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9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在大连召开了“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管与风险管理体系改革暨再担保体系规划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设计设立国家再担保体系和再担保公司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运营的改善,风险的控制和资本配置的优化的综合战略。河北省应立即着手建设省级再担保体系,与即将建立的国家再担保体系接轨。一、全国担保业在经过2004年井喷式大发展后,已经进入构建再担保体系的时代1998年底,原国家经贸委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开始组织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1999年6月下发了《关于建设中小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以来,融资难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及许多省市通过探索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构建来缓解这一难题.河北省在信用再担保体系构建的实践中相对滞后,因此应构建科学的中小信用再担保体系,从设立宗旨、构建方式、组建模式和资金来源四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构建一个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由政府出资组建,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体系应是合理之选.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20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公司在京联合召开“中国信用再担保制度”专家座谈会,“中国信用再担保制度”课题组和中国信用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筹备组负责人、中国诚信信用管理公司首席运营官陈洪隽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和公司筹备情况。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诚信信用管理公司、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就中国信用再担保问题进行了研讨,对课题研究和筹备工作发表了意见。现将与会专家部分发言摘要如下,并同时刊发“中国信用再担保制度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中国信用再担保制度研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贷款风险分散机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再担保机构一直致力于完善银保合作机制,加强银保沟通,实现银保风险共担。国外一些再担保体系在银保风险共担方面相对比较成熟,值得我国再担保体系学习和借鉴。本文以再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和合作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动态仿真模型。将江苏省再担保数据,代入模型仿真模拟,研究银保风险共担对信用再担保体系系统模型内主体经济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在银保合作中承担一定风险,可以抵御代偿率增加对再担保体系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再担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银行能够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十分重视再担保体系建设。再担保公司不但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了增信和分险服务,而且在推动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组织化、制度化的前提,也是企业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信用管理技术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其次对目前几种主要的组织结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再造,提出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控制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宏伟 《经济与管理》2010,24(12):46-49
银行等债权人对中小企业惜贷、慎贷的主要原因是债权效力不足或不强,而非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受限等。强化和补充债权效力的有效途径应是在主债之外另附信用担保。针对担保信用的放大性、风险的离散性和与经济周期非同步性等自身固有的缺陷,应实现信用担保协议合同化、从业人员专业化、信用担保机构多元化,并对信用担保设定反担保和再担保。  相似文献   

8.
陈国伟 《生产力研究》2004,(10):160-162
专业信用担保由于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和经营的高风险性 ,所以必须依赖国家财政支持。支持的着力点主要是省级政策性担保机构 ,它是建立担保和再担保体系的中心环节。借鉴国内国外的基本运行模式 ,我们认为国家应设立“基金管理中心”或依托相应的机构进行发展基金的管理和运作 ,其具体思路为将基金分两部分 ,一部分作为省级担保机构的扶持基金 ;另一部分建立国家再担保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9.
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融资难的问题,其中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是导致出现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家和各级地市探索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力措施,就是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可以搭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提升中小企业的资信等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机构数量偏少、资金规模偏小、放大倍数不高、风险准备不足、再担保机构缺位、信用环境较差等问题。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尽快健全信用担保网络,规范担保机构运作,建立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完善担保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苏省担保业规模、信用和经营状况的研究,围绕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再担保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信用衍生工具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红星  张勇 《经济师》2002,(12):218-219
文章详细介绍了信用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种类 ,及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信用衍生工具对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在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实值期权理论在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用风险一直是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焦点之一,也是银行机构最密切注意的问题,风险计量模型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必将成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工具,本文根据KMV公司信用评估模型,介绍如何使用实值期权理论来评估信用风险。这种实值期权的应用确是和突破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傅寒冰 《新经济》2014,(14):45-46
风险管理导向下的内部控制是现代的一种新的内控模式,这种模式已逐步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得到普遍运用。它的显著特点和独特的地位决定了它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革的深入,近些年来出现了诸多的因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问题而导致企业失败破产的案例,使得企业风险管理导向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针对当代企业风险管理导向下的会计内部控制,阐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介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关系以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可 《新经济》2014,(26):24-25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铜版纸行业出口业务中存在的外部风险,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指出企业应该进一步增强出口风险管理意识。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熟悉出口信用保险条款积极配合保险公司等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促使企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的借鉴,包括美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著名的FICO信用评分,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从先进风险管理模式的借鉴和构建个人信用评分制度等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做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的借鉴,包括美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著名的FICO信用评分,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从先进风险管理模式的借鉴和构建个人信用评分制度等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做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际经验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幼惠 《经济师》2008,(5):246-247
从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风险控制阶段,与国际先进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相比,在观念、方法、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不断加强,同时也推动了企业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的融合.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信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众多的西方理论研究成果中,信用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获取企业的信用评价,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可以说企业的信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A制造企业为例,分析其在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在对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了解的基础之上,对A制造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下的信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A制造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信用管理的正确认识,尚未建立起专业化的信用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对此A制造企业应该提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信用管理的认识,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培养专业化的企业信用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个地级行政区进行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河南、吉林、天津、宁夏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