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前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并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加以确定下来,并长期坚持下去.全面、完整、深刻地理解并贯彻落实“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断,关系重大.笔者就此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私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楠 《商场现代化》2005,2(10):68-69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几度沉浮,却从未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经验教训的总结,社会进步的阶梯,经济发展史的规律,理论创新等方面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新社会阶层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及不断发展,而涌现出的一批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本文从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新社会阶层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等方面,论述了新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5.
对私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何伟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又说: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  相似文献   

6.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几度沉浮,却从未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经验教训的总结,社会进步的阶梯,经济发展史的规律,理论创新等方面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光彩》1997,(1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增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塞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  相似文献   

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  相似文献   

9.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新世纪头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领域就要做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年均增长7.2%,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  相似文献   

10.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真正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机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六大报告精神,新世纪头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领域就要做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年均增长7.2%,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  相似文献   

12.
彭声扬 《中国市场》1998,(12):62-63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科学论断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而应当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其中首要的是公有制原则;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还只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干超越阶段的事。因而,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只是主体,而不是全部;要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引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基本经济制度1、用党的十五大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着重领会以下要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光彩》2005,(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商》2005,(3):29-3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也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越来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有利于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冲破了所有制障碍,重申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首次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对它们进行监督管理”。随着十五大...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快速增长、扩大社会就  相似文献   

19.
《江苏商业会计》2005,(5):i0008-i000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列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这个一直在理论的困惑中蹒跚的行者,终于堂堂正正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改革开放的实践早已证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任何所有制经济都应该放开发展,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大胆采用。当前,在构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