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级机构的改革是当前农信社改革中争论的焦点。各利益主体对理想的农信社省级联社改革模式认知的不一致,是省级联社改革难以推动的本质原因。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没有行业管理是否意味着行业服务的缺失?在不拥有管理权的前提下,省级政府如何管控风险?农信社法人机构组织规模最佳层级究竟在县域还是地市?农信社管理权能否进一步下放等四大问题,将是当前省级联社改革必须直面的。基于此,未来省级联社改革模式将取决于行业管理主体层级安排,联合银行或金融持股公司等将应是相对较可行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2.
冯晓琦 《金融与市场》2006,(1):19-20,25
本文结合8个试点省市农信社改革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信社改革模式,重点研究农村合作银行的制度创新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产权制度问题同时也对应着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体制,当前围绕农信社改革中的制度特征及产权模式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坚持合作制,或在多大程度上坚持合作制。归纳起来,可选择的模式有三种:(一)放弃合作制我国农信社不符合国际公认的合作制原则,现有的合作金融实际上是一种没有  相似文献   

4.
从当前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现状来看,每个区域农信社应根据当地情况和自身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模式选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对农信社的改革力度逐年加入,这是因为农信社一方面在金融支农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在管理、经营等方面陷入了困境。国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要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走山困境,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功能,必须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至整个人类社会,小至个人自身,创新发展模式均是其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通过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理论,分析东莞农信社创新发展的必要性,提出打造零售银行品牌为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是东莞农信社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量本利分析法在农信社利率改革实践中的运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  陈积信 《海南金融》2003,(10):38-41
本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对琼海、儋州两市农信社利率改革实践进行分析,通过测算组织资金的变动成本及其资金运用收益终值系数,探讨各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敏感程度,为利率改革实践提供一种利率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有几个方向值得研究和关注:如何组建省级联社;市地级农信社管理机构的设置;省政府、省联社、银监会的相互关系;农信社产权制度模式的选择;如何用好中央给予的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法人治理改革是当前深化农村信用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地农村信用牡的发展状况后认为。统一法人改革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并指出了统一法人治理后农信社在经营模式上的变化以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诚实 《时代金融》2005,(11):3-3
<正>“十一”期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传来一则消息: 2005年上半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共实现轧差盈余93. 36亿元,同 比增盈80. 69亿元,结束了连续10年的亏损局面,扭亏为盈。此 消息不仅让全国农信社为之振奋,更表明中国金融业改革的一 项重大任务--始于2003年8月的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 取得了新成就。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伟在评价农信社改革 试点工作时表示,改革不仅使全国农信社系统盈利面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至少还给全国农信社带来了6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