鉴.我国中央银行的利率走廊上限应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限可以选择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为存款类金融机构间债券回购利率(DR),政策目标利率可以选择存款类金融机构间债券隔夜回购利率(DR001).为了使利率走廊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收支与货币政策操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收支是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是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结合点。近年来,财政在中央银行存款的绝对量和相对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引进和建立准备金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突破。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实行业务领导的金融体制尚未完善,因此。我国的准备金制度在调节信贷规模,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还有许多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一、我国的准备金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各专业银行必须按旬末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准备金上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其出发点是使该项制度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一项侧重机制效应的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一项国外中央银行未实行过的货币制度。在部分国家中央银行业已实行零准备金率制度而主要依靠公开市场业务和基准利率变动来调节货币政策的今天,我国中央银行推出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仔细分析中央银行的这项政策,可以发现它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它是吸纳发达国家货币当局的“及时校  相似文献   

18.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及信贷规模、保证客户存款安全、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存款准备金作为经常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本文从现行存款准备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剖析出发,梳理了当前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和处罚法律法规的盲点以及冲突,就进一步完善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考虑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家庭、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经济行为影响的局部分析与包含五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研究CBDC对货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而言,家庭部门兑换CBDC方式、派生存款机制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共同影响货币结构,CBDC替代存款比例变动通过融资利率变化影响经济增长。CBDC替代存款的经济影响总体可控,中央银行具有货币政策调节融资利率职能。数字人民币以不计息形式发行最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初期,需要定期对数字人民币兑换与发行情况进行货币流动性监测,并基于货币流动性监测结果制定与实施结构型和总量型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