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助地震学的知识、并结合有关史料,对1668年郯城震灾和1937年的菏泽震灾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1668年郯城震灾的危害程度要比1937年菏泽震灾的危害程度大的多,同时指出赵兰亮同志关于震灾危害性的函数关系式既不符合地震学原理,又经不起事实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尊重汶川地震遇难者,将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每一个震灾的遇难者都应有名字,都值得铭记,这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所蕴涵的深意。“我们可以回避这些血和肉,这些声音,这些气味吗?”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08,(6):1-2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20多天。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份份损失清单也逐渐变得清晰.据不完全统计,仅四川一省就超过1万多家工业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数百亿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曾表示,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将成倍于今年的雪灾。尽管最终统计结果尚未公布,但专家认为,此次震灾对各个行业影响并不相同,从全国来看,并不会改变今年中国经济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赵永立 《经济师》2011,(6):49-51
文章从近几年来我国以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地震、海啸频发的恶性灾难入手,分析了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欠缺和日本、新西兰、美国赔付巨灾险的先进理念,指出我国政府与保险行业要尽快落实震灾保险方案,加快推进震灾保险体系建设,从而使普通老百姓震灾造成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地震后,全国各界学者都对这次灾难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探索,其一是中国民众震灾自救意识的检讨;其二是对日本民众震灾自救措施的借鉴;其三是关于中国民众震灾自救意识的养成。灾难长精神,灾难出思想,从灾难中汲取自救意识和抗灾谋略,是锻造灾难文化的重要举措。促使自救意识日常化和自救意识技术化,是建立中国抗震救灾战略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围标串标现象及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和产生根源,建设性地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是一种通过对受害者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婪等心理陷阱进行的网络攻击手段,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本文介绍了利用社会工程学进行网络攻击的各种手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8.
山东的草辫业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兴起的外向型手工业。它伴随着山东人民的血泪和不幸,打开了山东对外贸易的新局面,也给山东社会经济提供了争取近代化的有力手段。出口手工业在山东近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题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将对草辫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一全面考察,并从中总结历史教训。本文论述的时间下限止于1930年。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流的污染具有巨大危害性,因而日益引起社会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污染水体进行控制与治理十分必要.本文根据河流污染后的主要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河流水体污染的四项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分析了墙体裂缝现状、产生的危害性以及墙体外保温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性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