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金融》2006,(8):1-1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继6月16日央行决定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义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短短一个月,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两次上调,引起了金融界广泛地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4月11日宣布,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现行执行7%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金融机构,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要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3.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06,(8):10-1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4.
《浙江金融》2007,(9):1-1
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9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的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内的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今年密集式采取了一系列紧缩式的宏观调控政策之后,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依然在情理之中。2006年7月5日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由7.5%上调至8%,加上之后的9次上调,已经使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2.5%.  相似文献   

5.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制度创新,是央行完善货币供应量总量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实行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理论基础与经济意义,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央行即挥出了货币紧缩政策的第一记重拳,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很多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均对此表现出惊讶之意,因为:最近3年间,央行从未在一个新的经济年度之初就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本次9整已经是2006年至今我国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2个百分点,达到了9.5%。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而进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调升的频率越来越高,已经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若未来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泛滥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手段是否仍然会被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到底可能上调到什么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并根据资本充足率水平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执行对县域经济金融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蔡亮 《云南金融》2010,(12):25-25
2010年10月11日,中国央行通知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这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各家均上调0.5个百分点,为期两个月。需要特别补充的是,这是央行2010年年内第二次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第四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如今,国内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17.0%,  相似文献   

9.
《国际融资》2012,(1):72-73
仅准备金率下调是远远不够的 欢迎银根开始松动:准备金率下调0.5% 2011年11月30日晚,显然是事先约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六大国央行一起出手,松动银根,向社会注入流动性。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三年来第一次下调。但现在21%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是当今世界各国中最高的了,因此,以后必然还会下调多次。  相似文献   

10.
王珺 《中国保险》2004,(6):15-16
从中国人民银行3月24日公告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到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决定,4月25日起在部分存款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同时,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全部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无差别地从现行的7%上调到7.5%。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央行连续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多少有些出乎市场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外汇宏观审慎工具纳入汇率预期管理的研究框架,剖析了宏观审慎工具基于交易、信号及投资者情绪渠道影响外汇市场微观主体交易行为及市场预期的理论机制,并应用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及逆周期因子在2015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作用路径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对汇率预期起到了合意的政策效果,而逆周期因子主要在2020年6月以前发挥作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交易、信号和投资者情绪渠道进行政策传导,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通过交易和信号渠道进行政策传导,逆周期因子通过交易渠道进行政策传导。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宣布,自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这是中国今年之内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除了3月份和7月份没有使用此货币政策,其他时间央行平均保持每月一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中国信用卡》2010,(3):5-5
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 继3月期与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次第上行后,日前,央行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所涉及范围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上升至16%。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将升至16%的历史高位。  相似文献   

15.
《上海金融》2004,(5):1-1
针对经济运行中所呈现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贷款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中央银行自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三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调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使准备金率由6%调高到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融》2010,(2):12-12
2010年一开年,中国央行在连续上调3月期和1年期央票利率后,又出人意料地于1月18日起,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6%,这也是2008年9月以来央行第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7.
10月15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幅度为0.5%。业界专家预测,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将增加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  相似文献   

19.
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从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到2003年的近20年里,我国仅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6次调整。但从去年8月到目前不足8个月的时间里,人民银行就连续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后两次仅间隔18天(分别为3月24日、4月11日),政策实施时间为同一天(4月25日)。人民银行如此频频出招,与近一年来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以及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形势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分析最近这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其政策力度和着力点各有不同,从中不难看出这一政策连续调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布,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存款准备金率年内的第五次上调,而且距前一次宣布上调相隔不到10天时间。经过两次上调后,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5%甚至19%的水平,刷新近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