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加强宏观调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采取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体的一整套宏观调控政策,对保持我国宏观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产生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在目前形势下,十分有必要对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政策内容和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仍能健康增长,努力完成“十五”规划中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一、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自1998…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减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明显趋稳迹象,宏观经济总体形势良好,如何协调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之间关系成为关键。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2011年我国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论断。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预见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其潜在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关键政策,也是宏观政策的基础性政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从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要求看,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是当前经济所需要的。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多地关注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通胀、调结构,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继2008年“继续稳健财政政策”、2009年“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到2010年的“保增长,促发展”,万众嘱目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2010年中国继续维持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不变的经济发大方向。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经济学者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宏观经济内外需求结构性平衡、经济周期性波动、政府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非均衡运行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6.
一、1990年宏观经济环境及汽车市场运行情况1、宏观经济环境1998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判断形势,果断决策,及时采取扩大国内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国内外市场,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实行工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货币和投资等宏观调控手段,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1)1998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稳定影响很大;(2)国家把扩大内需的启动点选择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财政货币…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验表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波幅的大小,有决定性的影响。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刺激经济增长,但容易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相反,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但容易使经济走向萧条。不少经济学家都认定,即使是在经济起飞阶段,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应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即中性有时稍微偏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我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报》刊登文章认为,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2005年财政政策有望作出一系列以柔性手段为主但果断、及时的调整,这些调整的总体方向将由积极趋于稳健。但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全面紧缩。  相似文献   

9.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尤其是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诸多难题。中国经济学界对我国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内外均衡、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路径、经济周期波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宏观经济走势、宏观财政政策及其效应、宏观货币政策及其效应、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与宏观政策等问题研究上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政策与背景     
积极财政政策功成身退柔性调整下可望转向“稳健”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系列柔性调整下转型,“稳健财政政策”的表述正在渐达成共识。———从“积极”到“稳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2004年11月6日公开表示,05年财政政策要走向稳健。这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年来财政部高级官员首次明确提出财政政策转型。后不久,楼继伟接受专访时进一步透露说,扩张性政政策2004年已在转变,财政部已向中央建议2005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日前在接受本报者专访时也表示,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已进…  相似文献   

11.
岁末年初,业内外对2012年世界以及中国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成为近期讨论的焦点。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也迎来了新的调整窗口。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中求进成为主基调。纺织业作为受政策环境影响很大的工业行业,更加关注宏观形势的走向,出口形势如何?支持小微企业有哪些政策?金融环境能否改观?企业税负能否降低?本栏目综合各方观点,试图为业内判断新一年形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一系列柔性调整下转型,“稳健财政政策”的表述正在逐渐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外非均衡、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增长路径及其可持续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内外平衡与人民币汇率、宏观调节的财政政策及其有效性等问题上,不仅在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而且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国内经济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但1-4月份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钢铁行业受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原燃材料价格高等多种矛盾的叠加影响,总体运行状况较为困难。面对严峻形势,钢铁企业要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变化,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大力降本增效、防范资金风险,努力提高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柏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137-139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越来越成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不可缺少的动力之一。所以,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和Granger影响关系等计量方法检验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进而分析了招商引资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政策辅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动态有效性,目的在于能对我国政府进一步的宏观经济政策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国际上发生了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学界结合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宏观经济中储蓄投资失衡、价格波动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机制与约束条件、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态势、财政分权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开局年。在这个时候,中长期发展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围绕这个问题,我谈点个人看法,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问题 去年我国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说明几年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功不可没。 积极财政政策还要实行多久,是否在“十五“期间一直实行下去,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2000年,社会投资虽然已经有所启动,但是还不太强劲,目前我们还有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余地,离警戒线还有距离;银行存差也还很大,谈不上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因此,…  相似文献   

18.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安排,实施七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2005年正式退出,代之以稳健的财政政策。不少人担心:财政政策转型是否就意味着今后财政政策“不积极”甚至是“消极”?  相似文献   

19.
各位代表、同志们: 值此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十八次年会召开之际,我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向辛勤工作在工程建设第一线的施工企业广大职工表示亲切的问侯。 2003年,是我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今年,国家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希望中施企协会员单位及广大施工企业认真  相似文献   

20.
宏观经济     
十七届四中全会定调:宏观政策取向不变 9月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发布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