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汲淑琴 《现代商业》2012,(35):277-27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得到改革和完善。保险业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近些年中快速发展。同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从固定收益类到权益受益类,相对地,保险公司所面临的资金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合理地运用保险资金,控制保险资金管理风险,成为现今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外经验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庆寰  杨绪彪  王惠 《商业研究》2004,(22):132-135
随着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增长,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投资渠道狭窄使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经营风险,削弱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借鉴国外保险投资的成功经验,积极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是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宋盼 《商》2014,(12):165-165
在中国医疗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国家鼓励保险公司投资于医疗机构,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开辟了新的渠道.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健性的特点,保险资金投资医疗机构不愧是天作之和.本文从分析我国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入手,得出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医疗机构的可行性以及为保险资金投资医疗机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是相关制度制约了保险资金投资标和投资范围,导致大部分保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开设保险资金管理公司,专门对保险资金进行投资使用,进而改变我国保险公司亏损的局面。文章通过对保险资金投资的理论概述和投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资本市场投资,对于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降低保险资金另类投资风险,缓解我国保险公司在大数据时代下保险资金投资压力,从而改变我国保险公司收益亏损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5.
张强  朱建奇 《华商》2008,(10):30-31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资金投资在保险公司收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保险资金投资额度、投资渠道、投资收益率等三个方面出发,考察了近几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发展状况,最后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包括两方面: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主要靠投资组合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弥补承保亏损,取得经营利润,其投资业务已成为与保险业务并重的两大主导业务之一。本文以日本、韩国寿险业资金运用为例,说明投资业务对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得出启示,以提高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保险公司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保险资金的合理运用,要有良好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运用多种投资手段控制好风险且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改革传统的投资业务和投资结构,开拓新的投资渠道和努力健全保险市场,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和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进行指导,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保险公司通过合理利用保险资金采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也逐步多样化.但是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才刚刚起步,在学会灵活运用保险资金与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同时,应当注意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本文简要阐述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及其面临的风险,并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分析投资收益率与投资渠道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投资收益率、投资渠道及风险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保险资金投资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是双刃剑:首先,有效的投资能够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弥补承保利润的亏损;其次,资本市场的金融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大量投资而传递给保险行业,从而引起保险公司资产的变动,影响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保险资金入市箭在弦上,但风险不容忽视据统计数据显示,保险业保费高增长与资金运用收益偏低的矛盾逐年显现。保险资金运用作为整个行业经营的“生命线”日显脆弱。因此保险资金入市不仅拓宽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有效分散和规避了投资风险,充分发挥保险业的资金融通功能,从而促进保险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柳 《致富时代》2010,(12):25-25
保险资金的投资是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将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和美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作对比,在分析我国保险投资渠道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国外经验,从而给出拓宽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开始实行“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政策理念,在前端实行的是资产大类监管政策,在后端实行的是“偿二代”政策。在此新的政策背景下,保险公司如何优化投资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考虑到我国保险业实际监管政策内容,以投资组合的风险最低资本的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大类监管政策中的投资比例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投资组合模型,用来计算出各种最优投资组合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监管政策下,协议存款、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理论配置比例较高, 债券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的理论配置比例较低。与理论投资比例相,债券类产品的实际投资比例偏高,而不动产类投资品的实际投资比例偏低,所以我国保险资金在今后的大类资产配置中,应当降低债券的投资比例,适当提高不动产的投资比例。  相似文献   

13.
任颐 《财经界(学术)》2013,(15):128-129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业发展的另一个"轮子"。近年来,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不断拓宽,险资供血基础设施成为热点。基础设施项目特点与保险公司长期负债经营相匹配,是险资实现高回报率,稳健安全的投资方式。本文阐述了保险资金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具体运作模式,建议如何防范风险,突出保险资金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7)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保险资金积累迅速,并已形成了庞大的资金力量。截止2013年我国的保费收入达1.72万亿,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8万亿。2009年10月新《保险法》颁布,允许保险资金参与不动产投资,拓展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既可以提高保险资金长期收益率,又可以增强保险公司抵御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不动产投资也面临收益不稳定、流动性差以及市场行情波动大等风险,这也成为保险投资不动产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中国保险资金收益率只有3.14%,刨数年来新低,保费收入飞速增长同资金收益矛盾带来的潜在风险已相当突出,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中国保险业进入资本市场势在必行。关键是在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后,要拓宽其投资渠道;建立合理的投资组织模式,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要对保险资金的运用加强监管,这样才能使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畅通且有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拥有巨额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十分有限,影响保险资金的长期收益,如何对保险资金进行合理地配置,是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为此,分析我国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保险资金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险资金具有负债的特殊性,其保值增值能力关系到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双方的利益,保险资金需要拓宽投资渠道。分析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山 《中国市场》2014,(33):63-65
2013年我国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由备案制调整为注册制,保险债权计划设立机制的调整为我国的保险债权计划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债权计划不仅有利于拓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同时可以优化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结构,改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水平。本文阐述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背景,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现状和优势,结合债权投资计划的实施,提出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建议,对保险债权计划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保险资金投资风险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 ,有赖于保险资金的投资与增值。作者借鉴发达国家保险投资基金管理和运作的成熟经验和做法 ,针对我国保险资金管理和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17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部署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工作。明确了保险资金参与商业养老的相关意见,鼓励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行业。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保险资金已成为养老地产的重要投资者。同时,养老地产能为保险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这也是保险资金纷纷进入这一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421"家庭结构的越发凸显,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为养老地产的大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主要从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的可行性,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