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在东亚经济发展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与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均带来深远的影响。从国际角度来看 ,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形成“环南中国海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目标在于形成“环黄海经济圈” ,这两大经济圈将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等东海地区的积极参与 ,形成一个海路与陆路并行的西太平洋经济带。这一经济带的建立将使中国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潜能 ,也只有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经济能力能够推进这一东亚各国共同事业的完成。从国内角度来看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正在经历内线转外线、边缘切入与渐进北上的实践 ,但是西部大开发迟滞了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再突破 ,使渐进北上的地缘发展态势止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经济发展地缘战略的新突破在于理顺京津关系 ,充分利用日韩资金 ,着重打造辐射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济发展与环黄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于7月下旬在天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日本、韩国和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近日位专家学者。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天津召开的由中、日、韩3国专家学者共同参加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型国际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共同关心的中国京津冀联合、日本九洲东亚化及韩国西海岸开发等3大新课题专题研讨。通过相互学习、研讨和交流.一致认为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已成为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地区,其经济实力和持续高速发展,已引起全球各地的普遍关注。有识之士纷纷指出:“21世纪将是太平洋…  相似文献   

3.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天津市副市长夏宝龙认为,国内外大环境与环渤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相结合促进了这个经济圈的崛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大趋势下,这个地区巨大的潜力开始凸显。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构想。这个经济圈狭义上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  相似文献   

4.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难点分析环渤海地区地缘广大、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在国内有影响的大中城市较多、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出海口。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区域经济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由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具体分析如下:1.环渤海地区具有完整经济体系的重要城市有多个,国家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但在实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尚未真正发挥,这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西南地区分别以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的同时,黄海的另一侧——韩国西海岸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天津滨海新区与韩国西海岸地区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经济合作的条件良好,互补性强,双方经贸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滨海新区与西海岸地区跨国境区域合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天津滨海新区发展问题,环渤海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但是,只有通过更有效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合作,才能促进环渤海地区更快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从全国、东北亚经济圈、太平洋经济圈的更大视角提出的。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从沿海经济发展来看,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经济圈自1985年首次提出后,通过专家从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论证和研究,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在地区沟通和经济联系上取得相当的进展。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环渤海地区如何应对,很大程度取决于天津在国际市场竞争和在国内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怎样发挥其区位优势,重塑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一、天津市在环渤海地区的历史地位和区位优势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区域,它位于我国北部沿海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处在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我…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日益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的形势下,东北亚地区各国(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也正在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天津是中国的三大直辖市之一,地处环渤海湾地区的中心,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海上距离只有300多公里,到朝鲜、韩国的西海岸只有600多公里,到日本的最近点也只有1千多公里,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发展和服务潜力。天津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课题,需要关注,需要研究,需要探索。一、天津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天津是东北亚地区的四大…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下,随着朝鲜半岛的局势由对峙转向对话,俄韩与中韩相继建交,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日益升温。在这个问题上,多年来有关国家的学者曾先后提出过各种设想和方案,如日本的“环日本海经济圈”倡议,韩国的“环黄海经济圈”设想,中国长春学者提出的图们江三角洲开发方案等。这些设想和方案虽然涉及的  相似文献   

10.
罗琦  李艺纹 《天津经济》2009,(10):25-28
一、引言 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尤其在近年来,国家把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天津的经济增长日益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结构因素是不应被排除在外的,事实上,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3,(23):22-22
打开中国的经济版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商所显著的区位优势。大商所地处中国两大战略性经济发展圈——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圈交叉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与山东半岛隔海呼应,背依东北地区,辐射广阔华北腹地。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一致认为,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它不仅在过去的20年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且在21世纪,也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历史将证明了21世纪是亚太世纪这个论断。然而就亚太地区而言,里面也包括几个层次。最广泛的概念是环太平洋地区。一般指西太平洋地区,而且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一般所说的亚太经济合作,实际上也包括几个层次,一是指就环太平洋地区而言的经济合作,更多的是指西太平洋地区,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合文着重讨论有关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区和渤海新区、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的形成,环渤海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逐渐成为沿海省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引擎,未来将有可能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若仅以严格地域界限,即三省两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来划定环渤海经济圈的范围,截至2012年底,该区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4%和总人口的18.3%,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5.5%,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发挥环渤海经济圈海洋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内部海洋经济合作与联系,提升圈内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并辐射带动腹地经济发展,不仅成为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协同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更成为关系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环黄渤海地区,包括从中国的辽宁省到上海的黄渤海沿岸的4省3市,朝鲜半岛的西海岸,韩国最大的港口釜山的南海岸,日本的九州地区。就韩国来说,因其他形的东高西低,所说的西海岸地区就是韩国的全部区域。北朝鲜若是表现出经济交流的意向,也应包括其全部区域在内。日本在环黄渤海经济合作上不具有全部区域的意义。从地理位置上看,以前以东京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轴上所排除在外的九州地区,可以成为环黄渤海地区交流的窗日。九州地区的经济规模与韩国相当,在地区经济合作范围适当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率。从长远方面考虑,以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天津经济》2005,(6):1-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呈现了东中西部竞相发展的态势。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环渤海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集聚了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大连、青岛等一大批大中城市。京津冀是环渤海地区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这一地区的核心地带。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将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发展.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经济发展浪潮,90年代,浦东开发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迅速发展,形成中国经济第二次发展浪潮。21世纪的头10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京津冀蒙鲁的整合和协作.将带动环首都地区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首都经济圈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列入国家战略布局,通过开发滨海新区带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圈第三极,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南高北低、东快西慢"的不平衡局面。由于经过30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三国依托黄海建立起了空间联系,并环绕黄海地区构成了一个合作圈层,即“环黄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是日、韩两国国学者根据环黄海地区(即中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韩国西海岸及东南地区,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所提出的一个地方交流层次的经济合作体系。一、进一步扩大港口城市间的合作环黄海港口城市相互邻近,交通便捷,具有开展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近些年,由于环黄海各国地方政府不懈的努力,在环黄海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路和航空运输体系。中日韩三国之间开通了多种渡船、集装箱定…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世纪,也是以构建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确定和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增强环渤海地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邯郸市作为环渤海地区较大城市和冀晋鲁豫“四省交界”的中心城市,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建设组团式大城区,提高中心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永年县作为距邯郸市最近的卫星城,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较强的产业优势,打造“一个中心、两个组团”新格局,主动与邯郸市规划对接,搭建互动平台,发展城郊型经济,全力推进市县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