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贫困面大,程度较深,因灾返贫较为严重。到1998年底,全区尚有60个村、5.8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分别占全区总行政村、农村总人口的16%、18%,可见贫困人口远远高于区县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占农村总人口4%的标准,特别是去年因洪灾而返贫的人口,要在近年内脱贫显得困难重重。二、思想僵化、观念落后,“造血功能”难以增强。相当数量贫困村的班子和贫困农民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认为扶贫是政府的事,脱贫不是自己的事;村级班子缺乏战斗力,贫困农民缺乏主动脱贫意识。同时,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改革…  相似文献   

2.
到1998年底,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4200万,除去需要社会保障的残疾人和受灾人口,正常的贫困人口只剩下2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左右。根据中央的部署,本世纪末剩下的农村贫困人口都能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问题。到时候是不是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就根本解决了呢?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客观而论,要真正基本上解决中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却存在着艰巨性、严峻性。在此必须对贫困人口问题重新认识。 贫困人口是贫困的一种现象,贫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越发展,贫困问题就越容易解决,这…  相似文献   

3.
(一)奉节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扼守着瞿塘峡的门户──夔门天险。全县98.3万人,在重庆市属于第二大县。该县虽不是国定贫困县,但据1994年调查摸底,62个乡镇中有61个属贫困乡镇,其中特困乡镇达20个,163个特困村地处深山、石山和边远的高寒山区,有47920户186625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1996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人600元以下的有258097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9%;400元以下的21364人,占2.5%。全县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比全国高12.7个百分点,比重庆市高6.6个百分点。全县23.5%的村不通公路,30%的村无电。其实际贫困程度…  相似文献   

4.
《老区建设》2008,(13):4-4
近日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获悉。按照中国官方贫困标准衡量,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487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人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了“这是今后7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国家有效扶持,各方面艰苦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5年解决了48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4200万,离既定的时间不多了。扶贫攻坚进入了最后 的冲刺阶段。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调整思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进而为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及其影响衡量贫困与否最主要的指标是人均收人水平。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998年底的422万人左右。按照国家制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要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根据近二、三年来的中国国民经济宏观形势状况和农村形势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到本世纪末,影响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重要因素是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统计数据表明:199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2150元人民币,扣除物价指数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4%左右。增长…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又是全国石山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自然灾害最严重,国家重点扶持的省区之一。全区81个县(市)中有49个贫困县(市),其中属国家定点扶持的28个,属自治区定点扶持的21个,面积13.33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多万,分别占全区总数的56.34%和34.15%。贫困县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1978年,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2100万人,占当年农村人口的70%,约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1/10,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这…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148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2.3%。2007年在农村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因为,在农村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主要通过不断完善低保政策及实施办法来解决。与之相适应,扶贫开发应由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主向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转变,其主要目标和基本职能也相应地由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向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为主转变。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职能,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老区建设》2008,(17):32-32
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些人提出,低保已经解决了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是否可以不搞了。有的人甚至认为绝对贫困人口在大幅度减少,扶贫工作已经不重要了。范小建说,经过多年的努力,贫困人口确实减少到1479万,只占农村人口的1.6%,但是这是一个极低水平的温饱,任何自然、市场和政策风险都能使刚刚越过温饱线的低收入人口返贫。  相似文献   

11.
地处桂北山区,湘桂交界的恭城,是一个不沿海、不沿铁路和公路国道线的瑶族自治县,瑶族占全县人口近一半。198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有9万多农村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县人口的1/3,而且每年返贫率在12%以上,被...  相似文献   

12.
一、广西扶贫工作的历史性跨越及新阶段面临的艰巨任务 2002年末,广西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已从1997年底的366万减少到2002年的100多万,贫困发生率也由9.3%下降到3%以下,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茅草房改造和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实现了贫困地区群众从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3.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新疆财经》2004,(6):9-13
“九五”以来,新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年均递增10.09%,而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递增5.69%,农村比城市低4.5个百分点,导致农村市场所占份额由1996年的41.93%下降到2002年的35.71%,下降6.2个百分点。新疆农村人口占66%,但农村市场所占份额仅占35%左右,而且还呈逐年下降之势。本文试图对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作初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摘     
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年内整体越温达标贫困人口比重将由直辖前的15%下降到3%有秦巴、武陵两个国定贫困片区的重庆市,今年底将成建制整体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越温达标,顺利完成“八七”扶贫攻坚的目标。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时,重庆市共有423万农村贫困人口。到1997年直辖时。40个区县(自治县、市)中有20个属贫困区县(自治_县),366万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在本世纪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越温达标。是中央赋予重庆直辖市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重庆市自身整体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重庆是个大农村和大城市…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两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奇迹。今明两年,我们要坚定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每年解决一千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确保如期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温家宝指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一九七八年的二点五亿人减少到一九九八年的四千二百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三十点七下降到百分之四点六…  相似文献   

16.
张松柏 《北方经济》2001,(12):20-22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实现了由改革前的农产品严重短缺,绝对贫困到大部分地区解决温饱.在20多年的时间,全国农村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987年的30.7%降为2000年的3%左右,且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592个国定贫困县累计修建基本农田6012万亩,新增公路32万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36万公里,解决了5351万人和4836万头牲畜饮水的问题,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5%、89%、69%和67.7%.  相似文献   

17.
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战略目标,正在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之奋斗。3年前,国务院在京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大江南北很快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扶贫开发热潮,中国打响了消灭贫困的攻坚战。回首三年,效果如何?“八七”扶贫:一道希望的曙光“目前,全世界最贫困的人日正以每年2500万人的速度增加着,而我国却大幅度、大面积地消除着贫困现象。中国贫困人日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已由70年代末的1/4减少到现在的1/20。在中国版图上消灭贫困,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人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政策体系中,反贫困政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功能,是帮助那些因经济、地理、文化等因素而未能参与国家整体经济增长进程,生活贫困但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通过发展生产以解决温饱问题,并为这部分人口今后能够跟上国家整体发展进程创造最基本的起步条件。一、政策背景虽然我国素有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与社会实践,但作为一项正式的经济政策,则形成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大部分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78年到1985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增…  相似文献   

19.
阜新市从1986年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 ,特别是从1994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在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到1998年底 ,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 .9万人 ,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 .7 %。通过实施“万户农民温饱工程” ,到1999年底 ,其中的大部分人已基本解决温饱。但是 ,据有关部门统计 ,由于去年的严重旱灾 ,全市将有近13万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村人口返贫。可见 ,要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确定的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 ,任务还很艰巨。而且 ,即使是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这也只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应该看到 ,目前的温饱标准还比较低 ,也很不稳定 ,相当一部分贫困乡镇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 ,一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 ,一部分人就出现了饱而复饥 ,温而复寒的现象。为此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扶贫部门要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决定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初中国扶贫战略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政府对21世纪初中国扶贫战略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来自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的各位代表和与会的国内外专家表示欢迎,对国际社会多年来对中国扶贫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使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9年的3400万,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