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市场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非农化、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非农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构筑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从当前农村实际看,可以积极稳妥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合作经济组织、运销合作经济组织等几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农村微观经济基础变革的大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资本,可能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4.
发展捉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我国杞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和构筑杞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从当前农村实际看,可以积极稳妥地发展特色杞业产业合作经济组织、运销合作经济组织等几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志伟  李成英 《商》2014,(26):177-177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因此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具根本性的措施之一。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发展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研究了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在对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通过对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得出现阶段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的方向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随着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民有了进入市场的客观要求,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带来的困难,农民迫切需要以合作制的方式组织起来,联合进入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但迄今为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那么,如何构建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转型,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对构建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华 《商场现代化》2005,(30):123-124
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随着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民有了进入市场的客观要求,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带来的困难,农民迫切需要以合作制的方式组织起来,联合进入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但迄今为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那么,如何构建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以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转型,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且对促进农村现代化农业的振兴,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组织认识不到位,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认识不深入,因此,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激励机制是否完善成为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最为持久的因素。本文以广西贵港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背景,根据农村人口特有的"熟人逻辑",提出应将意识形态的激励与经济激励并驾齐驱,同时结合选择性激励,充分调动"负责人"和参与农民的积极性,以此来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加快广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浅谈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日本农业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阐述了日本的成功经营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中小企业,积极推进农转非;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现代农业在客观上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作用。本论文在阐释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涵义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整合发展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难以适应.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实践表明,实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现代农业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是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发展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发展之后,中国农村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出现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扩展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以及"公司十合作经济组织十农户"这两种形式。利用博弈论理论对这两种主要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分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的选择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农户经营行为特征及其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处于转型加速期的我国农户,在政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正在朝着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组织化已成为农户经营行为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整合,构建促进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动态成长模式,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构建宿迁农业加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应明确宿迁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推动宿迁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从本地区农业的特点出发发展多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宿迁农村人才培养的机制,推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水平,为农民接受培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江西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协会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媛媛  刘缉川 《商业研究》2005,(15):180-182
随着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的不断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江西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分析江西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协会的现状及特点,探讨了江西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协会利用健全的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今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贸易结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旨在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在劳动就业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中产生的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劳动就业水平的提升;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优化劳动就业结构;城乡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比重的降低,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依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的增加,而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联动;对外贸易劳动就业效应的可持续发挥需以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社会劳动就业的增长,就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需要具备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产业化等社会经济条件和政府的扶持与引导。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面临数量、规模及运行等内部问题和思想认识、制度供给、规范管理及市场体制等外部问题,政府应强化引导示范、宣教培训、制度供给、规范管理和健全市场环境等职能。  相似文献   

20.
刘志雄 《江苏商论》2012,(4):155-157
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广西的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加,农民增收越来越快,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然而,财政支农力度仍然较弱,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不理想。为此,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如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强财政支农政策引导,合理调整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加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