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默 《商》2014,(35):82-82
政府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主体,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然而我国政府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环节上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政府及其他社会成员主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健全和完善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鸿  刘合安 《现代商业》2011,(21):72-73
当今,能否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社会公共应急事件,是检验一个国家的执政能力和地方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一个完整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必须包括绩效评估这一环节,因为它能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地方政府对公共应急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恢复力,防止同类公共应急事件的再次发生。如何科学合理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笔者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8日,新华网在国务院授权下全文发布了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旨在“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预案》包括了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等六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1新华社2006年7月9日全面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力度国务院于7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促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概念,并认真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建设过程的出现的突出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对如何促进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建设提出了几点想法。系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在不同领域、地域时有发生,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础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制度也逐渐确立。但从现实需要考察,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法律制度仍不够完备,对行政应急权未给以程序制约,针对政府应急行为的问责尚存弊端,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制度也存在缺憾。因此,应从制度完善、程序制约、完善政府问责制度、加强对公民权利保障和救济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预防和处置并重,提高全民安全防灾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社会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灾区的紧急救援的每一步进展,热切讨论现场处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则希望通过地震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和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一五”期间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落实和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将是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省级政府在全国应急体系建设中承上启下,制定并落实好省级地方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对于全面加强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准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好省级地方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闻发布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了做好政策解读、民生热点、重大活动推介、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等工作,通过特定的场合集中约见媒体,由新闻发言人发布权威内容,传递给公众信息的一种方式。作为发布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以社会公众为客体,把政府想说的、公众想听的政务信息,通过及时发布来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是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是架设政府与民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管理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近年来,尽管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理念不够科学、预案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避灾防险自救互救教育缺失等.当务之急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分别对领导干部、社会公众和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多样化应急教育,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最大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挑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上,基本立法缺失,地方立法滞后.应急职责权限划分制度、信息公开报告制度、权益救济保障制度尚有待完善.需要完备框架、补齐短板,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律保障机制,发展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比较多,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对环境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提出具体的应急措施。同时,也要将区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落实到位,对突发环境污染应急机制进行完善,提高企业和政府对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机制建立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社会财富日益集中,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并其带来了巨大灾难,要求我们重视预防、应急机制的建立,促进社会经济与公共安全的协调发展。分析我国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机制的成本收益,对于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机制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地方政府防灾规划不系统。信息通报和公开制度执行不力,应急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危机意识淡薄等方面。我国政府应从加强自然灾害管理的法制建设,全面构建应急预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意识等方面入手,促使地方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确保我国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9日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国务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在总结前阶段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在我国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法律制度。《条例》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公共卫…  相似文献   

16.
杜娅萍 《中国市场》2010,(52):194-195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但是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内地疫苗事件和香港公共危机事件突发时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进行对比,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结构体系及运作模式等三个方面初步比较分析了内地与香港的政府部门在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的建构状况,比较发现,内地群众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各地区间的信息交流亦有待加强,同时关于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应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处在突发公共事件最为频繁的时期,每年造成的损失是GDP的6%。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而政府的媒体公关是解决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环节。目前政府在媒体公关方面存在诸多误区,政府如何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媒体公关的必要性,提高运用媒体公关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交通应急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灾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比国内外具体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交通应急信息处理框架,对地震后交通应急从立法、组织、规划、宣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交通应急与地震救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通应急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灾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比国内外具体实施情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交通应急信息处理框架,对地震后交通应急从立法、组织、规划、宣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