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现阶段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形势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转型期各类利益冲突相互交织、制度性救济手段缺乏;二是执法公信力下降、当事人的法治观念与维权能力的薄弱等。对此,要创新管理理念,标本兼治,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进程,改善法治环境,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不断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庆国 《消费导刊》2009,(15):144-144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相对突出。作好新形势下的涉诉信访工作是夯实党的群众墓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效手段。这类案件数量多、涉及面广,问题突出表现在信访案件日益增多与信访工作手段、能力及基础相对不足等。因此,理论上,应加大信访调研工作力度,提高调研服务水平;立法上,应设置相应的调查程序,明确赋予信访机构在信访工作中拥有调查问询、责任追究、工作评价等权力;制度上,应从办信到接访,建立一整套规范化、公开化制度。  相似文献   

3.
孙永兴 《中国报业》2012,(24):137-138
目前我国的司法民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不理想。作为庭外民主表现形式的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民意表达充分表达了司法民主的实质;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体现的庭外式司法民主具有较大的实践操作性;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司法民主均发挥了正功能,"媒体审判"的担忧是一个伪命题;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民众参与实现了我国司法民主制度设计的功能要求——个案正义;涉诉类新媒体事件中的民主参与还促进了我国社会的整体正义——法治进步。  相似文献   

4.
娄明悦 《商》2014,(12):186-187
涉诉信访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属性是在弱势群体维权,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救济制度失灵所引发的相对剥夺感、嵌入型司法导致的维权心理异化以及当前司法信访化所发酵而成的深层次矛盾产物,对于法律权威、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较好的从根本上预防涉诉信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将“亡羊补牢”式的处置机制引向“防患未然”的控制模式,研究涉诉信访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张宇冰 《商》2013,(20):256-256,242
近年来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群众自身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信访诉求复杂多样,对司法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期望不断提高。为适应新形势下涉检信访工作的需要,笔者拟从当前涉检信访案件的特点出发,结合处理涉检信访的实际难题,提出破解路径,以期更好地处理涉检信访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工商局杨浦分局落实五项措施加强信访工作。一是每访必承诺。以政风行风建设为抓手,结合市局信访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按照新信访条例规定,限期调查处理信访案件,消除信访“白条”,提高信访工作质量。二是对信访案件进行定期清理。要求干部对信访案件每月清理一次,排查重要信访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对信访工作中的信访热点、难点案件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情况,巩固工作成果。四是成立信访工作督查组,采用电话督查、现场督办等形式,对重要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未按期处结…  相似文献   

7.
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矛盾齐聚法院,也把法院自身推向了矛盾的风口浪尖,涉诉信访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所高度关注。围绕涉诉信访问题,分析了涉诉信访的概念、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的对策建议,希望对解决我国的涉诉信访问题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信访作为政府与民众间互为沟通的一项重要渠道,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和实现民主政治的重大职责。但其现行工作机制并未有效缓解日益尖锐的信访矛盾,相反,愈演愈烈的信访问题对信访制度和信访工作提出了质疑。基于和谐社会的视角,对现行信访工作机制的效用进行分析,提出人大信访管辖行政、司法信访的两级工作机制,以促进和谐社会下信访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审判就应当有审判管理,审判管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促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革和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审判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工作程序。"将加强审判管理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案件质量是法院工作的生命和基石,也是审判管理工作的宗旨所在。本文试从X市两级法院近三年来案件质量情况为切入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阳光政务的推行和老百姓法制维权意识的增强,信访回复工作逐渐成为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达县涉价信访量200件,其中来信信访量122件.是2008年来信信访量的5倍,居全市首位。为更好地应对信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做好信访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信访秩序,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笔者对2009年达县有关价费矛盾引发的信访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对今后如何搞好涉价信访工作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夜晓语 《商》2013,(21):285-285
涉诉信访是信访制度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权利救济、民意表达、监督法院的功能。有人说涉法信访的存在是对现代法治的破坏,也有人说涉诉信访的存在,百利无一害。笔者认为对涉法信访问题应当客观,理性,辩证地分析,既不能绝对地肯定也不应绝对地否定。  相似文献   

12.
聂启良 《商》2013,(6):14-14
企业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基层工作的形象和窗口,妥善处理好企业信访问题,既是保持企业稳定,维护职工工作激情和创造性,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各项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企业信访案件往往是历史遗留错综复杂,信访诉求常常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信访问题处理每每千头万绪,直接面对和处理的难度非常大。经过长期的信访工作实践总结,因情施策,巧用资源,可以高效处理信访问题,做好企业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工商局在多次与省纪委、省监察厅协商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信访工作实施办法》,规定了工商系统信访工作职责、信访受理、复查程序、反馈、考核等事项,同时要求各市局建立信访接待室,配备专门信访工作人员;还制定了《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纪检监察案件查处工作暂行办法》,确定了对查处案件工作,一般按管理和任免权限分级负责.级别管辖与特殊管辖相结合的制度,规定了系统与地方党政纪处分的管理权限和分工,使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系统与地方在案件查处上做到了责任分明,衔接有序。这两项制度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规范信访举报工作信访举报工作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伊春市质监局金山屯分局着力规范信访举报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从“三个规范”入手,以三个结合”做载体,不断拓展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成效。具体就是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负责;制度保障到位。“三个规范”就是规范接待场所;规范受理程序;规范办理程序。“三个结合”就是把做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与事前防范相结合;把做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与查处违纪案件相结合;把做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与促进依法行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营龙云  潘竹梅 《中国市场》2010,(22):151-151
近年来,涉检信访工作备受各地检察机关关注,形势很严峻。综观高居不下的涉检信访案,我们只有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本文通过当事人、检察机关、社会其他方面三个方面对涉检信访的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信访案件与纳税服务有着紧密联系,要求我们在处理信访工作的时候要更加注重服务。在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归并到纳税服务部门有可能性,纳税服务部门处理信访工作也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纽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信访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直接关系到人大信访工作的效率与得失。因为信访信息不仅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人民群众评价国家机关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8.
在商事合同纠纷的审判对象确定上,应当充分考虑商业活动的特殊性,合理化案件事实,法律关系和诉之声明这三大要素的作用。在此三大要素中,案件事实的覆盖面最为广泛,能够最大化审判对象的范围,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实现息讼止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与日俱增和居高不下的涉法信访,其人次数量足以构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涉法信访作为一种现象,它所反映的真正问题是司法公正问题。针对影响司法公正或社会民众对司法公正认同的因素,对涉法信访进行"综合治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出路。为此,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合理构建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20.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纽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信访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直接关系到人大信访工作的效率与得失。因为信访信息不仅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人民群众评价国家机关和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