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长春  金晶 《商业研究》2006,(20):21-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解决对策,关键是要消除致使消费率下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制性因素,以求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2.
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不仅是化解我国生产性过剩、避免我国经济增长走低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因为,收入差距过大既会导致消费断层,又会导致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尤其在大额刚性支出存在的情况下,收入差距过大更是直接制约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为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应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努力解决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放缓,出口增长也受到较大冲击,因此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保持经济增长的意义凸显.作为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深刻了解我国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状况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罗志红  朱青 《商业研究》2012,(10):126-131
居民消费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财政分类支出与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1980-2010年期间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差距;共享发展支出长期不均衡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差距;行政服务支出只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与地区间消费差距的形成无关。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我国的总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我国政府消费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一方面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过快,另一方面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正相关关系的科教文卫支出增长过慢,必须改变政府消费的不合理结构,进而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总消费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2000-2008年我国31省份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政府消费支出分别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为0.426,城镇居民为0.493,政府消费支出为0.318。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整体消费能力,同时政府消费支出应向公共服务倾斜,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7.
郭振宗 《商业研究》2004,(1):106-10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现实中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途径,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表现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经济周期,带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但中国的经济增长暗藏着隐忧:在投资领域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银行不良资产压力加大,投资膨胀机制尚未根除,投资效率不断降低的问题还很突出;在消费领域中,消费性支出占收入比重连年减小、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消费环境较差,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疲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严重。这些问题的后果十分严重:经济增长大起大落、资源掠夺加剧、物价上涨、金融风险迅速聚合、政府负担加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观念不同等问题,并且由此引发了其消费水平差距较大、消费结构差异较大等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将扩大居民消费尤其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找到我国农村消费在现阶段落后于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提升我国农村消费提出有效的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以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环境为主要内容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的研究成果的综合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和占GDP比例偏低,次要原因是居民大额刚性支出增加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较低的消费率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压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以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税收在促进消费增长中的作用,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的调整来增加居民收入和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建议适度降低居民个人的税负,相对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调整消费税的税率、税基,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同时运用税收政策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鼓励即期消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的根源在于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进而导致整体消费需求的减少。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消费需求扩张效应,城市化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需求。因此,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措施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张治觉 《消费经济》2006,22(6):16-18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结构上,在1994-2004年间,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为了进一步引导居民消费,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进一步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减少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求长效化扩大居民消费,以优化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政策取向上,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调整收入分配,提升居民消费的能力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也应推进公共支出转型,提升居民消费的意愿,进而使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确保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和推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居民收入减少或不确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支出预期降低、居民储蓄倾向的提高四个因素影响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栋  刘明 《中国市场》2011,(49):127-128
针对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消费率持续走低的事实,本文建立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数理模型,得出收入差距扩大和消费需求是负向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必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就1985—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解构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扩大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而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则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居民消费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率却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趋于扩大化,这使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消费之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也对可持续消费的代际公平消费与代内公平消费形成了挑战。为此,各级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以推进居民公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建立健全居民可持续消费的责任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导向作用,确立居民公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导向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9.
刘东皇  孟范昆 《价格月刊》2012,(3):33-38,54
调整收入分配和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的两大热点话题。基于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实证检验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收入再分配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全国层面上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地制约着居民消费需求,但在其内部结构上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其消费需求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次之,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其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收入再分配调整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提出了从完善财税政策、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采取分阶层消费调节措施以刺激消费等三方面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